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丹 韓曉金
攝影/周西娟 盧火青李 達 張 軼楊亞文 李 勇
往雄安新區的北部望去,那里一側是碧水靜淌的南拒馬河,千百年來無聲潤養著兩岸,一側是正拔地崛起的由近千座樓宇組成的容東生活片區,為古老的土地畫上一筆濃墨重彩的千年大計,與之對望的,是正敞開懷抱、展露新顏的雄安郊野公園。
約2.62萬畝的公園盤踞在雄安新區北部,城市﹃中軸線﹄縱貫南北,是雄安新區城市空間序列的重要節點。從北京天安門出發,過南五環、永定河上京雄高速一路南去,只需一小時便可到達倚在南拒馬河畔的雄安郊野公園。遠處地平線上泛出有層次的深淺綠意,連接起夏末秋初愈加澄凈的天幕,將大地包裹在一整片明凈的色彩中,走進去,感受著,這座郊野公園正鮮活詮釋著人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雄安郊野公園聚焦生態文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生態雄安”為主題,林為體、水為脈、文為魂,是河北省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典范之作,是河北舉全省之力共同建設雄安新區的責任擔當,是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集中展示。




雄安郊野公園以“生態雄安”為主題,集中體現大型林地的生態屏障、水源涵養功能,突出自然野趣、休閑游憩,強調生態、自然、人文特色。
放眼望去,無垠的綠,是雄安郊野公園的主題色,是生命最充沛旺盛的涌現。
雄安郊野公園由14座特色城市展園和14片城市林組成,引南拒馬河水形成以東湖為核心的五個湖泊及若干水系。14個城市園按照統一規劃設計,打破分區界限,突出各地特色,優選樹種280余種,種植地被植物200余種,形成“兩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景色各異的森林生態景觀。
站在雄安郊野公園規劃設計圖前,中國雄安集團生態建設公司副總經理、雄安綠博園公司總經理彭旭更揮著手臂激動地向我們描繪著這幅雄安新區最美生態畫卷的秀美未來。據他介紹,雄安郊野公園春可賞花、夏可摘果、秋可觀葉、冬可玩雪,燕趙古韻比比皆是,紅色傳奇俯首可得。在雄安郊野公園中軸線兩側,是4公里的銀杏景觀大道。在南部主園路兩側有3.5公里的櫻花景觀。春日的櫻花、秋日的銀杏,隨著季節的更迭,從紛飛的緋紅淺粉到明黃燦爛的落葉滿地,游人漫步其中,沉浸在大自然色彩變化的繽紛浪漫里。
春花景觀林種下了海棠、碧桃、山杏、玉蘭等樹種;秋葉景觀林以黃櫨、七葉樹、五角楓、紅楓、銀杏、金枝槐等彩葉樹種為主,形成色彩豐富的秋葉景觀林;特色花果林以石榴、櫻桃、柿子、核桃、山楂、梨、桃、杏等北方特色樹種為主,按采摘期混合搭配,形成一區一特色、夏秋兩季可采摘的花果林;四季常綠林以白皮松、油松等北方常綠樹種為主;特色竹林以早園竹、淡竹、紫竹等為主,依水傍湖連片種植,實現了四季皆景、景觀各異。
俯瞰雄安郊野公園,巨大的綠色地毯上幾處湖泊閃著粼粼波光,不時有飛鳥掠水驚起一道水痕,三十里龍形水系將湖泊連系在一起,蜿蜒著穿梭于廣袤的林木間。走進去,在森林氧吧中欣賞草木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雄安郊野公園不僅僅是一座供市民休閑游憩的城市客廳,它同時發揮著大型林地的生態屏障、水源涵養作用,增強碳匯能力。
雄安郊野公園位于候鳥遷徙帶上,園內樹木的選擇同時要考慮枝杈是否適宜筑巢,供給鳥類和蜂類的食源蜜源是否充足,游人來了可以享受采摘野趣,小動物來了可以美美地飽餐。多方位的統籌規劃,打造多功能森林生態景觀,完成了從自然角度到人和動物角度的轉變。
在鋪展開來的生態畫卷中,城市締造出了自己的“肺”與“腎”,拂過郊野公園的每一縷風,都將為新區送去一份清新暢然。

