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秀
摘 要:游戲屬于幼兒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兒教師需要加強對游戲教育教學的重視,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年齡特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開展幼兒游戲活動,為幼兒創造更多的游戲空間、時間,同時還要關注幼兒游戲材料的可組可變性、多功能性,尊重幼兒對于游戲材料的選擇意愿,鼓勵幼兒親手制作一些游戲玩具,激發幼兒的創造意識與創新精神。在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充當指導者的角色,對于幼兒的游戲活動過程給予科學的指導,讓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游戲;幼兒園;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4-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88
學前兒童正處于學習能力較強的階段,所以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要充分感知幼兒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以此來科學制訂教學計劃與方案,促進幼兒的身心能夠全面發展。游戲是幼兒接觸外界、提升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意識到幼兒教育中游戲的重要性,要借助于游戲活動來發展幼兒的能力,增長幼兒的生活經驗與技能,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在游戲教學活動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充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從中擁有更為深刻的游戲感悟,展現出游戲教學活動的優勢。除此之外,幼兒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引入更多先進的幼兒游戲活動形式,借助游戲活動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一、游戲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活動流于形式
在當前的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游戲活動內容更傾向于教學,部分教師只關注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化游戲需求,無法結合幼兒真實的內在需求來設定游戲計劃與方案,導致幼兒游戲活動存在形式重于實質的問題。同時,在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缺乏教師的科學指導。教師應該是游戲活動中的指導者,而幼兒是游戲活動中的主導者,部分教師認為游戲就是讓幼兒自由發展,很少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因為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技能,只有依靠教師的科學指導才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多思考與探索,游戲活動過于教學化或者自由化,都無法提高游戲活動質量。除此之外,很多教師設定的游戲內容較為復雜,沒有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來設定游戲內容,導致游戲活動完全是一種教育擺設,根本無法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二)游戲活動環境創設不科學
環境是開展游戲活動中的重要基礎,但是在當前的幼兒游戲活動環境創設過程中,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無論是室內環境還是室外環境,涉及面都比較少,無法為幼兒構建寬敞的活動區域與室內游戲區角,這些都會打擊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同時,在幼兒游戲環境創設中,存在游戲區域設定不科學的問題,部分教師習慣于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來布置游戲區域,無法展示出游戲區域的教育功能,忽視了游戲區域是否和幼兒的興趣愛好相符合,沒有去深入挖掘幼兒的內在游戲需求。除此之外,很多幼兒園的游戲材料較為匱乏,涉及的游戲材料種類較為單一,無法激發幼兒的創作的想象能力與實踐意識。
(三)幼兒的游戲活動感受不佳
在具體的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很多幼兒對于游戲活動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因為幼兒天生好表現,自身的好動性、好奇心非常強,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只有在自由的游戲氛圍中才能夠感知到自由、愉快,幼兒希望自己是不受約束的,但是在實際的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幼兒教師過度主導游戲活動的情況,幼兒必須按照教師的指令來參與游戲活動,導致幼兒游戲活動缺乏趣味性與創造性,對于幼兒來講參與游戲活動是一種煎熬和被動。對于幼兒教師來講,在游戲教育活動中,存在幼兒難管的教育問題,導致幼兒游戲活動無法順利開展下去。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把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教師要多多為幼兒創造參與游戲的條件,這樣才能夠展現出幼兒游戲的教育優勢。
二、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策略
(一)在游戲活動中化解教師、幼兒之間的矛盾
要想展現出幼兒游戲活動的教育優勢,教師需要對游戲活動擁有正確的認知,在游戲活動中化解教師、幼兒之間的矛盾。游戲具備一定的愉悅性,幼兒需要在游戲活動中獲得快樂,滿足幼兒的內在情感需求,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一個不受約束的游戲環境,讓游戲成為幼兒自愿參與的活動。教師要改變以往游戲活動中過度干預幼兒游戲行為的問題,消除幼兒對于參與游戲活動的抗拒心理,教師要充分尊重、理解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展現出指導者角色,給予幼兒更多獨立創造與探究的空間、時間,這樣才能夠化解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矛盾,讓教師與幼兒之間不再處于對立狀態,而是能夠相互傾訴、幫助。同時,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出現小摩擦,這時教師不要一味去指責幼兒,而是要借此機會來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教育,讓幼兒意識到自身行為是不正確的,引導幼兒相互協作、相互尊重,共同構建融洽的游戲氛圍。除此之外,在構建游戲活動計劃、方案過程中,教師也要多多顧及幼兒的意見和想法,在充分理解幼兒個性化游戲需求的情況下,才能夠設定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游戲活動,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的工作,這樣才能夠讓游戲活動順利開展下去。
