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組織路線服務政治路線,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加速變鄉村振興“規劃圖”為“實景圖”,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凝聚黨群合力,夯實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要建強“堡壘先鋒”。把支部建在產業鏈,因地制宜創建產業綜合黨委,加強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領域的基層黨建;全面推行村級干部“一肩挑”任職,全覆蓋選派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鄉村振興第一書記,打造過硬“帶頭人”隊伍。要發展集體經濟。實施村級集體經濟“脫空、消薄、壯大”三大行動;探索符合市場經濟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結合資源稟賦制定發展計劃;推出“紅色金融”,向村集體提供信貸支持;構建集體經濟發展成果與村干部報酬、群眾收入掛鉤的機制,組建“發展聯盟”,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要動員群眾參與。完善激勵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制度體系,通過組織引領、政策保障、要素支持,在返鄉創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嚴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保障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的合法權益,引導群眾增強鄉村振興主人翁意識。
促進干部擔當,集聚鄉村振興的干事活力。要鑄牢思想根基。系統制定鄉村振興干部培訓規劃,引進專家團隊實地指導、現場培訓,推動干部系統把握“五大振興”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組織干部到鄉村振興“先行區、示范鎮、標桿村”考察學習,觸動干部對標對表,筑牢聚力振興的思想共識。要增強振興本領。加強干部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系統開設“五大振興”課程,用好基層黨校和鄉村振興學院等平臺,開展互動式、體驗式培訓;實施鄉村振興“墩苗工程”,開展一線年輕干部幫帶培養,打造過硬振興隊伍。要擰緊責任鏈條。形成強化責任、督促落實、考核評估的工作體系,嚴格鄉村振興“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工作情況納入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和干部監督議事范疇;建立幫扶干部履職督查機制,將工作實績與個人考評、提拔使用掛鉤,對實績突出的激勵重用,對成效不顯的限期整改,不能勝任者直接清退。
強化智力支撐,匯聚鄉村振興的發展動力。要招引優秀人才。將人才鏈建在產業鏈,深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人才+項目”“團隊+項目”的形式,吸引專業力量向鄉村流動;推動專業人才到基層掛職,實施“巡回服務”,解決人才力量薄弱點的智力需求;組建“產業博士站”“農技專家站”,為鄉村振興提供駐點智力支撐。要培育優質人才。實施好高校畢業生、優秀農民工回引,建好產業“人才所”“人才庫”,開設專題培訓,培育以新型職業農民、農村致富能手為主體的人才隊伍;常態實施村級干部“頭雁提能”,加強后備力量儲備。要留用振興人才。摸準鄉村振興與人才的雙向需求,建立“候鳥型”用才模式;以“項目化”管理落實資金政策,對創新產品在科技獎勵、項目申報上予以支持;設立人才專項編及地方崗,發放“鄉村振興英才卡”,開展“最美鄉土人才”評選,從晉級晉升、表彰獎勵等方面提升人才榮譽感、價值感,匯聚人才振興的強大動力。(作者系中共樂山市沙灣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