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江蘇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44
信息系統建設在互聯網時代下,具有較為顯著的發展優勢,并且在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同時社會各行各業對于信息系統的依賴性也有所加強,在此背景之下,應當注重強化項目管理的作用,通過對時間、知識、變更等開展深入管理,有助于解決因主客觀因素而導致的問題。所以在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方法,以提高建設實效。
信息系統本身是一種常見的信息項目,具有比較顯著的特點。
首先,信息系統在互聯網時代的建設中,通常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這是因為信息系統并非是孤立的對象,在應用管理中也不是單一化的軟件程序,而是與企業的業務流程相關聯,以滿足企業日常經營發展需求為目標。在當前市場變化快、企業業務多的形式下,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要求多樣化、復雜化,從而對信息系統的運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其出現崩潰失效等問題。
其次,信息系統的發展取決于信息技術的革新,當出現新技術和新工具時,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信息系統,并且環境也相對復雜,對于系統運行和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1]。
最后,社會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要求較高。但因為其可預覽性相對較差,從而導致信息系統建設與其他項目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比如在功能、結構和性能上,均無法做到實施掌握,很容易引發業務混亂或者誤差等。同時與對信息系統的高要求具有很強的矛盾性。
一般情況下,信息系統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因此其管理的范圍也相對寬泛,但總體上來說,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整體管理。比如對信息項目計劃的合理編制、實施、控制、變更等,對項目中所含有的各個要素進行管控,促使各個階段、各項資源以及各個目標實現有機結合。
1.2.2 范圍管理。按照信息系統項目計劃,對工作范圍進行科學劃定,并適當進行調整和變更,避免工作成本增加,避免延誤建設周期。
1.2.3 時間管理。對項目的工作范圍有效明確,并分解為若干個階段,根據實際內容預算時間,合理安排業務活動的先后順序,再對具體進度進行管理和控制。
1.2.4 費用管理。目的是對信息系統的各個活動成本進行預算,通過得到總成本來對優化配置投入資金。通過全過程管理的方式,控制實際費用支出在預算范圍之內。
1.2.5 質量管理。按照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及規程,采用一系列的質量規劃、控制、檢查等方法,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系統能夠的滿足用戶質量要求和標準。
1.2.6 人力資源管理。為有效發揮人員主觀能動性和優勢作用,應當切實提高信息系統項目的開發效率和質量,并且確保人員分配符合項目工作內容[2]。
現階段在信息系統建設中,引入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有利于充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社會和科學技術不斷前進的趨勢下,能夠有效改善信息系統建設方法,優化運作效率和質量。同時通過項目管理,可將信息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發展層面,高度重視對信息系統的應用和改進,不斷調整其建設模式,以更好的符合實際的業務和用戶需求。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在信息系統建設中的應用,則是一個系統化和信息化實現的過程,能夠更加有效的完善其建設流程,充分把握建設細節,促使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和處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系統建設發展水平。另外,由于信息系統具有復雜化的特征,為保障其建設方向的正確性,則要通過有效的管控手段進行糾偏,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等問題。因此采用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可在整體上把控其建設發展過程,如圖1所示,當需求出現,則可通過管理實現開發,確保其建成效果符合當前時代進步和業務創新的實際要求。
圖1 信息系統項目需求管理過程
企業在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其需要加強經營發展的規范性,從而保障各項業務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而企業對信息系統的依賴性較強,通過有效管控信息系統項目,則能夠保障企業的運行發展趨向科學路徑。從長遠眼光來看,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對企業具有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績效的作用,基于管理工作可促使信息系統的功能更加規范,適應各項業務活動對其產生的依賴性,切實提高活動效率,進而實現節約能效、優化配置資源、獲取更高效益的目標,具有可持續性。因此在實踐中,對信息系統建設引入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能夠起到規范企業發展的現實作用,通過完善的高水平的項目管理體系,可促使企業戰略的良好實現[3]。
對于信息系統建設引入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應當充分做好時間管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對相關業務活動進行準確定義,合理安排活動過程,并對業務資源進行全面估算,便于制定可行的進度計劃和控制方案。所以為保障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實效性,需重視時間管理,即是確保進度計劃的科學制定和有序實施,將其作為項目目標實現的重要指標,促使系統建設具有層次性和條理性,有利于推動業務信息系統的高效建設、健康發展。
由于信息系統建設需要一定的信息知識儲備,在開展項目管理過程中,同樣注重對經驗和知識的積累。通常情況下,在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引入信息系統管理應當做好知識管理,科學評價項目落實效果,根據對各個環節的評估結論,對信息系統建設進程進行調整和完善,充分優化信息系統的運行性能。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管理,促使相關成員能夠有效認識到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確保信息系統項目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更好地符合各項業務處理要求,提高企業經營發展的綜合實力。
根據信息系統的特點以及項目管理的實際現狀,在建設中經常出現變更的情況。雖然通過合理編制和執行計劃,但在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影響下,仍需采取適當的變更措施,進而保證信息系統建設的高效性和適應性。因此在引入項目管理時,應當基于質量控制規范變更流程、要求相關項目成員遵循既定制度進行變更操作,以便于將項目管理知識更好的導入到信息系統建設中,促進其更加完善化。
在實際的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應用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方法,具有較好的實效性,促使其更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同時在引入項目管理時,信息系統自身還需強化建設,保障其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因此企業及相關人員可采用如下建設方法。
以優化人力資源為目標,強化信息系統建設的項目經理。技術核心人員、團隊成員及其相關人員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人力資源配置得到優化。
因為信息系統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涉及部門、業務和工作內容相對較多。因此必須要通過強化溝通,以促使信息系統項目具有完整性,提高效率和質量。在具體實踐中的做法,則是制定和落實相應的溝通規劃制度、信息發布機制以及績效報告體系等,采用高效的溝通方式,實現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在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時間安排直接關系到勞動效率。所以為保障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有效性,則需要統籌時間管理,對各個階段的資源和人力進行合理配置,促使內部資源達到均衡狀態,保證在一定時間范圍內,順利完成相應的信息系統項目工作[4]。
在企業的業務開展階段,其對于信息系統的依賴性較強,直接關系到活動質量。所以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需緊緊圍繞信息系統進行質量控制,注重對其性能、功能以及可靠性的把握,確保各項衡量指標和標準達到規范要求。同時,人員的主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信息系統項目的質量評價效果,但相關管理者仍要將項目總體質量進行合理把控,不能針對單一的某項特征或特性進行管理。
信息系統建設需要制定和執行相應的資源計劃,并通過項目成本估算、預算和預測以及控制等手段,進一步降低項目整體費用,并保障項目利益達到最大化的目標。在此基礎上,企業需注重平衡成本與利潤,結合實際情況,從短期和長期發展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平衡成本和收益。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提高項目管理效率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威脅和風險。尤其是對于信息系統建設來說,很容易出現數據信息泄露、被盜取、丟失等情況,嚴重損害企業利益。基于此,通過項目管理加強安全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在實踐中可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工作崗位、制度、流程等,強化信息審計、應用安全設備及密碼技術,完善應急事故處理方案、規范開發應用、輸出輸入、數據庫操作等,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信息系統建設是當前企業創新發展、提高效率的重要推動力,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化的趨勢下,通過信息系統的運作可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水平。而為提高信息系統建設實效,則應當引入項目管理模式,從時間管理、知識管理和變更管理等角度出發,保障項目資源、系統建設進度、系統質量等得到優化,實現企業可持續的戰略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