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英,吳樹誠,徐 茜
(桂林水文中心,廣西 桂林 541100)
陽朔水文站屬桂江中游控制站,位于陽朔縣城東側3 km的木山榨村。桂江發(fā)源于廣西興安縣華江鄉(xiāng)的老山界南側,由北向南流經興安縣,與靈渠、小溶江匯合后稱為漓江;流經桂林、陽朔、平樂等市縣,在平樂與恭城河、荔浦河匯合后稱桂江。其河源高程2 014.0 m,干流長度403 km,集水面積5585 km2。
該流域地處廣西桂北暴雨中心,屬濕熱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受鋒面、切變線、低渦、高空輻合等暴雨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降水量豐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 519.2 mm,多年平均徑流量68.50億m3。桂江屬于山溪性河流,礁石多,淺灘多,河床坡度陡峻,水流急,洪水過程線較瘦,大洪水多為雙峰型。洪水一般出現在5~7月,洪水過程較長,一般漲水歷時9~24 h,退水歷時4~6 d,洪峰持續(xù)時間為0.5~2.0 h。
測驗河段基本順直,斷面呈“U”型,上游100 m是急灘,斷面以上120 m的河中、河左有礁石,引起水位在104.49 m以下時產生回流,右岸上游200 m有支流田家河匯入,上游600 m建有陽朔大橋,下游100 m為深潭。高、中、低水位的中泓位置隨水位的變化在80~160 m間左右擺動。河床為卵石夾沙,180~190 m有沖淤現象。水位在108.36 m以上右岸開始漫灘60 m左右,水位在111.35 m以上右岸漫灘30 m左右。2013年,右岸開始修建游江竹排停泊的碼頭,水位107.60 m以上開始漫灘60 m左右,由于碼頭修建了水泥護堤,右岸220.00 m以外流速很小,看作死水。
陽朔水文站調查最高洪水為114.63 m,實測最高洪水位113.58 m,最大流速3.97 m/s,最大水深11.7 m。實測最大流量為6340 m3/s,相應水位112.44 m,多年水位流量關系基本為單一曲線,高水時受洪水漲落影響一般為繩套曲線。
陽朔水文站屬于一類精度水文站,按國家標準流量測驗規(guī)范規(guī)定,高中低水劃分如下(85基準以上米數):高水為108.50 m以上,中水為104.50 m~108.50 m,低水為104.50 m以下。
陽朔水文站多年來采用纜道流速儀、纜道牽引走航式ADCP等方法開展流量測驗,這些都屬于接觸式測量方式,洪水期常受漂浮物等影響,阻礙設備的正常運行,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陽朔水文站在“印象劉三姐”景區(qū)附近,斷面過往游船較多,白天游船來往頻繁,晚上則受演出燈光影響,無法打開探照燈正常測流。側掃雷達測流技術屬非接觸式測量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陽朔水文站測流問題;開展陽朔水文站水文監(jiān)測信息化能力建設是為漓江流域應急監(jiān)測、水旱災害防御決策等提供科學依據,是解放勞動力、切實做好防汛耳目與尖兵的重要方式,是洪水監(jiān)測預警的重要基礎,是水文資料收集、水文特性研究的創(chuàng)新舉措。
出于上述考慮,陽朔水文站引進了側掃雷達設備,并安裝試運行。為檢測側掃雷達設備性能及運行穩(wěn)定情況,決定2021年在陽朔水文站開展側掃雷達應用試驗工作。
陽朔水文站使用南京微脈科斯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fā)的Ridar-200型側掃雷達設備,該設備采用非接觸式測流技術,利用水體對電磁波的反射(或散射)來發(fā)現目標并測定其位置和速度,對河流表面流場、網格點流速實現“多點同時”全天候連續(xù)監(jiān)測,水文基礎數據通用平臺將接收到的基礎數據存儲至數據庫,同時根據相關的水位值、斷面資料及流速比等數據信息進行網絡流量合成,為測站提供數據接收、存儲處理及成果瀏覽等工作。主要技術參數指標見表1。

表1 Ridar-200型側掃雷達測流儀主要技術參數
經實地查勘和各項指標檢測,選擇了視野開闊、無障礙物的陽朔水文站纜道站房樓頂為安裝地點,安裝位置在陽朔水文站流速儀測流斷面上,滿足雷達使用凈空環(huán)境,發(fā)射信號45°無遮擋,回波信號在高度合適的情況下正面120°無遮擋,三通道遠近端信號良好。但標準配置下安裝高度略低,經過計算,基本可以在高水位下覆蓋整個斷面。側掃雷達安裝及測流示意圖見圖1。

