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兵
窩小芽組建產品矩陣的基本邏輯:推出更適合兒童飲食習慣的小包裝一周系列產品。不需要任何烹飪基礎,幾分鐘就可以做出高密度營養的正餐。
王霞是一位90后新手媽媽,她每天為寶寶吃什么而焦慮:什么食物適合自家寶寶?營養如何搭配?用什么樣的烹飪方式?這類問題讓她不知所措。像王霞一樣的90后、95后媽媽還有不少。
以前媽媽們喂養寶寶的知識止于吃飽,對嬰幼兒食品的認知止于奶粉和磨牙棒,現在年輕的媽媽們對于寶寶食品的消費認知已經升級,對營養性、功能性的需求更高。從行業內的購物行為數據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實用、多功能且便攜的母嬰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
正是看到了這一需求,浙江姑娘方秀娟創立了杭州心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心芽科技),并打造出“窩小芽”這一品牌。線上銷售僅一年,窩小芽網上GMV(商品交易總額)已超3億元,銷售額位列抖音奶粉輔食類目第一,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也名列前茅。同時,線下渠道也全面鋪開,在盒馬鮮生、各品牌母嬰店設立近萬個銷售點。
心芽科技受到投資機構青睞,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吸引不二資本、璀璨資本、元璟資本等進入,融資近2億元。
解決寶媽們的焦慮
1986年,方秀娟出生于蘭溪。她大學就讀于大連海事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但她很快發現自己和金融“不來電”,反而對食品和營養發生濃厚興趣。為此,她輔修了營養專業,考了多個營養師證書。
“每一個媽媽都很焦慮。”這是方秀娟做兒童營養師時的最大感觸。2015年初,她受朋友邀請,參加一場親子培訓。短暫的培訓結束后,她被焦慮的媽媽們圍住,追問關于寶寶們吃什么的問題。
這些90后的年輕寶媽,對科學喂養重視超乎上一輩人,然而,即便掌握了淺層的營養知識,她們的喂養需求仍很難被滿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國內品牌在高質量嬰童食品解決方案上的缺席。華安證券研報顯示,國內嬰幼兒輔食與奶粉消費額的比例為1∶7,歐美國家已經達到1∶1。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0~3歲嬰幼兒達4711萬人,又根據抽樣調查數據,中國兒童消費占家庭總支出的33%左右,全國0~12歲的孩子每月消費總額約40億元,中國85%的家庭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占家庭總支出的30%。嬰童群體的一日三餐,尤其是針對飲食更為精細化的6個月到6歲群體,市場規模龐大,且尚處于未完全開發階段,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這意味著在嬰童食品領域,國內尚需好公司、好產品填補空白。方秀娟因此有了自建品牌的想法。2019年底,經過近五年的準備,方秀娟創立了窩小芽品牌,主打嬰童食品解決方案。
在嬰童主食上發力
窩小芽自成立之時,就開始在嬰童主食上發力。為什么看重這個品類?方秀娟表示:“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媽媽對饅頭、包子不陌生、更感興趣,而且成人速凍品類已經在國內很成熟,有用戶基礎。”
“彩蔬卡通饅頭”是窩小芽打造的第一款爆品,回購率特別高。這款產品后來成為窩小芽的拳頭產品。截至目前,單品銷售達到了200萬包,相當于銷售了1200萬個卡通饅頭。有了這款爆品以及后面的優化,窩小芽正式運營5個月后,月銷達到千萬元級別,后期每月持續以環比30%的速度增長。
隨后,窩小芽耗時近一年時間構建獨家“1357均衡飲食法則”,推出個性化一周系列食品:全面覆蓋一日三餐、五大類食物、七天不重樣的科學喂養方案,讓孩子的飲食更加營養均衡。不僅如此,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還要保證方便快捷。
這是窩小芽組建產品矩陣的基本邏輯:推出更適合兒童飲食習慣的小包裝一周系列產品。不需要任何烹飪基礎,幾分鐘就可以做出高營養的正餐。為了讓餐桌營養更均衡,如今,窩小芽的產品已經從饅頭、包子、餛飩為代表的主食類,逐漸擴展到一周肉、一周菜的生鮮菜品類和即食粥、即食面、代餐包即食代餐類三大品類。
