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 偉 黃 欽
(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馬鋼礦業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寶武資源旗下的骨干企業集團,年產礦產品3 353.5萬t,下轄南山、姑山、張莊、羅河、桃沖5個礦業公司,主要設備類型包括采礦設備、掘進設備、裝載設備、破碎設備、磨礦設備、選礦設備、濃縮脫水設備、篩分設備、漿體輸送設備和干物料輸送設備等10余大類礦業專用設備,關鍵核心設備共計132臺套,其他輔助設備7 027臺套。礦業資源集團公司的生產設備總體表現出種類多、分布廣的特點,做好這些設備的管理,實現設備點巡檢信息化是保證礦山生產穩定、順暢的前提。
目前,集團公司相關點巡檢管理制度不夠規范,崗位間的點巡檢職責分工不清晰,點巡檢計劃及點巡檢路線靈活性差,導致點巡檢結果可靠性低,難以進行績效評估,企業推行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較困難。原點巡檢模式存在的問題:
(1)無法及時掌握現場設備的真實運行狀況,存在錯檢和漏檢的情況,難以進行數據的收集統計和運行狀況分析。
(2)點巡檢標準缺乏科學性與有效性,難以進行實踐驗證,缺乏數據支撐和動態調整。
(3)點巡檢流程采用手工點巡檢與點巡檢結果反饋,點巡檢工作效率較低,易出錯,點巡檢計劃和變化難以傳遞給現場操作人員。
(4)無法實時監控點巡檢人員是否按照計劃點巡檢,點巡檢線路是否合理,點巡檢過程無法保證規范性。
(5)點巡檢員點巡檢后無法現場填報故障單、記錄單,點巡檢結果也不能及時反饋和統計分析。
(6)點巡檢制度不夠完善,流程不順暢。工程師、操作工、維修隊伍之間容易出現權責不清、管理混亂情況,管理層和操作層不能有效地進行協調,導致設備的點巡檢工作不能有效進行。
針對上述問題,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公司通過推行礦山設備專業點巡檢信息化,來優化原點巡檢制度和流程,將管理流程以信息系統來固化。主要建設思路見圖1。
總體目標上突出“三化”建設,即設備點巡檢標準精益化、點巡檢過程管控透明化、點巡檢數據分析價值化。①設備點巡檢標準精益化。即通過點巡檢信息系統規范設備點巡檢作業標準,實現點巡檢路線可視化,將A、B、C類設備的點巡檢標準進行分級、分類精細化管理,嚴格按“五定”原則分解,關鍵設備的點巡檢項目全部數字化,對應到具體設備編號,細化到零部件級。②點巡檢過程管控透明化。通過信息化系統理順管理者、操作者和維修者之間的權責關系,形成扁平化的點巡檢流程;簡化點巡檢計劃和任務派發機制,系統自動跟蹤點巡檢任務執行的及時性、規范性,如點巡檢是否合規、點巡檢數據是否準確等,并通過績效指標管控形成閉環管理。③點巡檢數據分析價值化。為各級設備管理人員提供專業的點巡檢數據可視化看板,系統采用推送方式將隱患異常和故障預警發送給對應人員,自動跟蹤匯報設備運行狀態、劣化趨勢,并按照預設規則自動啟動對應的業務流程,數據驅動的點巡檢流程有效提高了設備點巡檢數據的應用價值。

設備點巡檢管理流程涉及設備管理部門、班組、車間調度3個部門,涉及的主要人員包括專業工程師、點巡檢員、維修人員。點巡檢流程通過專業工程師制定點巡檢標準,然后系統生成點巡檢任務,并自動將任務派發給班組。當班組接收到點巡檢任務后,由點巡檢員執行點巡檢任務,并判斷有無異?;蚬收?,若異常,則將異常反饋給車間調度,車間調度結合異常和故障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如果設備異常為小問題,且不影響運行,通過計劃維修進入到檢修計劃執行子流程,再反饋給點巡檢員進行點巡檢;如果設備故障較大,則通過系統選擇快速搶修,派發搶修任務給維修人員。具體礦業點巡檢系統管理業務流程設計見圖2。

