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 273
當宇航員進入太空時,因為傳統的鋼筆、圓珠筆必須依靠重力將墨水漏入筆尖,所以無法使用;鉛筆雖然可以正常書寫,但微小的導體石墨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現代的太空筆則依靠氣壓將墨水壓出。在神舟十三號的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攜帶中國傳統文房四寶進入空間站,將中華兒女骨子里的劍膽琴心展現得淋漓盡致。
為什么毛筆這種古老文具,能在21世紀的星海探險中發揮作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筆是怎么書寫的。答案看起來很簡單:毛筆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時候,墨水就從筆尖轉移到紙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為什么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發生轉移,其他時候呢?
實際上,墨水自動發生轉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學者有時候會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會從筆尖滴下來。拿毛筆蘸墨時有特殊的技巧:只需把筆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這樣可以保證只吸入適量的墨水,墨水就不會從筆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筆能留住的墨水,有一個上限。
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然毛筆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個機制來克服重力,這個機制會是什么呢?我們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筆筆尖是一個開放的區域,各處的大氣壓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慮重力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分為兩種,一部分是液體分子之間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體與容器壁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液體黏附或者疏離。兩種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觀上體現為電磁相互作用,如果在宏觀上結合起來,就帶來一種叫毛細現象的神奇現象。
毛細現象是指,將一根毛細管浸入液體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內液面會自發向上或向下發生移動。毛細現象第一眼看上去違反自然規律。人們常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水會自發往高處移動?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過程伴隨重力勢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種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是降低的。沒錯,這種能量來自液體的表面張力。
在液體表面與內部,液體分子之間形成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體分子互相連接更少,相互作用更弱,于是兩側受力不均。在這種受力不均的情況下,內部受力較大,將自發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況下,一團液體將呈現球形。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張力將使液體分界面變彎,使之達到能量最低的穩定狀態。
問題的解答就是這樣。毛細現象實際上要求達到一種平衡:液體分子相互作用,和液體與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達到這個平衡的過程中,液體表面會發生變形。毛筆的材料,獸毛,也就是蛋白質,可以被水浸潤。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象在空間站自然也可以發生,于是毛筆在失重條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書寫。
當我們放眼星辰大海時,前人那些充滿創意的智慧也凝視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