公園地勢整體北高南低,充分運用理水、起丘、隱筑、圓境等營園手法。呈現出富有中華風范、創新風尚和地域風情特色的優美生態畫卷。

雄安郊野公園以林為體、以水為脈、以文為魂,“文”是賡續不斷的燕趙古韻,“魂”是熠熠生輝的紅色精神。14座城市展園,流淌著太行山下、大河之北相似的文化基因,又演繹出飽滿鮮明的地方特色,“一園一景”共同構建出豐富多彩的燕趙大地文化長廊。


公園東部展園廣場上,雄安主場館就坐落在這里,不同于中國傳統建筑的四方紅墻黛瓦,約2萬平方米的草坪覆蓋在建筑表面,優美的曲線造型,使主場館和周圍的園林環境融為一體。雄安郊野公園雄安園建設項目負責人姚賽表示,雄安主場館是雄安郊野公園東部展區的門戶,采用覆土建筑的方式,與環境融合在一起,體現綠色低碳的建筑理念。跟它的設計理念“大地雄心”一樣,從空中俯瞰,它就像一顆綠色的心,引領著整個郊野公園。
進入雄安主場館,館內160度的碗幕造型和步步見景的數根柱形屏幕帶你體驗雄安高科技智能數字系統的建設成果,從視覺和聽覺上打造沉浸式的四季不同的白洋淀荷塘葦海自然景觀。室內的梁柱大多使用清水混凝土工藝,在節省空間的同時,更呈現出一種自然清新的感覺。場館的穹頂采用玻璃穹頂,周邊的墻體使用曲線的模板,可讓室內光線更加充足,通過自然采光降低能耗,并滿足陳列的采光需求,體現綠色節能理念。
主場館的北側是集住宿、餐飲、休閑、政務、商務接待為一體的雄安綠博園建國酒店,由北京首旅建國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選派專業管理團隊進駐,全面負責酒店運營,花園式的屋頂,高雅時尚的裝修風格,以專業管理、優質服務、特色餐飲打造雄安新區“城市綠洲”酒店。





雄安主場館展廳更多展現的是雄安智能與數字科技建設成果

雄安綠博園建國酒店用專業管理、優質服務、特色餐飲打造雄安新區“城市綠洲”酒店。



雄安郊野公園的西南側,矗立著一處青黛色屋頂的建筑,在沿路粉黛亂子草的云霧狀粉色花絮映襯下,顯得格外寧靜肅穆,這就是總體定位為“紅色圣地、燕趙名城”,以西柏坡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石家莊展園。腳下一道蜿蜒的橘紅色小路游走在各色花木間,將西柏坡之“紅”與石家莊之“彩”緊緊相連。圓夢之路、勝利之門、古城掠影等14個景觀節點,將歷史的滄桑和今日的新顏交相輝映。
古代蓮池書院匯集天下英才,名揚天下,后又被修建為皇帝行宮,至此達到極盛。保定展園以保定“蓮池書院”為文脈,重塑蓮池書院、古蓮池的風貌,四大主要建筑分別為得一堂、學古堂、萬卷樓和草堂客棧?!帮L含翠篠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芙蕖香荷,映襯于樓閣之間,光景別饒情趣,儼然一幅寫意的中國山水畫,真好似一個“城市蓬萊”。





來到張家口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縮小復刻版的張家口市中國4A級旅游景區——大境門。門楣上是當年察哈爾督統高維岳寫下的四個顏體大字“大好河山”,為大境門平添了壯闊氣勢。張家口展園是唯一由展館和體育場兩部分組成的展園。以張家口山水地形為骨架,群山山脈為主要元素,以展館白色幕墻為體現,棱角分明的外觀象征群巒石壁,點綴雪花形狀裝飾,渲染出一派北國風光。展館東側建有以張家口冬奧主場館為靈感而設計的雪如意旱雪平臺,可做到夏滑水、冬戲雪。觀看此番場景,不由地讓人暢想即將迎來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盛況。





