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軍 楊 曉 王 迪 覃 智3
(1.萊蕪萊新鐵礦有限責任公司2.魯中礦業有限公司)
我國鐵礦石絕大部分具有“貧、細、雜”的特點[1],且赤鐵礦占比較高。隨著選礦技術的進步,赤鐵礦石的重、磁、浮聯合選礦工藝已經相當成熟,應用也甚廣[2]。
魯中礦業萊新鐵礦石為磁赤混合鐵礦石,為確定其選礦工藝,采用弱磁-強磁-陰離子反浮選聯合工藝進行了選礦試驗研究[3]。
試樣取自魯中礦業萊新鐵礦,礦石多顯紅褐色—灰黑色,呈結構相對疏松的浸染狀或致密塊狀構造。礦石的礦物組成較簡單,鐵礦物主要是磁鐵礦、假象赤鐵礦和褐鐵礦,常見脈石礦物為方解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黑云母和金云母)和綠泥石,次為滑石、石英和少量長石。
試樣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鐵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注:Ag的含量單位為g/t。

?
由表1可知,試樣Fe品位為55.48%,其主要脈石成分SiO2含量為7.70%,有害雜質磷含量很低,硫含量較高,為0.74%。
由表2可知,赤(褐)鐵礦、假象赤鐵礦、磁鐵礦為主要鐵礦物,三者合計分布率占96.93%。
磁選是回收磁性鐵礦物的主要方法,反浮選是針對磁選鐵精礦的有效提鐵降硅手段。根據礦樣的性質,本研究擬采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工藝處理該鐵礦石。試樣經弱磁選得到合格鐵精礦,弱磁選尾礦強磁選得到品位較高的強磁選鐵精礦,再采用陰離子反浮選工藝除雜[4-5]。
為確定合適的磨礦細度,在磁場強度為119.43 kA/m的條件下進行磨礦細度試驗,試驗采用1次弱磁粗選流程,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磨礦細度提高,弱磁選粗精礦TFe品位提高,回收率降低,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35%即可獲得鐵品位66%以上的鐵精礦。磨礦細度提高,粗精礦鐵品位顯著提高,說明磁鐵礦解離越來越充分,且磁鐵礦可選性較好。考慮到既要控制鐵精礦硫含量,又要從弱磁選尾礦中回收銅硫等有價組分。因此,確定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55%,對應的精礦TFe品位67.84%、回收率70.79%。
弱磁選磁場強度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5 mm55%,試驗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隨著磁場強度的提高,弱磁選粗精礦TFe品位下降,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磁場強度為119.43 kA/m,對應的粗精礦TFe品位67.85%,回收率71.16%。
弱磁選尾礦鐵品位為38%左右,主要鐵礦物為赤褐鐵礦,需采用強磁選工藝回收。
3.3.1 背景磁感應強度試驗
背景磁感應強度試驗的中礦沖洗水壓為0.15 MPa,試驗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隨著背景磁感應強度提高,粗精礦TFe品位下降,作業回收率由85.41%提高至90.47%。綜合考慮,確定背景磁感應強度為1.52 T,對應的粗精礦TFe品位52.14%,作業回收率89.02%。
3.3.2 中礦沖洗水壓試驗
中礦沖洗水壓試驗的背景磁感應強度為1.52 T,試驗結果見圖4。


由圖4可知,中礦沖洗水壓由0.05 MPa提高至0.20 MPa,強磁選粗精礦TFe品位由50.23%提高到51.65%,作業回收率由90.20%降至88.33%。綜合考慮,確定中礦沖洗水壓為0.15 MPa,對應的強磁選粗精礦TFe品位51.23%,作業回收率89.22%。
試驗采用1次粗選流程。
3.4.1 NaOH用量試驗
在強磁選粗精礦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淀粉(SD)用量為800 g/t、CaO用量為300 g/t、CY-282用量為1 200 g/t、浮選溫度為35℃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NaOH用量試驗結果見圖5。

由圖5可知,隨著NaOH用量的增加,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先升后降,作業回收率先下降后上升。綜合考慮,確定NaOH用量為1 000 g/t,對應的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65.13%,作業回收率73.65%。
3.4.2 淀粉用量試驗
在強磁選粗精礦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NaOH用量為1 000 g/t、CaO用量為300 g/t、CY-282用量為1 200 g/t、浮選溫度為35℃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淀粉用量試驗結果見圖6。

由圖6可知,隨著淀粉用量的增加,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先升后降,作業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淀粉用量為800 g/t,對應的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65.75%,作業回收率72.15%。
3.4.3 CaO用量試驗
在強磁選粗精礦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NaOH用量為1 000 g/t、淀粉用量為800 g/t、CY-282用量為1 200 g/t、浮選溫度為35℃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CaO用量試驗結果見圖7。

由圖7可知,CaO對脈石礦物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其用量低時,活化效果較差;但用量過高時,會惡化浮選指標。綜合考慮,確定CaO用量為300 g/t,對應的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65.75%,作業回收率72.15%。
3.4.4 CY-282用量試驗
在強磁選粗精礦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NaOH用量為1 000 g/t、淀粉用量為800 g/t、CaO用量為300 g/t、浮選溫度為35℃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CY-282用量試驗結果見圖8。
由圖8可知,隨著CY-282用量的增加,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上升,作業回收率下降。綜合考慮,確定CY-282用量為1 200 g/t,對應的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65.75%,作業回收率72.15%。
3.4.5 浮選溫度試驗
在強磁選粗精礦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NaOH用量為1 000 g/t、淀粉用量為800 g/t、CaO用量為300 g/t、CY-282用量為1 200 g/t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浮選溫度試驗結果見圖9。


由圖9可知,隨著浮選溫度的升高,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先上升后維持在高位,作業回收率下降。從節能降耗和產品指標的角度考慮,確定浮選溫度為35℃,對應的反浮選粗精礦TFe品位65.62%,作業回收率77.15%。
(1)萊新鐵礦石的礦物組成較簡單,赤(褐)鐵礦、假象赤鐵礦、磁鐵礦為主要鐵礦物,三者合計分布率占96.93%;常見脈石礦物為方解石、云母(包括白云母、黑云母和金云母)和綠泥石;試樣Fe品位為55.48%,主要脈石成分SiO2含量為7.70%,有害雜質硫含量為0.74%。
(2)試樣在磨礦細度為-0.075 mm55%的情況下進行弱磁選(119.43 kA/m),可獲得TFe品位67.85%,回收率71.16%的弱磁選精礦。
(3)弱磁選尾礦在背景磁感應強度為1.52 T、中礦沖洗水壓為0.15 MPa的情況下進行強磁選,可獲得TFe品位51.23%,作業回收率89.22%的強磁選精礦。
(4)強磁選精礦在磨礦細度為-0.075 mm占75%、NaOH用量為1 000 g/t、淀粉用量為800 g/t、CaO用量為300 g/t、CY-282用量為1 200 g/t、浮選溫度為35℃的條件下進行反浮選,可獲得TFe品位65.62%,作業回收率77.15%的反浮選精礦。
(5)研究表明,磨礦—弱磁選—強磁選—再磨—反浮選工藝流程是該礦石處理的高效流程,可取得良好的產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