(二)注重幼兒游戲活動指導的科學化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幼兒游戲活動指導的科學化,改變以往游戲活動中,教師主導一切游戲活動的情況,要結合幼兒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讓幼兒成為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對象,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與主體意識,充分保障自己的游戲權利。幼兒屬于完整的個體,已經初步形成自我認知,由此,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個性化需求來設定游戲活動,實施科學的游戲活動指導,教師要在游戲活動中充當輔助者,以此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鍛煉幼兒堅強的意志力,使其擁有飽滿、積極的狀態,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教師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觀察幼兒、了解幼兒方面,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教師要觀察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是否具備安全感、穩定的情緒,在游戲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是否能夠獨立解決,了解幼兒何種狀態下才能夠專注于游戲活動,這些都能夠讓教師更為全面了解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狀態,更好地給予幼兒幫助與指導,引導他們投入到更高水平的游戲活動中去,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自主思考能力。
(三)幼兒游戲活動需要回歸現實生活
在幼兒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讓幼兒游戲活動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以此來幫助幼兒獲得成長,積累生活經驗。幼兒教育和生活體驗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任何幼兒活動都是圍繞現實生活進行的,同樣,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也要杜絕抽象知識和教條知識的灌輸,而是要讓幼兒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去深刻感知生活,防止幼兒游戲活動過于枯燥、單一。因為幼兒的初期生活經驗來自實際生活,游戲活動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生活需要,所以,教師要讓幼兒在最喜愛的活動中反復探索、操作、實踐,構建實際生活方面的認知結構,改變以往教學活動中,幼兒依賴于教師單方面經驗灌輸的形式,要讓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過程中,進一步積累自然經驗、生活經驗、情感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幼兒園和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內心世界,把促進幼兒成長作為游戲活動中的核心主題,除了要展示出游戲活動的娛樂功能外,還需要讓幼兒在活動中實現自我成長、自我構建,借助于游戲素材來挖掘生活資源,從而擁有表現自我、肯定自我的機會。
(四)充分展現出游戲活動的體驗性
要想讓游戲活動達到理想狀態,需要教師的有意識教育與幼兒無意識成長融合在一起,教師要把幼兒帶到一種趣味性的游戲狀態中,充分展現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游戲活動中實現自我成長、自主學習,以此來增強游戲活動的體驗性。教師要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一定的幽默感、成就感,更為關注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指導他們擁有良好的游戲體驗。而且,教師要保證游戲活動之間處于連續的狀態,引導幼兒深入感知游戲活動中的內涵、教育意義,因為游戲活動不是孤立的、零散的,幼兒對于游戲活動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教師要結合幼兒的需求變化來深化、調整、拓展游戲活動,以此來增強游戲活動的挑戰性,使之展現出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時,教師一定要合理掌控游戲的難度,要結合幼兒最近發展區來設定游戲活動類型,讓幼兒始終處于一個積極的游戲狀態,在持續挑戰與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除此之外,教師要學會整合游戲場地與時間,讓幼兒獲得完整的活動體驗,無論是游戲材料的選擇還是場地的規劃,都要給予幼兒足夠的探索時間,在關聯性游戲活動中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在幼兒游戲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明確游戲活動的教育功能,以此來科學設定游戲活動類型、方案,結合幼兒的實際成長需求,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參與游戲活動,以此來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注意提升幼兒的學習自主性,讓幼兒在持續探索中,獲得更多的生活技能與經驗,為之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 李春良,張莉.大班幼兒判斷游戲活動的依據——基于兒童視角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7(5).
[3] ? 楊麗珠,金芳,孫巖.終身發展理念下幼兒健全人格的培養目標構建及教育促進實驗[J].學前教育研究,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