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林文標組織駐村第一書記結對共建交流會在南通市海門區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心目中,今年69歲的林文標是“林導師”“貼心人”“引路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薛松

林文標組織駐村第一書記結對共建交流會

在南通市海門區駐村第一書記們的心目中,今年69歲的林文標是“林導師”“貼心人”“引路人”。自2019 年開始,他充分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的特長和優勢,主動與駐村第一書記青藍結對、教學相長,共建美麗鄉村,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2021 年5 月,他榮獲“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2021 年7 月,被評為“江蘇省百佳離退休干部黨員”。
“有困難,就找‘林導師’,這是我們駐村書記的共識。”正余鎮瑞豐村駐村第一書記蔣明伍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村,瑞豐村資源稟賦差,要發展就必須要轉變思路、尋找新的出路。”
2020 年5 月,該村與老科技工作者協會黨支部簽訂了黨建聯盟協議,在因疫情錯過播種時間的情況下,為了創收,錯峰種植青(糯)玉米,既增加了集體收入又帶動農戶增收。“在林會長的指導下,村民們又創新種植了決明子、大葉菠菜、牛角瓜等新品種,發展訂單農業運作模式,打造醬瓜原料生產基地,促進了農企產業融合發展。”蔣明伍說,“每次想到林會長的傾情幫扶,我充滿感激。”
海門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郭周同介紹說:“林會長格外重視與駐村第一書記結對幫扶,以黨建引領,通過產業扶貧、掛牌亮戶、協商議事、融合發展等舉措,把基層黨建工作融入精準扶貧、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
目前,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與23名駐村第一書記結對,共建基地23個,形成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工作合力。
“你是軍轉干部,干嗎去當駐村第一書記?”“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辛苦、壓力大,很難干出成績。”“村民不配合、黨員不支持,工作難以開展。”……一段時間,一些軍轉干部任駐村第一書記時,既有關心的嘮叨,又有閑言碎語風涼話,讓大家困惑較多,情緒低落。林文標得知后,主動把他們召集起來“嘎訕胡”。
“我退休后,遇到很多困難,和你們一樣,畏難過、彷徨過,但我深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我沒有當過兵,但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們的‘戰友’,一起攜手‘二次創業’,為黨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林文標說。
“林會長說的是實在話、心里話。”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范仁山介紹,2012 年,林文標從海門市(現為海門區)政協副主席崗位退休后,帶領900 余名老科技工作者積極奉獻,奔走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2015 年10 月,林文標風華正茂的兒子猝死,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家人難以承受,老伴住進了醫院,兒媳病倒,孫子正上初中,家里的擔子全部壓在他一個人肩上。他強忍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痛料理完兒子的后事,全身心投入到老科協工作中。
“與我們結對的駐村第一書記中,有8 名是軍轉干部。他們都面臨許多困惑。”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黃頌禹介紹,林文標了解這些情況后,特別要求做好軍轉駐村第一書記的思想工作,做他們的“貼心人”,讓他們不但“安心走馬上任”,而且幫助他們找對策、出點子、樹信心。
2020 年3 月,正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林文標心牽駐村第一書記,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代表老科協趕到正余鎮、三廠街道等地慰問結對共建的駐村第一書記,發放慰問信和慰問金。同時發出捐款倡議,全區老科技工作者捐款捐物29.8 萬元。
海門街道建南村駐村第一書記張衛茹介紹,工作中,他發現光靠愛心幫扶遠遠不夠,還要讓因病返貧人員能看得起病。在林文標支持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率先在建南村開展健康扶貧活動,為28 名貧困、殘疾對象建立健康檔案,為5 名重度病人跟蹤治療、送醫送藥。張衛茹說:“是林會長讓我更深刻領悟到‘戰友’的意義,我必須不負組織重托,帶領群眾走上富裕路。”

林文標在查閱資料
一天,時任海門港新區城河村駐村第一書記俞國權聽說做一次艾灸需要100 元,艾草的市場需求量很大。他便把在荒地上種植艾草的設想匯報給林文標,林文標提醒說:“海門港是開墾出來的鹽堿地,能否種植成功很難說,先試種一畝。”讓俞國權驚訝的是,第二天,老科協的幾名老同志就來到城河村現場指導,且作為項目跟蹤參與。“當時我真的很感動。后來試種的艾草生命力頑強,基本不用田間管理,預計畝產收入二三千元。”俞國權開心地說。
隨后,村民開始種植艾草,林文標積極幫助聯系銷售途徑。小小的艾草不僅使荒地得到有效利用,為農戶帶來經濟收入,還為城河村脫貧致富找到了途徑。
“科普宣傳、健康扶貧、農技培訓、指導新型合作農場……林會長是我們駐村書記的‘引路人’。”三廠街道紀委書記、中興村駐村第一書記丁華佩服地說,“林會長囑咐過我,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一個村的產業強不強直接決定了村級經濟發展水平。”
丁華介紹,中興村沒有特色產業,在林文標指導下,中興村于2019 年規劃了300 畝新型合作農場,當年小麥畝產750斤,水稻畝產1230斤。
“沒有林會長,就沒有‘旺浩家庭農場’。”創業之初,無論是新品種還是技術力量,都讓農場經營者邢健寢食難安,時不時找丁華訴苦。丁華將了解到的情況向林文標匯報,隨后,林文標帶隊蹲點,從蘇南地區農科所等科研單位引進糯玉米、西蘭花等新品種,為農場成功申報了“江蘇省強村富民示范點”“海門區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
2020 年疫情期間,為不耽誤“旺浩家庭農場”農產品的銷售,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順利輸出,在林文標的關心下,丁華和村黨總支一班人,費盡心力,幫助邢健辦理了運輸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車輛通行證,解決了運輸難的問題。
據統計,海門區老科技工作者與駐村第一書記結對以來,先后在正余鎮瑞豐村、高新區補南村分別新建了350 畝、52 畝特色瓜蔬生產基地,協助補南村、新富村基地申請政府財政扶持200 萬元。2020 年5月,又助推瑞豐村特色瓜蔬基地生產的甜瓜參加江蘇省第二屆優質西(甜)瓜評比,并獲甜瓜組“瓜王”榮譽。
“與我們結對的駐村第一書記們不忘初心、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林文標贊譽說,“今后,我們將組織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與駐村第一書記結對,不斷努力,開拓進取,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作出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