圖1 側掃雷達安裝及測流示意圖
側掃雷達設備是采用脈沖多普勒原理測量水面流速的設備,為檢驗側掃雷達設備測量的指標流速的代表性,須開展陽朔水文站Ridar-200型側掃雷達測量的指標流速與斷面流速儀一點法(0.6水深)平均流速比測率定分析,建立率定計算公式,并通過比測分析獲得其穩(wěn)定性、準確性和適用性等情況,摸索在陽朔水文站直接使用Ridar-200型側掃雷達進行流量測驗和流量在線監(jiān)測的可行性。
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設備測量的指標流速與常規(guī)的流速儀一點法(0.6水深)斷面平均流速是否存在相關關系。通過收集比測期間各次比測資料,根據數理統(tǒng)計方法,建立相關關系,通過符號檢驗、偏離數值檢驗和適線檢驗對相關關系進行驗證,尋找最優(yōu)關系,并進行分析評價。
3.3.1 資料選用情況
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設備于2021年4月底開始采集數據,由于安裝初期,儀器運行不穩(wěn)定,采集的數據波動較大,期間比測的資料不參與率定分析。最終采用2021年6月30日~9月13日獲得的11組有效比測數據作為流速率定分析的依據,11組數據分布于低、中級水位,比測最高水位107.97 m,比測最低水位103.84 m,實測最大斷面平均流速1.89 m/s,實測最小斷面平均流速0.23 m/s。
3.3.2 側掃雷達表面流速有效流速單元置信度及資料分析
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測流斷面垂線布設25個單元,第一個單元起點距為10 m,每個單元間距10 m,統(tǒng)計同一時間段不同探測距離置信度,依據河流斷面最深處信噪比為參考,全部參與斷面平均流速計算,數據可靠性較高。所分析的11個測次的雷達流速均采用全斷面加權平均法計算流速。側掃雷達與常規(guī)流速儀一點法(0.6水深)的測驗比測成果見表2。

表2 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與常規(guī)流速測驗比測成果表
將流速儀實測的斷面平均流速與側掃雷達斷面指標流速對比的11個成果,繪制散點圖(見圖2)。從圖2可見,流速儀一點法測得的流速與側掃雷達的斷面指標流速點子密集,呈直線趨勢。建立側掃雷達指標流速y對流速儀一點法流速x的回歸直線方程,兩者的相關系數為R=0.994,-1 圖2 流速儀一點法流速~雷達斷面指標流速散點圖 對圖2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y=0.795x+0.358 R2=0.994 y=0.096x2+0.604x+0.418 R2=0.993 y=0.494e0.75xR2=0.983 y=0.582ln(x)+1.294 R2=0.919 y=1.205x0.57R2=0.980 由于公式y(tǒng)=0.795x+0.358的R值較大,相關關系較好,故對其進行三大檢驗分析。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指標流速~流速儀一點法流速關系曲線檢驗統(tǒng)計表見表3。通過計算,側掃雷達的指標流速與流速儀一點法流速的標準差Se=3.98%,隨機不確定度X′Q=2Se=7.96%<12%,達到規(guī)范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 表3 陽朔水文站側掃雷達指標流速~流速儀一點法流速關系曲線檢驗統(tǒng)計表 (1)符號檢驗:n=11,K=6(K為正號個數),u=0<1.15,認為合理,符號檢驗通過。 (2)適線檢驗:n=11,不變換符號“0”次數為6,變換符號“1”次數為4,不變換符號次數大于變換符號次數,需作檢驗。通過計算得u=0.32<1.96,認為合理,適線檢驗通過。 (3)偏離數值檢驗:n=11,平均相對偏離值pˉ=0.45,p的標準差Se=3.75%,pˉ的標準差Spˉ=1.13%,統(tǒng)計量t=0.39,|t|=0.39<1.73,認為合理,偏離數值檢驗通過。 雷達指標流速~實測平均流速關系曲線通過符號檢驗、適線檢驗和偏離數值檢驗,結果均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認為定線合理。 通過流速儀一點法實測流速與側掃雷達指標流速分析,一些點子存在較大的誤差,主要原因如下: (1)因高水漲水過程較少,高水部分比測資料欠缺。 (2)因受左右兩岸水草和來往船只影響,比測低水部分一點法數據和走航ADCP施測存在一定困難。 (3)側掃雷達安裝后運行時間較短,收集資料樣本不足,下一步將根據水位變化情況合理布局測次,按要求進行比測分析。 陽朔水文站的Ridar-200型側掃雷達設備,經與流速儀一點法比測約5個月,取得了11份可用的比測成果。通過分析比測成果,發(fā)現數據擬合較好,進行符號檢驗、適線檢驗和偏離數值檢驗,結果均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認為側掃雷達設備可在陽朔水文站使用。
4.2 三大檢驗

4.3 存在問題分析
5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