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ZHAO Yu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719000)
近年來,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總體形勢保持了持續向好的態勢,特別是近年來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總死亡人數進一步實現雙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仍時有發生,總體形勢仍處于爬坡過坎期,由于化工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復雜,物料危險性高,存在的安全風險較大,屬于傳統高危行業,行業風險還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體系不完善等瓶頸性、根源性、本質性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因而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切實提高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水平,做好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應急準備工作,將有限空間風險辨識出來、管控到位,堅決遏制事故發生,保障從業人員安全與健康,是化工企業長期生存發展的基本保證。
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人員強制性進入或探入有限空間內部實施作業的過程。化工企業常見的有限空間作業主要有:①進行清除、清理作業;②設備設施的安裝、更換、維修等作業;③涂裝、防腐、防水、焊接等作業;④巡查、檢修等作業。
按照作業頻次來劃分的話,有限空間作業有經常性進行的和偶爾發生需要進行的作業,經常性進行的作業指的是本單位的主要作業類型,作業量較大、作業頻次較高。反之則為偶發性作業。
按作業主體劃分,有限空間作業可分為自行作業和發包作業:①自行作業指由本單位人員實施;②發包作業指將作業進行發包,由承包單位實施。
一般具備以下特點:①空間有限,與外界相對隔離。有限空間既可能是全部封閉的,也可能是部分封閉的;②進出口受限或進出不便,但人員能夠進入開展有關工作。有限空間限于本身的體積、形狀和構造,進出口一般與常規的人員進出通道不同,大多較為狹小。雖然說進口或者出口受到限制或進出不方便、不便利,但人員還是可以到里邊開展作業;③沒有按照相關規范、標準設計,沒有考慮采光、照明、通風和新風量等要求,建成后內部的氣體環境不能確保符合安全要求,人員只是在臨時進去開展工作;④內部存在空氣流通不佳,有造成毒害和燃爆物質的聚集或缺失氧氣,產生中毒、燃爆和缺氧風險。
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存在的主要安全風險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高溫高濕等。在一些特定或特殊的環境中,以上安全風險可能并存。縱觀2017-2021年化工企業較大以上事故統計數據,可以得到以下幾個結論:①無論是從事故起數還是死亡人數或是從事故類型的分布情況看,絕大部分是火災爆炸和中毒窒息事故;②因檢維修引發事故的占比接近50%,主要是有限空間作業和設備內動火作業;③從典型的有限空間作業事故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到,窒息或者中毒事故是主要多發的,其次為火災爆炸事故;④從典型的有限空間作業事故分析,造成人員中毒和窒息的主要危險物質為硫化氫、一氧化碳、氮氣或有害氣體混合物;⑤絕大多數有限空間作業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的初始受害人員數量較少,大部分受害人員是因為后續盲目施救造成的。
①作業的空間會小,作業場地局限,容易使作業人員進出不便,互相溝通不暢,對工作監護和實施救援有一定阻力;②可能存在酸、堿等化學危險性的介質,易發生作業安全事故;③設備設施之間或者設備設施內外之間相互隔開,導致作業內部空間空氣不流通,亮度不夠,信號不強;④若濕度和溫度較高,作業人員能量消耗就會加大,易于疲勞;⑤存在氧氣不足或富氧、易燃有毒氣體或蒸汽,在其中作業時存在中毒窒息、高墜等危險有害因素。
①中毒,作業場所內存在毒害氣體或物質,人員吸入或接觸后可導致化學性中毒,甚至死亡;②缺氧窒息,空氣中氧含量的體積分數約為20.9%,氧含量低于19.5%時就是缺氧。環境中供人呼吸的氧量不同,對人身體的影響也不同。有限空間內缺氧主要是人體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或有限空間內存在窒息氣體排擠氧空間,使空氣中氧含量降低,造成缺氧。引發有限空間作業缺氧風險的典型物質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氣、氬氣等。
一家知名的化工公司曾研究統計,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盲目施救問題非常突出,近80%的事故由于盲目施救導致事故擴大,近50%的事故死亡人員是救援人員。