通過實施設備點巡檢管理信息系統,對點巡檢業務進行了全面覆蓋,不僅包含了點巡檢的主體業務,同時將班組管理、人員排班、特種設備安全集成一體化管理,突出了礦山設備管理的特色,實現了標準化管理落地。移動端更方便實時有效地跟蹤設備點巡檢任務執行的及時性與規范性。優化后的點巡檢信息化主要模塊設計見圖3。
系統針對點巡檢標準管理、點巡檢路線管理、點巡檢任務管理、移動端點巡檢、統計分析5個點巡檢核心業務、關鍵環節進行了優化提升。
(1)數字化的點巡檢標準管理。點巡檢標準包括專業點巡檢標準、運行點巡檢標準和專業潤滑標準這3類標準,將所有的點巡檢項目按照“五定”原則來進行規范化和數字化,包括點巡檢項目、周期頻率、點巡檢內容、點巡檢時間、點巡檢方法、點巡檢基準值等關鍵點巡檢信息,使點巡檢精細化和精準化。系統根據設備設定的維護標準,按周期、頻率智能生成對應的維護任務,并根據所設定的維護責任人,系統通過數據接口在內網環境下實時下發至移動端,并通知相關自主維護任務責任人,所有的點巡檢任務能按周期自動生成,而且點巡檢標準也可以進行復制、克隆,從而提高了點巡檢效率,減少了工作量。

(2)可視化的點巡檢路線管理。礦山設備點巡檢實現了點巡檢區域以及點巡檢路線的科學化與可視化。點巡檢區域的劃分要合理,不能過大或過小,點巡檢工作量要適中,而且還要利于開展業務銜接和點巡檢橫向關系的協調。所以在制定點巡檢路線的時候,為方便點巡檢作業的實施,要避免點巡檢路線重復,保證點巡檢路線最短、時間最省,同時也要考慮點巡檢作業的安全,以及點巡檢維修費用預算與維修成本的核算等問題。在點巡檢路線制定過程中,可以設置路線節點,然后在路線節點添加相應的設備,通過圖形流程化展示點巡檢線路,可視化的點巡檢路線更便于點巡檢人員查看,提高了點巡檢效率與信息傳遞流暢程度。
(3)精準化的點巡檢任務管理。設計了針對班組和個人的“任務池”對點巡檢任務進行綜合管理,系統按照班組的排班表和網格區域分工,自動進行分派或人工調度,可以批量回復操作、批量漏檢補漏處理。點巡檢結果反饋后,系統自動按照基準判斷正?;虍惓?。
(4)便捷化的點巡檢移動端。專業點巡檢、運行點巡檢、專業潤滑等功能均可同步發送到手持移動端,通過現場掃描二維碼執行任務,見圖4。

通過移動端的應用,改善了點巡檢結果反饋不及時、點巡檢計劃和變化難以傳遞給現場操作人員的問題,有效提高了點巡檢到位率和點巡檢路線的規范化水平。移動端通過手機隨時可以填報設備檢查情況,并及時反饋檢查結果,管理人員也可及時接收到設備點巡檢正常、異?;蚬收锨闆r,更加方便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控管理。
(5)專業化點巡檢數據統計分析。點巡檢數據分析提供了對任務的多維度統計,對于管理人員關注的點巡檢計劃執行率、到位率、漏檢率進行詳細分析和挖掘追溯。同時,對14類設備設計了專業化的點巡檢報表和分析圖表,輔助工程師和班組人員進行趨勢分析和狀態評估。
(1)借助設備點巡檢信息化系統對冶金礦山設備點巡檢體系進行完善,方便點巡檢人員進行檢查,保證了點巡檢工作的完整性、精準性,設備故障率顯著降低。
(2)有了設備點巡檢信息化系統,可以實施精準點巡檢,得到真實的點巡檢數據,解決作業人員的工作規范性問題,直觀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況,提高設備點巡檢實效和工作質量,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工作人員管理效率。
(3)通過信息化實施,推進了點巡檢體系的規范化和數字化,可以有效提升礦山企業設備的現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