產品拓展的背后是一次次嘗試與創新。以果蔬饅頭為例,為了讓產品營養度更高,窩小芽反復試驗,最終通過添加≥30%的果蔬泥,再和面制作。為了保護孩子腸胃,饅頭采用純酵母發酵,整個過程無添加。為了讓產品好看,生產設備全程人工切模組裝而成。目前,窩小芽已申請8款專利配方,其中包括面粉+奶酪粉+乳清蛋白的核心配方,實現面類主食高鈣+高蛋白的全面營養。同時為了達到便于寶寶咀嚼的最佳口感,研發團隊反復試驗面類產品的配方,使窩小芽的面條相較于市面上多數產品更好煮,口感軟糯,寶寶更愛吃。
供應鏈能力也決定著品牌的生死存亡。窩小芽大力投入資金,自建倉儲供應鏈,與此同時保持著高于行業水平的產品抽檢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綁定IP形象
除了精心打造產品之外,窩小芽還深度綁定IP形象,希望通過“產品+IP”的品牌運作方式,提升品牌競爭力。窩小芽的IP形象由國內知名插畫藝術家操刀設計,結合萌潮文化,設計原創卡通形象窩小芽和獨有劇情故事,塑造核心定位“好奇心探索”。新生代的90后寶媽,更注重視覺與感受,讓IP和視覺先占據消費者眼球,再傳達獨有的品牌內容,一步步攻陷消費者心理,贏得她們的喜歡和信賴。
打開小紅書和抖音,網友們就經常會刷到打著“做有空媽媽”標簽的這類視頻。由于符合“做媽媽也要做自己”的主流價值觀,這種視頻一經發出就容易獲得媽媽們的共鳴,這個活動背后的策劃者正是窩小芽團隊。
在抖音“做有空媽媽”話題界面,該活動已經獲得3.7億次播放,其中包含年糕媽媽等大V們的參與。窩小芽的相關產品也得到一次海量曝光。區別于傳統的廣告模式,窩小芽將更多體驗融合進品牌營銷過程中,讓用戶與品牌之間距離更近、交互更多。與此同時,還具有更強的趣味性。
在活動開始之前,窩小芽與抖音合作開發了視頻版的貼紙和道具,用戶伸出手指就可以觸發道具,穿上“圍裙媽媽”的服裝,且過程中會有窩小芽的代表IP穿著超人服“親親小臉”。
窩小芽在互動宣傳時,明確表示參與此次活動的主播視頻中如果帶窩小芽的相關產品,更能增加視頻得分。于是,這樣一場本身就自帶傳播點的活動,加上組織方的激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發。也因為這場高頻次的曝光,窩小芽在2021年“雙11”表現出眾。
根據相關統計,窩小芽作為第一次完整參加“雙11”的嬰童食品品牌,從2020年的榜上無名,一下子沖進了銷量前20,排名第11位,如今全渠道單月GMV達5000萬元,每月實現30%~50%的增長速度,線下渠道已拓展至1萬多家門店。
2021年9月,作為唯一一個上榜的嬰童食品品牌,窩小芽拿下了天貓“最具熱度品牌獎”。未來窩小芽將建立更大的獨立研發中心,持續為寶媽們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
鏈接
嬰童新正餐亟待標準護航
我國嬰童新正餐產業處于高速發展期,往往某款食品成為網紅產品,市場上很快會出現大量仿造和類似產品,導致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嬰童食品企業應積極創新,大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配方食品,依靠獨具特色的差異化產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我國已經發布的食品生產執行標準中,涉及嬰幼兒輔助食品的國家標準有5個,包括《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嬰幼兒罐裝食品》《輔食補充營養品》。2020年7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征求意見稿)》。
目前,我國嬰童食品企業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企業標準以及5個嬰幼兒食品國家標準。由于嬰童新正餐的范圍極大,只有部分產品適用于5個嬰幼兒食品國家標準,其余產品在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也作了專門針對嬰童需求的配方調整。由于我國嬰童新正餐國家標準缺失,導致大量濫竽充數的劣質產品充斥市場。
因此,嬰童新正餐亟待標準護航,在功能性、安全性、品質性方面,做好標準和規定。只有那些注重產品標準化研發與生產、有明確營養指向、嚴格進行原料選擇和執行工藝紀律、符合新消費形態、食用方便快捷的嬰童新正餐,才有更多市場機會。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