胡淑玲 尹張莉
江西省南昌仁愛婦產醫院婦產科,江西南昌 330025
異位妊娠作為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的異常妊娠過程,通常會因為受精卵無法正常生長而導致破裂或流產,嚴重影響已婚婦女健康及生育質量[1]。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異位妊娠占所有妊娠發生率的2%,其中輸卵管是異位妊娠最常見部位,所占比例為所有異位妊娠的95%[2]。腹腔鏡下輸卵管全切術具有止血迅速、效果顯著的優勢,可降低術后異位妊娠復發風險,但對于有再次生育意向的患者有較大的影響[3]。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可通過最大程度保留輸卵管,有著較好的再次宮內妊娠率,但關于其術后復發情況卻不甚了解[4-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對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及中遠期復發影響,以期對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選擇上提供臨床基礎。
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南昌仁愛婦產醫院收治的60 例異位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30)和對照組(n=30)。試驗組患者,年齡21~32 歲,平均(26.78±2.08)歲;異位妊娠部位:輸卵管壺腹部23 例,輸卵管間質部5 例,其他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3 歲,平均(26.83±2.12)歲;異位妊娠部位:輸卵管壺腹部25 例,輸卵管間質部3例,其它2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①關于異位妊娠診斷符合《婦產科學》[6]描述且經病理學及影像學證實;②年齡>18 歲;③孕前月經規律且存在生育意向。排除標準:①丈夫精液異常或既往存在異位妊娠手術史;②凝血功能障礙或存在嚴重心血管疾病;③免疫系統缺陷或伴有惡性腫瘤;④長期規律隨訪脫落者。
1.2.1 試驗組(輸卵管開窗取胚術) 患者取仰臥位,行全身麻醉,氣管插管,采用三孔法(于臍上1 cm、麥氏點及左下腹作切口),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進行探查,將盆腔積血吸取干凈,使得盆腔粘連解除,在視野內充分暴露輸卵管并將存在病灶輸卵管進行分離,選擇輸卵管合適位置(破裂處或最突出位置)實施開窗,采用電鉤將系膜沿著開窗縱軸線位置切開,以水加壓沖洗使得妊娠物脫落,將液態妊娠物通過吸引管吸出,固態妊娠物可采用分離鉗取出,最后縫合輸卵管肌層與漿膜層。
1.2.2 對照組(輸卵管全切術) 置入腹腔鏡操作與觀察組一致,于腹腔鏡下探查腹腔情況,吸凈腹腔中的積血,充分暴露術野,使得輸卵管組織游離,采用單極或雙極電凝處理輸卵管近宮角處,予雙極電凝固后對輸卵管進行切斷。再次檢查患者腹腔內是否有殘留,若出現異常(輸卵管粘連、彎曲、狹窄等),及時進行對應治療。
①比較兩組的圍手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
②分別于手術前后使用超聲儀(日立EUB-6500,陰道探頭容積7.5 MHz)經陰道探頭引導對患者卵巢基質血流頻譜進行測量,比較兩組患者的卵巢血流收縮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搏動指數(pulsatile index,PI)。
③兩組隨訪1年,統計術后3個月、6 個月及1年的再發異位妊娠率,并對比兩組1年內的宮內妊娠率。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的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試驗組(n=30)對照組(n=30)t 值P 值29.36±5.14 35.17±4.24 4.776<0.001 10.24±2.15 18.01±2.43 13.117 0.001 4.21±0.54 5.10±0.59 6.095 0.001
術前,兩組的PSV、RI、P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的PSV 高于本組術前,且試驗組的PSV 高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RI、PI 低于本組術前,且試驗組的RI、PI低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卵巢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卵巢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注 與本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 PSV(cm/s)術前 術后RI術前 術后試驗組(n=30)對照組(n=30)t 值P 值8.59±1.44 8.63±1.47 0.106 0.916 13.07±1.37a 11.85±1.40a 3.411 0.001 0.89±0.13 0.90±0.15 0.276 0.784 0.42±0.05a 0.46±0.07a 2.547 0.014 PI術前 術后2.19±0.20 2.21±0.19 0.397 0.693 1.15±0.15a 1.24±0.14a 2.402 0.020
兩組術后3、6 個月、1年再發異位妊娠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1年內宮內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中遠期隨訪情況的比較[n(%)]
腹腔鏡下輸卵管全切術是治療輸卵管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但該術治療異位妊娠會對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不良影響,不適用于有再生育要求的婦女[7-8]。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可最大程度保留輸卵管及卵巢功能,在臨床治療上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9-10]。因此本研究探討異位妊娠患者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及切除術對中遠期復發的影響,旨在為該疾病的治療提供幫助。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試驗組的術中出血量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對患者的損傷更小。腹腔鏡下手術可獲得較好的視野,有利于手術操作進行,且對分離盆腔粘連效果良好;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不需要結扎系膜,使得輸卵管系膜內血管網完整保留下來,從而保持自然輸卵管系膜狀態,故術中出血量較低[11-12]。
試驗組術后PSV 高于術前及對照組術后,RI、PI低于術前及對照組術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輸卵管開窗取胚術對卵巢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輸卵管開窗取胚術保留輸卵管系膜內血管網,可減少對子宮動脈卵巢支及輸卵管支血運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卵巢功能的完整性,在解決異位妊娠的同時不破壞輸卵管與卵巢間血供,使卵巢血流動力學保持平穩[13-14]。
兩組術后3 個月、6 個月、1年再發異位妊娠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輸卵管開窗取胚術不會增加術后復發風險。而試驗組1年內宮內妊娠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輸卵管開窗取胚術有利于再次生育,其原因與保留輸卵管有關,孫恒等[15]人研究指出,保留輸卵管與術后排卵、卵巢功能有著緊密聯系,與本次研究結果存在類似之處。
綜上所述,相較輸卵管全切術,輸卵管開窗取胚術治療異位妊娠患者,可減輕對卵巢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提高宮內妊娠率且不增加中遠期復發風險,臨床應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