古時的“廊”和“坊”都和建筑相關,以此為設計靈感的廊坊園,以文化藝術為核心,通過連廊連接文化藝術館與酒店。館內新中式的風格,包含藝術性的同時也不缺乏現代感,屋頂通過提煉、變形形成連續變化的空間。墻面以灰色、黃色為主色調,體現樸素、自然。結合聲、光、電及互動體驗裝置營造藝術氛圍。園內一泓碧水映襯著建筑、古樹,營造“山、水、景”交融的景象,禪意幽靜,仿佛與世隔絕。綠植中布置霧森系統,冉冉升起的霧氣使人仿佛步入仙境。
移步踏入承德園,漫步在高大的油松和嶗峪苔草間,空氣變得清涼適意。園內多處景觀仿照避暑山莊原樣而建,盡顯皇家園林的風韻。
庭院區體現北方園林院落建筑景觀,仿照避暑山莊庭院打造的連廊巧妙地將廊、屋相接,若逢雨天,即可躲在廊下觀看廊外紛紛細雨,體會時空交錯的美好。在主殿內的綠色體驗館,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承德為何能被譽為“華北綠肺”,以及“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從庭院區走出,一瞬間仿佛置身于壩上草原,眼前豁然開朗,這里就是鹿苑區。嘉木羅植,鹿鳴沃野,游客可與可愛的梅花鹿零距離互動接觸,體驗來自森林草原的魅力,親身感受承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境。







邢臺展園作為整個園內唯一的中醫展館,以“治未病”為主題,新中式的建筑風格沿襲了中國傳統造園的理念,有扁鵲國醫館、四診堂、杏林精舍、鵲山居等館所,團組院落式布局手法形成“一樓多館”的格局。造型別致形如中藥店稱藥的戥子路燈,蜿蜒曲折的長廊,步移景異的觀水湖,行走在園中,更多的感受是寧靜與身心的放松。


人們常說邯鄲是歷史悠久的“成語之鄉”,來到邯鄲園一觀,果然名不虛傳。邯鄲園是一座體現邯鄲戰漢文化的中式生態園林酒店,沿襲傳統造園理念,形成“西”宅“東”園的格局?!拔髡睘閳@林式酒店,“東園”為古典式的園林,包括多個園林景觀建筑。成語長廊整體長約50米,在欣賞山水景致游廊的同時,還運用了17塊銅式浮雕成語典故相結合的形式,如“竊符救趙、邯鄲學步、黃粱美夢、價值連城”等,生動展現了邯鄲“成語之鄉”的文化魅力與深厚底蘊。
海洋風情的秦皇島園,英雄城市的生態園林館唐山園,衡湖流彩、琴瑟和鳴的音樂藝術衡水園,鐵獅雄風的滄州武術園,以定為名、以瓷唯美的定州園,溫暖柔和的兒童嘉年華活力城堡辛集園,14個風格迥異的展園讓人們穿行其中,不僅能體味自然之美,還能感受人文風情和休閑之樂。

衡水展園

定州展園

唐山展園

辛集展園

秦皇島展園

滄州展園
園內的設施服務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始終,停車場、觀景平臺、服務驛站、智能導覽等便民設施體現出了園區人性化的服務宗旨。遵循以游客為中心的理念,處處彰顯著人文情懷,呈現別出心裁的美學,于無聲處奉獻溫暖,細致入微得恰到好處。


一株老樹,牽住了一縷鄉愁。
從13個村子,5000畝土地,華麗轉身為如今的郊野公園,縱使樣貌煥然一新,記憶卻從未遠去。從初生的圍墻院落,到拆遷時的磚瓦碎石,再到無垠的平地和草木的栽植、場館的修建,往后還有更遠更美的將來。老樹縱橫的溝壑皺紋里留存著這些漫長的記憶,默默生長,無聲注視,看眼前的輪轉,看氣象的變遷,只等年年春來,都要在新發的枝芽間,將故事講得一遍又一遍。

在雄安郊野公園的規劃與建設中,將幾百棵老樹、幾處老屋進行原地保留與保護,包括“容城三賢”之一——明朝彈劾權相嚴嵩的義士楊繼盛的故里祠等建筑,一同融入公園整體景觀,以期將這份濃濃的鄉愁記憶、歷史印記,永遠存貯。
人們常說,當離開故土第一步時,鄉愁就悄悄漫了上來,雄安郊野公園妥善保存這份鄉愁記憶,珍視原住民的情感,是將“人”放在了第一位。
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在了整個郊野公園的建設和運營中。
交通方面,合理規劃了多種線路與方式。公園內6個電瓶車租賃點,助力游客更輕松便捷的暢游。在橫二路停車場,設置了6輛內部免費擺渡公交接送游客往返園區。園區之外,從白洋淀站到郊野公園的惠民便民公交來往不停,免費接送,極大方便著遠道而來的沒有車的游客。
園區里的300多塊標識標牌,將各個景點精準指位,明晰線路的導覽,無論游人身在何處,在目視范圍內都能快速看到指示信息。
28處商業服務點,外加一處大型地下餐飲中心,各類飲水小食,價格合理統一,保證歡樂游玩過程中的水食補給,實力充當身體的“加油站”。
100多個條凳,30多座遮陰避雨的帳篷,晴時愜意休憩,雨時也不見慌忙。所有服務展廳都對外開放供游客及時避雨,門口處“請進入避雨”的標識,格外令人暖心。
園區內提供免費的輪椅、嬰兒車服務,照顧到不同游客的所需。容城縣中醫院的120急救車,就停在園區內,3名醫護人員常駐于此,若遇游客突發身體不適,盡可保障第一時間的救治。臨時警務點里,3名公安民警,正一絲不茍地維持現場秩序,及時為游人提供幫助。



