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鳳
金陵特涂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不斷實現產品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首批24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有18家江蘇企業入選,位于揚州的江蘇金陵特種涂料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金陵特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金陵特涂主要從事特種防腐、耐高溫、防火、導靜電等涂料研發、生產、銷售,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金陵特涂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從一家寂寂無名的普通民營企業升級成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成為行業翹楚。這離不開企業技術人才的凝心聚力、研發創新,更離不開總經理卞直兵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發展策略。
人才是企業發展之寶
金陵特涂的前身是江都縣特種涂料廠。1985年,卞直兵的父親卞大榮借款5萬元,一手創建了江都縣特種涂料廠,這是全國最早專業生產特種涂料的企業之一。當時的涂料廠受限于資金和技術,只能生產一種涂料,生產設備落后,效益低下,產品技術含量低,銷售的市場領域也很狹小,是名副其實的“小作坊”式經營。
1998年,卞直兵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進入涂料廠,工作一段時間后,他摸透了企業的問題所在:一沒核心技術,二沒市場,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當時,國家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國內的鋼鐵、石化行業蓬勃發展,對特種涂料的需求量巨大。行業對產品的性能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市場上因為產品功能單一、產品線較低端,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完全依賴進口。
“基于對內外部環境和市場的分析,我提出公司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的戰略方針,致力于研發可替代進口的拳頭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高質量產品。”卞直兵說。
為了解決企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卞直兵和員工協同合作,認真研究了市場上競爭對手的成熟產品,多次向科研院所的技術專家請教,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將技術專家請到工廠親自指導,共同做試驗,開發涂料的新配方。經過反復實踐打磨,企業終于開發出無機磷酸鹽富鋅涂料、涼涼膠隔熱涂料、水性環氧防腐涂料等一系列拳頭產品,提高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2005年,卞直兵積極對外聯絡,邀請廣東美涂士作為戰略合作伙伴,聘請職業經理人走上公司主要崗位。從此,企業更名為金陵特涂,走上了規范、快速的發展之路,卞直兵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
“企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要實現創新發展,就要盯住行業領軍人才,吸引并集聚人才,借智借力發展。”卞直兵坦言,企業如果沒有高端人才,就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在卞直兵的指導和推動下,金陵特涂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先后從大連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引進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在金陵特涂研發中心有一張專家榜,記錄了企業近年來引進的高端人才:長江學者、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喬利杰,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教授、博導李偉華……
通過引進高級技術人才,金陵特涂迎來發展的飛躍期。通過科研人員的攻堅克難,公司產品實現了質的飛躍——從一般涂料到鈦納米高分子合金、無機磷酸鹽富鋅涂料的升級換代,先后開發出了29個大類200多個型號品種的防腐涂裝產品,公司產值也以每年20%的增長率穩步增長。
至此,金陵特涂實現跨越式發展,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20強防腐企業”。曾經的“小作坊”完美轉身,成為綜合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小巨人”企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公司一直專注于特種防腐行業這個細分市場,聚焦主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占比銷售額的5.5%左右),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此外,通過加大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改善經營管理、提升產品質量,在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卞直兵表示,中小企業要想走“專精特新”的道路,必須深耕細分領域,堅持創新驅動,緊貼市場需求。
2006年,金陵特涂通過技術引進加改良的方式研發了穩化型帶銹底漆。該產品克服了常規產品涂裝前需要對底材進行除銹的步驟,且其為水性產品,不僅施工方便,還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該產品在當時屬于國內首創,顛覆了傳統施工工藝,產品率先在中國石化集團(下文簡稱中石化)進行了應用,得到一致好評,后在化工和鋼鐵行業進行了推廣。此外,該產品可帶銹涂刷的性能在推廣過程中獨具優勢,使得公司銷售額連年翻番,這是產品創新帶給公司巨大紅利的一個典型案例。
“創新應是全方位的,不僅要創新生產技術,也要實現體制和機制創新。為此,我們嘗試成立研究所,實行市場化運作,成為吸附人才的‘磁石’。”卞直兵說。金陵特涂研究所好比金陵特涂的“智庫”,集聚起人才團隊,通過技術轉讓、提供公共服務、孵化企業等方式,開展自主經營活動,同時致力于新型、綠色、生態涂料產品的研發,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
在我國,制造業企業關鍵共性技術的供給體系呈現結構性缺陷。金陵特涂研究所的成立,彌補了這一缺失環節,促進科技成果向產業轉移、擴散,解決從技術突破到產業化之間的“死亡之谷”問題。
新型、高端產品是最好佐證。中纖超聲微波球磨裝置是金陵特涂自行研制的新設備。“這款裝置帶有超聲波,可以在3小時內得到納米級的材料,如果用普通設備則需要30多個小時。”金陵特種研究所所長張馳介紹。運用先進裝置生產出來的鈦納米高分子合金涂料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國家15項專利,被廣泛應用于油井管外層。從2014年4月到2018年12月底,僅這一種產品就已累計實現銷售1億多元。而這樣的明星產品在金陵特涂還有很多。
“基于市場需要,研究所每年確立8~10個項目,可形成6~8個處于國內領先甚至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卞直兵自豪地介紹。
平臺構筑發展優勢
與南京大學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教授,成立院士工作站……“創新無止境,平臺為基礎,要以平臺優勢構筑發展優勢。”卞直兵介紹,堅持創新讓企業收獲滿滿,每年都有四五個新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并成功實現產品從油性至水性的轉型升級。
借助于與高校搭建的研發平臺,金陵特涂與大連理工大學合作研發了“新型鈦納米高分子合金基體材料及油井管用涂料”,攻克了陸地和海上油田油井管腐蝕難題,填補了國內高分子合金涂層材料產業化生產的空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經過多年的發展,金陵涂料逐步成為特種涂料細分領域的“領頭羊”,有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擁有了完善的產品體系,為石油、化工、海工、船舶等領域的涂裝防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中石化是金陵特涂的重點客戶之一。在近20年的合作中,金陵特涂為其量身定制了重防腐產品及涂裝一體化方案,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提供完善的施工前、施工過程及售后服務,確保客戶的問題在各階段得到及時的解決;滿足其交付要求,及時將產品在客戶需要的時候送到施工現場,甚至在有的項目地點租用倉庫存放產品,及時滿足客戶要求。由于在中石化系統中形成了良好口碑,金陵特涂2021年在中石化系統的銷售額增長較快,同比達到40%。
“我們獲得了省、市、區各級的企業轉型升級資助,獲得了江蘇銀行、廣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的優惠政策。”卞直兵介紹,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后,多重政策利好精準滴灌企業,多元資金保障網也在進一步完善。
金陵特涂制定了3~5年發展規劃,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不斷實現產品和產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