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春,李晨光
(臨海偉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浙江 臨海 317000)
設備的正常運行,永遠是來自兩點:保養和維修。就像走路的兩條腿一樣,無論少了哪個,走起路來都不正常;只有當事前保養和事后維修都進行起來的時候才能保證設備長久有效、高效地運行。與塑料建材業的新秀PPR、PE管材不同的是,PVC管材作為塑料行業最先出現的管材種類,發展到現在已經有70余年。PVC管材配方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在目前的大環境下,PVC管材的生產廠家為了創利只能將目光著眼于管材生產設備的降本優化和現場人員管理以及物資優化上。對于設備來說,降本優化的根本就是使其在無故障的情況下正常運行更長時間,即降低故障停機率,提高設備使用率。為了達到這兩個設備運行的基礎點,體現在車間層次的操作就是事前保養到位,事后故障維修及時。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就是需要強化現場人員設備為本的操作思想。因此,本文對管理和維修保養兩個方面做以下探討。
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保證設備的定期保養與事前事后的維修保障一直是車間設備管理人員首要面對的問題。一個好的前期保養規章的制訂,與機修組人員的積極配合,是使設備能完美運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發生意料外的故障時,班組和機修組人員的快速響應和充足的維修技巧則是最快恢復生產的必要因素。能夠同時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與維修,就能使PVC管材生產設備在它的生命周期內長時間保持健康且正常地運作,大幅度降低包括設備、場地甚至人員各方面費用的損耗,最終達到保質保量準時的生產目的。通常擠出機的主要部件包括齒輪箱、電機、機筒螺桿、喂料裝置、熔溫熔壓測量控制系統等。自擠出機通過調試投入生產中開始,就要承受各種動力載荷。相對其他材料如PPR、PERT管材的擠出環境,PVC管材的擠出環境尤其差。在面對車間內的粉塵對工作傳動如電機軸承造成的磨損、熔料及氣體分解成氯氣時造成的腐蝕、操作或調試時的誤操作對設備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設備的工作性能及工作效率都要出現變化或略有下降。
那么,這時對PVC擠出機的維護保養就必須按照日、定期(月、季、年)維護保養和日常的維護保養兩個方面同步進行。擠出機的維修就不用多談了,無論是電機、真空泵還是控制電路,這些擠出機各個部位的維修都有廠家的指導說明書指導操作維修,或者按電工鉗工培訓中的操作照規實行即可。擠出機的日常保養就是指日常的生產中每個生產小組的調試員或班組長對擠出機主機進行常規的維護保養檢查,調試員或班組長在崗時需日常巡視各個壓力、溫度、主機電流等主要參數,觀察有無異常,氣路水路中有無漏氣漏水、氣路是否有水汽等現象。接班后,對設備加注符合標準的潤滑油、檢查關鍵位置的螺栓是否松動、開機前擦洗設備上的油污等工作。
所以,這些標準經過多年的沉淀以及整個行業的經驗累積,已經把基本上發生的情況都考慮到了,只要生產調試員和班組長對標準認真執行并按生產操作順序要求進行操作,就是對設備進行較好的維護保養的內容之一。
PVC管材擠出設備的生產線下游設備是由真空定徑箱,冷卻水箱、牽引機、切割機和翻料架等組成的。針對下游設備的維護保養與擠出主機的維護保養工作一樣重要。容易出問題的點包括真空泵水泵、同步電機、噴碼裝置等。這些位置如果不是直接影響生產,很難第一時間發現。這就需要專業的機修人員和班組人員更加細心地進行日常性的巡檢,在設立基本的操作規程外,還可以引入專業的設備管理系統讓巡檢人員在高頻次的故障點進行日常掃描打卡,從根本上解決易忽視難發現的問題。但無論是真空泵還是水泵、電機,其巡檢的進行都離不開“望、聞、問、切”四點。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去檢查、識別和判斷設備在運行中出現故障的部位、現象和性質,然后由大腦做出判斷和處理的一種方法。通過人的眼、耳、鼻和手的直接感覺,加上對設備運行情況的調查對現場生產人員的詢問進行綜合分析,從而能對設備準確的故障情況和運行狀況做出綜合且較為準確的判斷。包括如表1所示的部分檢測部分。

表1
當設備出現以上故障時,班組的生產人員應在做完故障記錄后,及時上報并通知專業的維修人員或車間的管理層。簡要明確地敘述設備發生故障的位置及問題描述。若班組人員可自行處理則處理后匯報所用配件及處理結果即可。若班組人員無法處理,則由專業人員根據相關的操作章程對設備進行維修并更換備件,這樣可以使設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的工作能力與效率。同時,可以將問題頻發的部位錄入技改檔案,為進一步設備提升做準備。綜上所述,整條生產線的維護保養與維修都尤為重要。只有將這兩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在設備因為各種不同的小問題匯聚成大問題導致設備報廢,造成資產損失乃至人員受傷這個糟糕的結果前將它們遏制住。
為了降本增效,引入TPM到PVC擠出領域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TPM活動(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意味著將全員都納入生產維修中。隨著TPM的推廣,設備的維修也不再是沒有效益的項目。將停機時長、設備故障率都納入計劃表中,使維修變為制造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制造過程外的應急方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全員都能參與設備的維護。完成設備操作人員身份和意識上的轉變,不能只從方便的角度隨意使用設備。最終目的則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內的生產維修活動,提高設備的全面性能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因此,對于如何TPM管理理念來說,培訓活動是首要的。對于企業來講,只要是新生事物的推進,通常都是沒有經驗的,不僅僅是TPM。那么,這些項目的推進就必須通過培訓和摸索獲得,要員工形成一個設備“主導者”的意識就是通過不斷的培訓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不能一蹴而就。
通過一系列TPM活動的開展,如加強培訓、提高設備管理及設備問題診斷技術等。可以使企業的管理從“經驗管理”到更加完善的“科學管理”過渡。從根本上解決產品質量差,交貨周期慢等問題。達到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針對目前PVC管材本身產品附加值就比較低的情況,將目光放長遠,從源頭處減少生產成本,引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方案才能提高整體的效益。設備的檢修保養以及成熟的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從經濟角度全面分析,在保養時選擇最全面耗時最少的方案、在維修更換時采用比值小的方案,才是最經濟最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