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是和外公的合影,卻被造謠成“老夫少妻”,而且被有模有樣地說成是東莞清溪鎮73歲企業家娶了29歲廣西美女。2021年11月,此事在輿論上引發極大關注。
2021年11月23日晚,涉嫌造謠的吳某飛(網名“飛哥在東莞”)已被東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2021年11月19日,一年輕女子和一爺爺的合影在互聯網上廣泛流傳。他們身穿白色衣服,網傳他們是老夫少妻,男的是73歲的東莞清溪企業家,女的是廣西29歲美女,“代價”是“88萬禮金+一套80萬二房公寓+豪車一臺”。
11月21日,一名網友發微博稱,她是合影中的女孩,那是她與外公的合照,但被人造謠為“老夫少妻”。據介紹,被造謠的圖片源于其于2018年12月29日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的帖子,記錄自己和外公的日常。當時,她還在上海“漂”,外公從家鄉到上海來看她。
此次謠言的源頭始于今日頭條的頭條號“飛哥在東莞”,這次謠言給她帶來極大困擾,她稱:“想讓造謠者受到應有的制裁和懲罰。”為此,她截屏保留證據。
11月21日在今日頭條搜索“飛哥在東莞”時,顯示的相關用戶卻是一個名叫“東莞故事會”的賬號。有網友稱,這是因為對方在事情發酵后,先是刪除了相關文章,后又將名字改成了“東莞故事會”。
頭條號平臺管理方也發布消息稱,經核查,“飛哥在東莞”賬號系編造謠言誤導用戶,挑撥公眾情緒,平臺已對該賬號予以封禁處理。
東莞警方也就此依法采取相關措施。
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鄭晶晶律師此前曾代理過女子取快遞被造謠案。她認為,如果博主所說屬實,“飛哥在東莞”的行為肯定構成民事侵權,從人格權角度,嚴重侵犯了當事博主的名譽權,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網絡侵權訴訟,要求其刪除所有侵權內容,向受害人道歉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至于是否構成誹謗罪,則要看誹謗行為是否能達到情節嚴重的構罪標準,難度相對會比較大。但受害人可以報警,要求派出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鄭晶晶律師建議,不管是哪種情形,首先要及時固定侵權證據,對互聯網平臺的侵權行為,可以通過司法區塊鏈存證平臺等新型方式及時保存證據,為后續維權追責掃除障礙。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條的規定,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報刊、網絡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因此,在名譽權受到侵害時,可以要求侵權人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條規定,可以要求侵權人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同時也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修正)》第一條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侵權人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八條規定,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絡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采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因此,在發生侵權時,受害人應該及時保留、固定證據,其可以委托公證處對相關信息及網絡名稱等進行公證,以方便后續維權。
親情洋溢的祖孫照,被造謠成為老夫少妻,實在荒唐。對當事人來說,謠言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并殃及其家人,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對社會來說,為了博眼球賺流量,毫無底線的行為傷害公序良俗。
目前造謠者已刪除圖文,并將賬號名稱“飛哥在東莞”改為“東莞故事會”,平臺已對該賬號予以封禁處理。顯然,這事不能算完。受害者已聯系律師維權,要求嚴肅追責。這種行為絕非刪帖就能完事的。
翻看“飛哥在東莞”的舊帖,可知此人是“慣犯”。一些帖子內容,不是老夫少妻就是少夫老妻,且佐以“土豪”“美女”“豪車”等字眼,充斥著濃濃的輕佻氣息。
不難判斷,這是一個拙劣的營銷號,干的是性質惡劣的勾當,為了博取關注無所不用其極。“開篇一張圖,內容全靠編”,把充滿親情的祖孫合影配上“73歲東莞清溪企業家豪娶29歲廣西大美女”的文字說明,太無法無天。受害者完全有權利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并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同時,他們為圖私利,損害的是社會公益,有關部門理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此,監管部門對這種亂象理應零容忍,持續推進網絡亂象整治行動,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對這類個案堅決依法打擊,以儆效尤,維護網絡空間的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