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政
(湘潭大學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近幾十年,中國農村快速發展,土地一直處于“三農”中極其重要的位置。《中國統計年鑒》數據表明,中國農村家庭人均經營耕地面積在2012—2016 年分別為0.19 hm2、0.23 hm2、0.27 hm2、0.30 hm2以及0.31 hm2。當前,我國土地流轉速度不斷加快,土地流轉規模從2007 年的426.67 萬hm2上升到2016 年的0.31 億hm2。近年來,雖然中國土地流轉面積與人均經營耕地面積總量持續增加,但存在明顯放緩的趨勢。
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農村金融機構貸款比其他貸款方式始終增長緩慢,其原因多樣化,包括信息不對稱、違約風險高、抵押品質量不高、借貸手續及流程過于煩瑣等。正因如此,中國農村借貸面臨許多問題,包括信貸供給嚴重不足、正規信貸需進一步完善、金融知識有待提高、服務水平和能力急需改善等,直接導致借貸雙方存在嚴重信貸配給不足。
國外有關土地所有權的問題與國內不一致,因此國外學者研究土地經營規模與農戶借貸行為較少。BESLEY T(1995)、DEININGER K 和BINSWANGER H.(1999)[1-2]在解決發展中國家農村信貸問題時認為,農戶的貸款可獲得性可以通過土地產權抵押的方式得到有效改善,從而更好地推動土地流動速度快速增長。DO Q 和IYERL.(2008)[3]采用雙重差分方法研究土地產權與眾多因素的關系得出,土地產權對農戶家庭向正規機構借款起著積極的作用。
與國外學者相比,國內學者關于農戶貸款的研究更多。馮旭芳(2007)[4]研究發現,土地面積越大,農戶進行正規借貸的可能性越大。趙允迪和王俊芹(2012)[5]研究得出,家庭土地經營規模能促進農戶抵押貸款及貸款需求。肖軼等(2012)[6]發現,耕地面積對農戶融資需求具有促進作用。楊婷怡和羅劍朝(2014)[7]加入了土地經營面積這個指標,并分析其與農戶產權抵押借貸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現有大多數研究主要是從影響農戶借貸需求的角度出發,將土地經營規模這個變量引入并深入研究的并不多,缺乏關于土地流轉具有內生性的考慮。因此,本研究利用CHFS 數據研究土地經營規模對中國農村借貸行為的影響,并補充了已有研究。
本研究所采用的數據來源于2017 年CHFS 農村地區家庭樣本數據,有效樣本數為4 706 個。
2.2.1 農業土地經營規模
采用農業土地經營面積衡量農戶的農業土地經營規模,面積單位為“畝”。需要說明的是,農戶的農業土地分為自有農業土地和為農業生產而租賃他人的土地。
2.2.2 農戶借貸行為
將農戶的借貸行為主要劃分為正規借貸和民間借貸兩種,民間借貸行為包含借入行為和借出行為兩種,本研究只考慮民間借入行為[8]。農戶的正規借貸主要是指農戶家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本研究主要對用于農業經營的正規借貸進行研究。農戶的民間借貸主要是指農戶家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外的渠道進行借貸。對用于農業經營民間借入分別進行研究,分析農戶的農業土地經營規模對其借貸行為的影響。
2.2.3 控制變量
本研究所涉及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知,樣本中農業經營正規借貸、民間借貸的參與率分別為7%和3%。農業經營正規借貸參與率高于民間借入參與率,由此可知,相比民間借貸,現在中國農村家庭逐漸傾向銀行等正規的金融機構借貸[9-10]。

表1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研究農戶的土地經營規模是否對農戶正規信貸產生作用,先分析農戶的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生產經營正規借貸的影響,同時考慮到農村民間親友關系的活躍性,進一步分析農業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生產經營民間借入所產生的作用[11-12]。
對于家庭是否獲得借貸,實證采用離散選擇Probit 模型。Probit 模型如下。

式(1)中,land_size表示農戶土地經營規模;Xi為控制變量,包含描述戶主特征的變量和描述農戶家庭特征的變量;μi為殘差項,滿足μi~N(0,σ2);yD表示是否借貸的啞變量,若農戶有借貸行為則將其取值為1,反之取值為0。
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家庭農業生產經營正規借貸的Probit 回歸結果,如表2 所示。可以看到整體的Probit 模型顯著性檢驗結果P=0,在α=0.01 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可以進行進一步分析。
由表2 可知,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邊際效應為0.004,即農業土地經營規模增加1,則農戶進行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概率將增加0.4%,由顯著性檢驗結果來看,這一邊際效應在α=0.01 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表2 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Probit 回歸結果
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家庭農業生產經營民間借貸的Probit 回歸結果,如表3 所示。
由表3 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對其農業經營民間借貸的變價效應估計結果為0,而由顯著性檢驗結果來看,這一效應在α=0.05 的顯著性水平下不顯著,即農戶的農業土地經營規模不會對農戶的農業經營民間借貸行為產生顯著約束。同時,由于整個模型的顯著性檢驗結果P=1,即模型不顯著,因此不進行更深的分析。

表3 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業經營民間借貸的Probit 回歸結果
利用2017 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運用Probit 模型實證檢驗土地經營規模對中國農村借貸行為的影響因素。實證結果表明,農戶的農業土地經營規模會顯著影響其對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需求,土地經營規模越大,農戶對農業生產正規借貸的需求越旺盛,而民間借入行為不會受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的影響。研究發現,進行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農戶,其土地經營規模顯著多于未進行農業經營正規借貸的農戶,而土地經營規模不會因農戶是否進行農業經營民間借入而呈現出顯著差異。
第一,放寬對農戶農業生產借貸的限制條件,在農戶進行正規貸款時,將其土地經營規模考慮在內。
第二,農戶受教育水平會影響其對農業經營資金的需求,可以在受教育方面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例如提高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從而促進正規家庭借貸等。
第三,完善現有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和體系,例如建立更加健全的醫療系統,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從而有利于正規借貸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