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宇
我的書包就像我的小屋,是我的個人天地。如果你到我的小屋來坐坐,你會發現,從書包外形能看出我的審美,從內在的布置能看出我的心情;里面裝著每天生活的必需、我的愛好、我的夢想、我的喜怒哀樂……當然還有我的秘密。
有幾次考不好的時候,總是覺得這個書包太小了,怎么也藏不住我那張沒考好還要家長簽字的卷子。夾在書里也不是,放在外面的口袋里更不行,一拉開就會被媽媽發現!同學送給我的“辣條”,作為我們家的“違禁物品”,任我藏在書包的犄角旮旯里也不能逃避一伸手塑料袋就窸窣作響的命運。伸手拿課本和資料時,一不小心就帶出來了。作為我的好伙伴,書包倒是一點都沒有包庇我。有一次媽媽往我書包里放點心時,我心頭更是一緊,擔心她會乘機批評我不知道把書包整理得清爽一點,再順帶批評我房間里的東西又沒擺放好。
有一次媽媽生日,我和爸爸約好了要給她制造驚喜。我們仔細謀劃后,決定把生日禮物——口紅,放進我的書包里, 然后找個機會讓媽媽發現。為了把氣氛做足,我在草稿本上預演了各個環節,設計了臺詞和動作,以確保萬無一失。
我按照平時的流程進門,先卸下書包放在凳子上,然后和媽媽講了些學校的事情,接著就回屋做作業。期間媽媽進來給我送水果,嚇得我趕緊抱起書包。媽媽可能覺察到我的反常,臉上露出了懷疑的表情,我強裝鎮定,還好有驚無險!寫完最后一個字,我扔下筆,扯著嗓子喊:“媽媽,快來!我的《古代漢語字典》找不到了!”
媽媽連忙過來幫我找,書柜里沒有,抽屜里也沒有,邊找邊數落我東西管不好。看見書包鼓鼓囊囊地躺在凳子上,媽媽問:“書包里怎么不找找,這孩子,這么鼓裝什么了?”她一邊批評一邊拉開書包:整整半個書包的玩具車模、零食以及少量的幾本書,頓時讓她怒目圓睜。媽媽將書包里的東西往床上一倒,口紅也掉了出來。媽媽哭笑不得,我趕緊開始說臺詞:“媽媽,生日快樂!我們課上學過,這個手法叫欲揚先抑。”
我一邊整理散亂的東西,一邊偷瞄媽媽的表情,媽媽笑了:“你這孩子……謝謝兒子!”我將寫好的作業放進書包,輕輕地撫摸我的好搭檔——書包。想起媽媽剛才的表情,心里回味十足:書包里藏著媽媽對我的愛,也藏著我對媽媽的愛呀!
[【朱老師、趙老師評】]
三個寫作實踐中,這個話題看起來最好下筆,但是寫起來最難。我的書包也好,化身書包表達心聲也罷,立意淺,容易淪為平淡的敘述。相較而言,寫我和書包的故事,從中更容易出彩,也更好下筆。在確立中心時,要嘗試著從多個角度進行比較,選擇立意具有深刻性的材料下筆。本文作者在講述書包的故事時,詳略得當地寫了自己跟書包相關的幾件生活小事:對書包沒有幫他保守秘密的嗔怪,給媽媽制造驚喜時的幾處渲染,都真實、有趣,有力地突出了“書包里藏著愛”這一中心,以小見大,具有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