由78人組成的生態公司開園工作小組,更擔當起了游客服務、交通疏導、安全守護、商業服務等各方面的重任,時刻謹記并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園區建立的智慧體系,采用5G、大數據、AI、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圍繞“園區智慧管理、游客智能服務、園區精準營銷”三大應用場景,搭建數字化、智能化的園區運營管理中心,通過園區數字孿生可視化呈現。工作人員說:“這樣能為園區管理者提供輔助決策,為園區經營者提供智慧化管理,為園區入駐商家提供獲客引流服務,為游玩游客提供精準化、智能化服務”。





先進的生態修復技術應用在園區的能源、水、垃圾、交通、景觀、建筑設計等各個方面,指導園區綜合方案及設計細節,使郊野公園成為科技智慧園林的典范。
走到雄安郊野公園綜合導覽屏前,輕喊兩聲“小D,小D”,立馬就能得到一聲清脆的回應:“我在”,無論是園區介紹,還是環境感知中的綜合環境、出行建議等信息都一應俱全,讓游客真切體驗了一把智能服務帶來的便利。
從五湖四海集結到這里的建設者們,他們踏實肯干,一步一個腳印,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用奮斗扛起共筑未來的責任與擔當,用無悔的青春鑄造出一個又一個嶄新的奇跡。








建設者們披星戴月助力雄安郊野公園的建設,其中規劃建設局“電車小隊”深入施工現場,一對一服務14個設區市參建單位,統籌協調現場各項施工問題。
雄安郊野公園如此浩大的工程,開始竟只是由“兩個半人”啟動,這著實令人意想不到。
兩人分別是雄安綠博園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海林和雄安綠博園公司設計負責人宋倩倩?!拔沂悄前雮€人”,彭旭更揚著笑臉說。由于當時彭旭更還主管著別的項目工作,因此他總是戲稱自己只能算半個。
話雖如此,但在公園的建設中,沒有任何一個建設者是一日不為這里操心操勞的。雄安郊野公園的建設,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改善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的具體實踐,對于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重要意義。
開工就是決戰,起跑就是沖刺。公園在開工以來,在省政府、新區管委會、雄安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生態建設公司系統謀劃,精心組織,強力穿透,全力推進,特別在主場館的建設中克服超級寒冬、新冠疫情等不利影響,始終保持決戰狀態和沖刺姿態,用七個月時間完成了正常情況下三到四年的工作任務。

