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程迎
湖北安源安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40
光電玻璃是光能、電能和玻璃的有機結合體,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強度高、不易碎、熱膨脹系數小,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顯示器、路面標志、墻面裝飾、樓頂裝飾等[1]。
光電玻璃在制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有毒物質、噪聲、高溫等職業病危害因素,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國衛辦職健發監〔2021〕5號),光電玻璃制造業被列為“職業病危害嚴重”類別。本文以某光電玻璃建設項目研究光電玻璃生產線在運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防護對策。
某光電玻璃建設項目。
1.2.1 評價方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等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結合職業衛生調查資料、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采用衛生學統計分析方法評價該建設項目采取的治理措施的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
1.2.2 職業衛生調查。調查項目概況與試運行情況、總體布局、生產工藝與設備布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建筑衛生學、輔助用室、職業衛生管理、健康監護、職業衛生資料歸檔情況等。
1.2.3 采樣與檢測。現場檢測均在滿負荷生產狀況下進行,檢測項目包括:粉塵游離SiO2含量、粉塵濃度、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錫(按Sn計)、鉛煙、噪聲、高溫、工頻電場、照度,采樣及檢測執行《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等職業衛生檢測標準,以及《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工作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6〕9號)的規定,選取采樣點/采樣對象。
連續采樣3個工作日,采樣時間覆蓋整個工作班。采用定點短時間方式采樣的,在有害物質濃度不同時段分別進行采樣,且同一采樣點至少采集3個不同時段的樣品。
建設項目設計產能80t/d,年產14600t、4000000m2用于新型超薄LCD顯示器的光電玻璃。該項目勞動定員193人,其中男174人、女19人,生產部門主要為生產部(包括原料、熱端、冷端)、品控部(包括質檢、化驗)、設備部(包括電氣、機修、公用工程)。品控部、機修、電工等崗位為常白班,每班工作8h,其他生產崗位采用四班三倒工作制,每班工作8h。
本工程所用原輔材料主要包括石英砂、石灰石、純堿、芒硝、長石、液氨、碳粉、精錫、二氧化硫、天然氣等。
該光電玻璃生產線工藝流程主要由上料和配料系統、熔窯、錫槽、退火窯、切割及輔助設施(氮站、空壓站、氫站、余熱鍋爐、脫硫脫硝系統)等組成。將原料配比后輸送至窯頭倉,配合料在熔窯中經高溫熔化、澄清、攪拌及冷卻形成合格的玻璃液流入液道,進入錫槽中拉引成型,離開錫槽經過渡輥臺進入退火窯,玻璃帶在退火窯內經均熱、退火及冷卻,再經切割、掰斷、加速分離、掰邊、縱掰、縱分及吹風清掃后形成不同規格的產品。
結合該項目的生產工藝和原輔材料,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矽塵、其他粉塵、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錫、鉛煙、噪聲、高溫、工頻電場等。
2.5.1 粉塵檢測結果及評價。本項目中,主要生產性粉塵有:矽塵、其他粉塵等,具體檢測結果見表1所示。
表1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檢測結果
2.5.2 毒物檢測結果及評價。本項目中,主要生產性毒物有: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錫、鉛煙等,具體檢測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工作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檢測結果
2.5.3 噪聲檢測結果及評價。本項目噪聲源主要在風機、玻璃切割、破碎等場所,具體檢測結果見表3所示。
表3 工作場所噪聲檢測結果
2.5.4 工頻電場檢測結果及評價。本項目工頻電場主要在變壓器等場所,各點位檢測結果均不超過5kV/m,檢測結果不超標。
2.5.5 高溫檢測結果及評價。本項目高溫主要在熔窯等場所,各點位WBGT指數檢測結果在26.2℃~53.3℃,但工作人員接觸高溫作業時間不長,主要在集控室監控作業,檢測結果不超標。
根據工藝流程及廠址條件,設施功能分區明確,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產生的化學性有害物質的主裝置布置在生產車間,車間通風以機械通風為主。總體布局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要求。
該項目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自動化程度高,設備布局與生產工藝流程相適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
該項目采取自動機械封閉化操作,設置全面通風和除塵系統,工作人員在獨立的相對密閉的控制操作室,減少作業人員接觸粉塵和毒物的時間。
原料車間、玻璃生產車間等均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基礎安裝減振彈簧、橡膠隔振墊,風管安裝消聲器。對人員比較集中的集控室墻壁采用具有良好隔聲作用的材料,內墻面的吊頂均加吸音保溫層。
熱端采用新型熔窯全保溫方案,錫槽設備、退火窯采用加強型保溫方案,產熱設備表面采用隔熱保溫材料包裹隔熱保溫。熔化、成形工段廠房上部設置了橫貫廠房的通風氣樓、密集分布的無動力風帽,利用熱壓進行自然通風,并設置有機械通風裝置。
電氣設備進行過電壓保護和接地設計,配電柜、箱采用鎧裝金屬封閉式開關設備進行屏蔽。高壓配電設備均設在專用房間內,外人不能隨便進入。
該項目成立了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系列職業病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按規定設置公告欄和警示標識,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組織員工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體檢,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和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光電玻璃建設項目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和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矽塵、其他粉塵、氨、二氧化硫、噪聲、高溫。
建設單位應加強塵源密閉,增設真空清掃裝置,原料車間不宜使用送風扇,墻面、地面、設備管道表面應采用濕式清掃或真空清掃,避免積塵[2-3]。
矽塵作業崗位,應配發過濾效率至少滿足《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626)規定的KN95級別的防顆粒物呼吸器,當呼吸阻力增大,或達到《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T11651)判廢條件時,應及時更換過濾元件。
建設單位應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采用合適有效的防護設施和個體防護用品來降低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水平,同時加強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