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強強,高卓林,劉 成,楊 蒙,張道亮
(1.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寶塔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7200;2.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技術研究中心,陜西 延安 717200)
研究區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伊陜斜坡東部王家溝區域。王家溝構造東部高,西部低。其構造簡單,地層傾角小于1°,每千米坡降為3~6 m,各層構造繼承性好,形態特征十分相似、變化不大。
在鉆井過程中顯示,王家溝延長組頂部地層被剝蝕,區內鉆遇地層自上而下分別為第四系、三疊系,缺失白堊系、侏羅系地層,第四系直接不整合覆蓋在三疊系之上,局部延長組上部第五段缺失。因此,正確而有效的進行地層劃分與對比,對后續油氣勘探開發顯得尤為重要。
鄂爾多斯盆地在長6期,盆地下沉作用逐漸減緩,盆地面積減少,導致沉降速率下降,并且遠小于沉積補償速度,進而在長6時期在鄂爾多斯盆地產生了許多的三角洲。
王家溝長6時期,鄂爾多斯盆地發育多個三角洲,其中王家溝位于延安三角洲上,屬于三角洲平原沉積。古流向方向為北東南西向,主要發育兩條河流。河道連續性好,砂體厚度大,泥巖蓋層廣泛發育,砂泥巖互層頻繁,為油氣的富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次將長6分為四個小層進行深入研究,從長64時期到長61時期,水流動力增強明顯,砂體的厚度增大、延伸長度增大,有些可達幾公里長。總體來說,長6各時期均屬于水上三角洲沉積。
王家溝長6砂巖主要為灰色、淺灰色細粒砂巖。在鉆井取芯的砂巖段中,可以發現,砂巖顏色比較淺,基本為淺灰色,偶爾可見暗色的特征,可以得出,沉積形成與水上環境,淺色細砂巖、淺色細砂(見圖1、圖2 )

圖1 淺色細砂巖(平16井,長4+52,252 m)

圖2 淺色細砂(青135井,長61,316 m)
一般認為,巖石成分是分析巖石生成環境和水動力條件的重要標志,因此對砂巖薄片進行分析。王家溝長6儲層主要是淺灰色細粒長石砂巖,另外含有少量的泥質粉砂巖。
根據王家溝131井、132井的實驗力度分析數據進行粒度概率分析。基本上,所有的曲線都是由跳躍與懸浮為主。跳躍的部分占比92%,懸浮的部分占8%。因此王家溝分選較好,沉積環境是較弱的水動力條件。
通過對王家溝135井、136井、16井等三口取芯井的深入分析與研究發現,王家溝長6沉積構造主要有:砂紋交錯層理、底沖刷構造、板狀交錯層理、同生變形構造,基本能夠反映出其為三角洲沉積體系( 圖3~圖6)。

圖3 水平層理(青135,長6) 圖4 沖刷泥礫(青135井,長61,289.2m)

圖5 包卷層理(16井) 圖6 滑塌變形構造 (16井3)
通過前面的研究,結合鉆井實際、生產實際、測井曲線的顯示特征等方面,得出:王家溝長6時期為三角洲平原亞相。
將三角洲平原亞相劃分為:分流河道沉積微相、河道見沉積微相、分流間灣沉積微相。其中,廣泛發育的沉積微相是分流河道沉積,其次為河道間,而分流間灣在王家溝幾乎不發育。
1)長64沉積時期
長64期主要為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分流主河道主要呈帶狀分布。區內發育有四條呈北東—南西向延伸的分流河道。由東向西依次為青165-青189、青166-青132-青135-青146、青154-青137-青171、青194-永140。主河道砂地比大于0.5,分流間灣側翼砂地比大于0.3小于0.5;分流間灣以泥質沉積為主,砂巖厚度小,砂地比不足0.3。
2)長63沉積時期
長63期主要為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分流主河道主要呈片狀分布。區內發育有兩條呈北東—南西向延伸的分流河道。由東向西依次為青80-青134-青82、永135-青154-青152-青171。相較于長64期,平均砂體厚度有所減薄,分流間灣區域減小。主河道砂地比大于0.5,分流間灣側翼砂地比大于0.3小于0.5;分流間灣以泥質沉積為主,砂巖厚度小,砂地比不足0.3。
3) 長62沉積時期
長62期主要為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分流主河道主要呈片狀分布。區內主要發育有三條北東—南西向延伸的分流河道。由東向西依次為青80-青156、青166-青132-青148、青194-青171,與長63期發育基本相似。主河道砂地比大于0.5,分流間灣側翼砂地比大于0.3小于0.5;河道間以泥質沉積為主,砂巖厚度小,砂地比不足0.3。
4)長61沉積時期
長61期主要為三角洲平原亞相沉積,分流主河道主要呈片狀分布,河道間沉積主要呈席片狀分布以及條狀分布。區內主要發育有兩條北東—南西向延伸的分流河道。由東向西依次為144-青168-青82、青164-青192-青160。主河道砂地比大于0.5,河道間側翼砂地比大于0.3小于0.5;河道間以泥質沉積為主,砂巖厚度小,砂地比不足0.3(圖7~圖10)。

圖7 長64沉積微相平面展布圖 圖8 長63沉積微相平面展布圖

圖9 長62沉積微相平面展布圖 圖10 長61沉積微相平面展布圖
通過對研究區沉積背景、沉積標志深入研究,將區內沉積相劃分為分流河道、河道間兩種沉積微相。在此基礎上,對區內沉積相平面展布進行了細致刻畫,對該區塊后續的勘探開發起到一定的作用,對后續油田的開發以及穩產調整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