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人大常委會對固廢法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精準地指出了我區醫療廢物收集處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為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接下來的工作,我們非常有信心。”南京市江寧區衛健委副主任黃朝霞在列席區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后感慨道。
今年,江寧區人大常委會與全國、省、市人大四級聯動,開展固廢法執法檢查。祿口機場疫情期間,執法檢查組組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時漢下沉街道、社區開展防疫督導時,發現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部和診所的醫療廢物出現漲庫現象。同時,在隔離酒店擔任點位長的執法檢查組成員、區人大代表陳華也發現了涉疫廢棄物清運不及時的問題。對此,執法檢查組經過深入討論,決定將醫療廢物特別是涉疫廢棄物的處置作為本次執法檢查的重中之重。確定工作重點后,執法檢查組制定了詳細的檢查方案,明確方法、步驟、時間、范圍。
在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執法檢查組為了解醫療廢物收集、分類、暫存、轉運的全過程,要求醫院開展了一次模擬演練,并全程觀摩。在演練現場,執法檢查組成員開啟了“十萬個為什么”詢問模式:各科室的醫療廢物如何收集?醫療廢物多久集中轉運一次?應急情況下,醫療廢物有哪些協同處置方法?是否能做到日產日清?大家不放過對任何一個細節的觀察和詢問,力求了解每一道程序、熟悉每一個環節。執法檢查組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對檢查對象形成了正向推動。對于執法檢查組成員而言,參加這樣的檢查活動,也為后期提出精準建議奠定了堅實基礎。

執法檢查過程中,區衛健委、各級醫療機構都反映了醫療廢物處置收費過高的問題。目前,醫療廢物處置費用為4.35元每公斤,不足5公斤的按5公斤收取。而處置企業則表示,基層醫療機構尤其是社區醫院、小診所位置偏遠,且產廢量小,有時僅為幾公斤的醫療廢物需要跑十幾公里的路,這些因素對處置成本的影響很大。執法檢查組成員、區人大常委會委員袁媛認為,目前,全市僅有一家醫療廢物處置企業,沒有其他企業形成互補,導致服務面過大、運輸成本提高,同時也不能形成良性競爭。她建議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不能僅僅滿足于常態,而是要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得到了執法檢查組成員的一致肯定。
執法檢查組在現場檢查前,設置了自查自糾環節,以增強檢查對象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各單位對照法定要求認真查擺問題,及時查漏補缺,提升了配合檢查效果。對于現場發現的能夠快速糾錯的問題,執法檢查組均要求相關單位立即落實整改。疫情期間,當得知醫療廢物存在漲庫的問題后,執法檢查組立即向疫情防控指揮部及相關部門反饋,提出統籌力量、協同處置等建議。區政府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全區力量,增設了4臺應急焚燒爐,緊急啟動中聯水泥窯協同處置,及時解決了問題。
執法檢查審議意見印發后,環資城建委跟蹤督促相關單位制定落實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并要求其將研究處理情況在規定期限內進行報告。下一步,區人大常委會將扎實做好跟蹤監督,采用聽取落實情況報告、開展滿意度測評等手段,及時檢查審議意見落實情況,以閉環監督促工作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