7月10日,雄安郊野公園主場館檢查收尾提升工作及開園籌備工作。 攝影/李 政
為了按期啃下這塊硬骨頭,6月12日由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安慶杰發起,雄安集團總經理助理、生態建設公司總經理李振伏掛帥,打響了跨專業、跨單位、跨時空的郊野公園大決戰。李振伏主帥身先士卒,生態建設公司精銳出戰,全員上陣,發起了一波又一波攻堅鏖戰。
經過兩千工人8晝夜奮戰,容易線北側綠化帶變得郁郁蔥蔥,西丘東崗穿上了綠裝,“6·20”綠化攻堅戰初戰告捷。捷報和更加艱巨的新任務雙雙而至,全省現場觀摩活動6月24日在雄安郊野公園舉行,為了支撐大型活動,主場館廣場面積需要新增2萬平方米,但作業時間只有四天。這是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生態鐵軍的字典里沒有“不可能”,只有“打勝仗”。不到100個小時,生態鐵軍們打贏了“6·24”廣場攻堅戰,為奪取全面勝利,生態鐵軍陸續發起6·30、7·8、7·10、7·18等一系列攻堅戰……
“1月17日晚上,室外現場溫度零下23度,為了保證工人們的安全,也為了節省混凝土施工的取暖成本,整個項目建設期間有了唯一一次停工”,彭旭更回憶起了施工過程中的不易。“由于工期短、難度大,招標期間很多有實力的企業不敢競標,國內好多有名的專家都說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我心里對自己說,不能干成也要干成;我對著所有建設者們說,困難是客觀的,不要再說。我們要說怎么才能干成。”彭旭更曾參加過南海島礁的建設,不平凡的經歷與磨礪,鑄就了他自信且堅毅的一面。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彭旭更凡事親力親為,他的專業和激情感染了參建單位,更激勵著建設者們擔當作為。
“對于郊野公園的建設,時間是最大的挑戰,所以在初期,一方面要確保各施工單位盡早開工建設,一方面又要保證未拆遷村民的生活不受影響。”家在天津的李海林,已經記不太清是從五月份的哪一天開始就沒回過家了,但說起郊野公園里的事,他又變得記憶猶新、如數家珍:“開園當天,游人達一萬零二百八十人,任何事都要提前考慮到?!痹缦龋麖慕ㄔO者、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需要完善的地方,后來,又變成了從游客的角度出發游園,“想讓老百姓對游園的體驗更好一些?!闭f起園內外的交通,李海林還細心的補充:“現在天氣炎熱,老人、抱孩子的肯定不便走遠路,多為他們著想,多設置些便利條件。”
初見宋倩倩和雄安園建設項目負責人姚賽,兩人各開一輛電瓶車來載我們游園,笑容格外青春陽光。宋倩倩說:“雄安郊野公園去年十月突破啟動伊始我就來了,開工之初肯定是不容易的,規劃未定、村莊未拆、人員力量薄弱。但我們堅持下來了,我們做到了。”姚賽說:“每天我就在工地反復查看解決問題,晚上研究圖紙和技術文件做好知識儲備。去年可真是個寒冬,有幾天接近了零下二十度,對施工是個考驗,對人是個考驗,現在回過頭看感悟特別多?!?/p>
難不難?難!干不干?干!不但要干,還要干得漂亮,這是建設者們刻印在心底的信念。
從設計規劃,到開工建設,再到運營管理,70后的彭旭更,80后的李海林,90后的宋倩倩和姚賽,以他們為代表的主力軍們、建設者們覆蓋了各個年齡段,個個都有一技之長。北京城建、中鐵一局、中鐵十局、金都園林、杭州園林、水晶石等參建單位全力迎戰,中建三局、中鐵十一局、電建市政、安徽水利等多支隊伍火速馳援,主動參戰,匯聚成建設雄安新區的磅礴力量。幾千名來自各方的建設者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雄安建設者。
建設者們在雄安郊野公園揮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才華,在雄安新區的舞臺上盡情發光、發熱,譜寫著一曲曲激昂的建設之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奇跡。

彭旭更提起當年南海島礁的建設,說和如今郊野公園的建設很像,都是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成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站在規劃圖前,雄安綠博園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海林不疾不徐地講述著雄安新區生態的“一淀、三帶、九片、多廊”格局。

宋倩倩和姚賽的笑容格外青春陽光,然而只要一說起工作,他們立馬就顯示出超乎年齡的成熟與干練。
從雄安新區的綠色門戶、鋪展開來的生態畫卷,再到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綠色宜居、生態宜游的活力園區,雄安郊野公園的未來,已在眼下。











雄安郊野公園倩影顧盼、芳容初露,向世人展示著華北大地秀美風光和燕趙歷史文化底蘊。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同時,探索綠色經濟發展。這里正打造國際一流的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營地、林業科研基地、城市花卉基地和雄安假日旅游新標地,將系統推進“現代農業+互聯網+旅游+文化+科研”融合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經濟,增強碳匯能力。園內鎮村組團傳承傳統人居理念、融合現代智能城市要素,采用新中式建筑及融于自然的院落式布局,讓園區的居民更加親近自然。
據悉,新區的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等多個生態宜游的活力園區也將陸續開放,藍綠交織的雄安,在人們的期待中越來越清晰可見。
編輯/韓曉金 楊 丹


呼吸一口最新鮮的綠,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這樣真實鋪展在眼前,在喧繁的城市中詩意的棲居,將生活的維度拓向更寬廣的領域。未來即在眼下,未來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