易出現的有限空間作業管理問題主要有:①作業前未辦理作業許可;②未進行作業前風險分析;③作業人員、作業許可人員、現場監護人員職責不清;④未對作業相關人員組織安全教育培訓;⑤未制定或落實消除、控制危害的安全措施;⑥未制定或落實針對性的作業計劃和事故應急預案。
①化工企業要建立健全并落實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制度;②辨識出企業內部的有限空間并建立管理臺賬,可參照表1;③開展作業前的風險分析,辨識出危險有害因素,評估潛在風險和風險度,采取有效風險管控措施;④履行有限空間作業許可程序,辦理票證;⑤進入有限空間作業應按照相應的作業方案進行,制定有針對性的事故預案,各類救援物資應配備到位;⑥對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相關的人員都應進行安全教育或安全交底;⑦有限空間作業中斷或停止時,應在入口處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落實防止人員誤入的措施;⑧有限空間作業實施全程視頻圖像采集監控。

表1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間管理臺賬樣式
①應急援救預案;②進入氣體監測分析表,可參照表2;③人員進出者名單表及進出工具清單表,可參照表3;④進入前安全交底;⑤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許可證;⑥有限空間作業方案。

表2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間氣體檢測記錄表

表3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人員與工器具進出登記表
①針對有限空間作業對應急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狀況進行應急能力評估,完善應急保障措施;②根據現場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內部結構等情況,分析事故風險種類、風險度及影響范圍,明確用于救援的裝備在進入點附近的擺放位置;③結合本單位編制具有針對性的事故預案,分析危險的特性和可能存在的特殊危害編制施救辦法;④按照相關頻率要求定制組織演練,做好演練評估工作,持續改進。
對于中毒、缺氧窒息、氣體燃爆、高溫高濕風險,主要從有限空間內部存在或產生、作業時產生和外部環境影響3個方面進行辨識:①內部存在或產生的風險分析時,主要判斷有限空間內是否儲存、使用、殘留有毒有害氣體以及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物質,導致中毒,或者有限空間是否長期封閉、通風不良,有限空間內溫度是否過高、濕度是否過大,或內部發生生物有氧呼吸等耗氧性化學反應,或存在單純性窒息氣體,導致缺氧,亦或是有限空間內是否儲存、殘留或產生易燃易爆氣體,導致燃爆;②作業時產生的風險分析時,主要判斷作業時使用的物料是否會揮發或產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導致中毒或燃爆,或者作業時是否會大量消耗氧氣,或引入單純性窒息氣體,導致缺氧,亦或是作業時是否會產生明火或潛在的點火源,增加燃爆風險;③外部環境影響產生的風險分析時,主要判斷與有限空間相連或接近的管道內單純性窒息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易燃易爆氣體擴散、泄漏等。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常見的主要安全風險有中毒、缺氧、可燃性氣體爆炸、高處墜落、觸電、灼燙、淹溺等。
①組織作業前的安全喊話活動,進行安全技術交底;②要求員工掌握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和面對突發狀況的應對措施;③教會員工正確使用檢測儀器、勞動防護用品和意外情況下的緊急處置方法;④根據有限空間的“一點一作業”方案,明確有關人員安全職責。
①事先列出需要隔離的清單。②做隔離措施“不得用閥門代替盲板”,并在相關設備上掛牌。③根據清單內容逐項確認隔離措施,并作為作業票證的附件。④進行清理、清洗、置換,方式有清空、清掃、沖洗、洗滌、中和危害物等,最常用的方式是蒸汽吹掃和氮氣置換。⑤自然通風,必要時應采取強制通風,狹長型有限空間可以使用系列風機將空氣送入有限空間內部。縱深型有限空間可由底部吹入新鮮空氣,使污染物從頂部排出。有限空間進行強制通風的設備主要有移動式風機,通常有送風和排風2種通風方式。使用時應注意移動式風機應與風管配合使用,使用前應檢查風管有無破損,風機葉片是否完好,電線有無裸露,插頭有無松動,風機能否正常運轉。⑥為排出比重小(大)的污染物,需使用風機及風管。一邊開口處下(上)部放風機鼓入新鮮空氣。另一邊開口處,通風管伸入有限空間上(下)部使污染物從頂部排出。
有限空間作業現場在可靠位置應設置氣體檢測報警儀且便于監護人、作業人員隨時查看。檢測儀器應在校驗合格有效期內。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可連續實時監測并顯示被測氣體濃度,當達到設定報警值時可實時報警。按傳感器數量劃分,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可分為單一式和復合式;按采樣方式劃分,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可分為擴散式和泵吸式。單一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內置單一傳感器,只能檢測一種氣體。復合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內置多個傳感器,可檢測多種氣體。有限空間作業主要使用復合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擴散式氣體檢測報警儀利用被測氣體自然擴散到達檢測儀的傳感器進行檢測,因此無法進行遠距離采樣,一般適合作業人員隨身攜帶進入有限空間,在作業過程中實時檢測周邊氣體濃度。作業中斷,再次進入之前應重新進行氣體檢測。選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時應注意的事項:①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應符合《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的規定,其檢測范圍、檢測和報警精度應滿足工作要求;②便攜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應每年至少檢定或校準1次,量值準確方可使用;③儀器外觀檢查合格后,在潔凈空氣下開機,確認“零點”正常后再進行檢測,若數據異常,應先進行手動“調零”;④使用泵吸式氣體檢測報警儀時,應確保采樣泵、采樣管處于完好狀態;⑤使用后,在潔凈環境中待數據回歸“零點”后關機。
①根據呼吸防護方法,將呼吸防護用品分成隔絕式和過濾式兩大類,隔絕式防護用品能使佩戴者呼吸器官與作業環境隔絕,靠自帶氣源或者通過導氣管引入作業外部的清潔氣源供佩戴者呼吸。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品能把使用者從作業環境吸入的氣體通過吸附、吸收、催化或過濾等作用,去除其中有害物質后作為氣源供使用者呼吸,如防塵口罩和防毒面具等。在不清楚有限空間內危險介質的情況下要進行進入式的氣體檢測時,進入者必須穿戴隔絕式呼吸防護用品。呼吸防護用品使用前應確保其完好、可用,各類呼吸器使用前檢查要點,可參照表4。②明確專職監護人,能看清有限空間內作業過程,與作業人員始終保持有效的信息溝通。③有限空間內的溫度應控制在不會對人員產生危害。④照明的照度滿足工作要求。⑤接入有限空間的電線、電纜、通氣管應在進口處進行保護或加強絕緣,且應盡量避免與人員出入使用同一出入口。⑥監護人員須在有限空間外進行監護,不得離開現場,嚴禁在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探入有限空間。

表4 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各類呼吸器使用前檢查要點
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應使用視頻監控設備全程監控錄像。①一旦發生事故,作業現場負責人應及時向本單位報告事故情況,在分析事發有限空間環境危害控制情況、應急救援裝備配置情況以及現場救援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判斷可否采取自主救援以及采取何種救援方式。決不允許強行施救。②有限空間作業期間發生異常情況時,嚴禁無防護救援。③作業人員發生中毒、窒息等危險,意識清醒時,及時呼叫外部監護人,及時發現或排除事故險兆。④監護人接到呼救信號后,及時發出警報,通過對講機請求支援。⑤作業人員首先做好自救,監護人要配合救援人員對作業人員進行救助。⑥應急救援人員準備好的防護設施穿戴整齊后再實施救援。⑦對作業現場實行封鎖,防止無關人員影響救援。⑧成功救出被困人員后,將傷者轉移至安全地帶,等候旁邊的急救車將其送往附近醫院。
國內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仍不斷發生事故,相關企業人員作業風險辨識不到位、違規違章作業問題突出,且經常因施救不當或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反映出部分企業安全發展理念還不夠牢、安全責任沒落實、安全預防控制整體水平還不高等問題。海因里希法則告訴我們事故的發生都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盡管傷害可能在某瞬間突然發生,但卻是一系列事件相繼作用發生的結果。墨菲定律也告訴我們,不能存有僥幸心理,該來的終究會來。在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領域,不敬畏風險,必將付出慘痛代價!在事故成本如此之高的今天,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提高站位,提升自身素質,重視風險管控,加強安全管理,確保作業安全,遏制化工企業有限空間作業事故的發生,使得化工企業能健康持續發展。希望本文能給相關化工企業從業者提供一些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控方面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