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駿 易清瓊 李豐
【摘要】2018年,四川提出要大力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打造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區,實現檢驗檢測認證產業集聚發展。同年,成都明確提出重點發展檢驗檢測服務業等高新技術服務業領域,倡導同行業機構加強溝通,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機構間交流合作,推動檢驗檢測行業發展。龍泉驛區作為成都“東進”重點發展區域,要如何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并以發展工業質檢產業為契機,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本文將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論述。
【關鍵詞】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1.005
引言:
2017年7月,成都明確要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布局規劃66個產業功能區。2019年4月,成都全市形成“16+1”的產業生態圈戰略布局,由66個產業功能區協同支撐。現在,成都調整為58個產業功能區、12個產業生態圈,但缺少質檢產業功能區和生態圈,2019年成都市規劃建設的檢驗檢測“一區四園”也缺乏工業質檢產業園區。質檢產業中,工業質檢是重點。如何凝聚龍泉驛區現有工業質檢單位,引進更多工業質檢單位,形成工業發展載體?在成都市不斷優化調整的產業功能布局中,龍泉驛區如何抓住成都“東進”戰略機遇,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并以發展工業質檢產業為契機,帶動區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引起廣泛思考。
1、龍泉驛區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意義
要推動龍泉驛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前提是需要先檢測和摸清當前工業產品質量,尋找當前工業產品質量和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以檢測促改進,才能找出工業產品技術創新方向,同時為產品質量合格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質量合格的檢測報告,幫助中小微科技企業打開國內國際市場,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載體建設,提升科技創新環境,吸引和聚攏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質檢新經濟。
2、現狀調研
為對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支撐,本次采用調研方式搜集基礎數據,共成功發放60份調研問卷,根據Earl R. Babbie所著的《社會研究方法》,本次調研采用非介入性研究,建構多重指標,使用復合型測量,采用李克特量表、哥特曼量表等,問卷共調研了四個方面的問題:1.調研龍泉驛區轄區內現有的工業質檢單位數量、類型、質檢設備與能力明細、機構發展與業務開拓方向;2.調研可能入駐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各級各類質檢單位、各級各類質檢行業協會;3.調研可能引進到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中小微科研企業和生產企業;4.調研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選址。共計回收7份有效樣本問卷(含1份未蓋章的回復問卷),另有7個單位通過QQ、微信或電話訪談方式回復了調研問卷中的問題,共計收到14個質檢單位的有效回復。結合多渠道了解的情況,作為本論文的現狀分析基礎數據。
多數質檢單位未能及時反饋調研問卷,原因主要有:基層經辦人員無權代表單位做出遷址意向;請示公司總部、上級主管部門、本單位領導后未得到及時回復;調研問卷在質檢單位內部轉交、統一意見、調研問卷簽字蓋章等流程繁瑣。
2.1 龍泉驛區轄區內現有的工業質檢單位情況
本次調研了龍泉驛區轄區內現有的工業質檢單位數量12家,結合質檢單位回復的調研問卷和多渠道了解的情況,龍泉驛區轄區內質檢單位結構較好,四川省一些知名度較高的質檢單位就在龍泉驛區,如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四川省電子產品監督檢驗所、四川重大技術裝備幾何量計量站、四川航天計量測試研究所等,機構類型均為事業單位。另有部分國有檢測公司、部分民營檢測公司,如四川衡準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四川博通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四川和規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都蜀都電子信息產品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等。
經調研,龍泉驛區轄區內工業質檢設備與能力較為全面,涵蓋了機械電器檢測、輕工家具檢測、食品化工檢測、光伏產品檢測、移動互聯網軟件產品檢測、建材產品檢測、包裝產品檢測、消防產品檢測、珠寶產品檢測、汽車零部件產品檢測、新材料測試評價、機電特種設備檢測、承壓特種設備檢測、電子元器件檢測、家用電器檢測、軟件檢測、信息安全檢測、信息系統工程檢測、重大技術裝備幾何量計量、航空航天計量測試、軍工與核工業計量測試、理化和氣體檢測校準、環境保護檢測等。經調研,龍泉驛區轄區內質檢單位業務開拓發展方向主要是政策扶持發展方向,如商用密碼檢測、工業互聯網檢測、高附加值技術服務等。
2.2 可能入駐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質檢單位
本次調研了可能入駐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各級各類質檢單位、各級各類質檢行業協會、質檢學校等。經調研反饋,質檢行業協會、質檢學校等由上級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單位自身無法決定是否入駐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其他大中型質檢單位,傾向于半數或少部分遷入,主要是因為這些單位現有場地受限、無法拓展,因此無法安置新購置的質檢儀器設備,所以在尋找質檢場地,如果龍泉驛區能提供優惠政策,就愿意把新建的質檢實驗室設在龍泉驛區新建的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其他小型質檢單位、無自有場地的質檢單位,在龍泉驛區提供優惠政策情況下,傾向于整體遷入龍泉驛區新建的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可能整體或部分遷入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質檢單位,涵蓋了大中小型質檢單位,如:成都誠檢檢測有限公司(雙流區)、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5大隊分析測試中心(眉山天府新區)、四川華標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區)、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龍泉驛區)、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龍泉驛區)、四川省電子產品監督檢驗所(龍泉驛區)、成都蜀都電子信息產品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龍泉驛區)等。
2.3 可能引進的中小微科研企業和生產企業
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中,質檢單位、質檢行業協會、質檢學校應作為主體。在園區有空余場地的情況下,可以引進一部分中小微科研企業和生產企業,實現聚集發展。對于科研過程中需要反復檢測產品功能性能的企業,如能入駐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可以就近選擇各類質檢單位,獲得全方位的各類質檢技術服務。目前,中小微科研企業和生產企業多數持觀望態度,在龍泉驛區提供優惠政策的情況下,傾向于整體或部分遷入龍泉驛區。可能引進到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科研企業和生產企業,主要是中小微企業,如: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研發在高新區、生產在雙流區)、成都同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青羊區)、成都洛維格科技有限公司(高新區)、四川勝藍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武侯區)等。
2.4 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選址分析
調研問卷中,主要設計了三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選址選項:龍泉驛汽車產業功能區、成都中法生態園(不含東安新城)、東安新城,并請接受調研的單位補充其他選址。在龍泉驛區四大產業功能區中,由于成都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驛段)不適合成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簡州新城過于偏遠、在課題前期準備階段幾乎無質檢單位和科研企業選擇,因此以上兩處均未列入調研問卷選項中。從調研問卷回收、訪談等方式調研結果來看,調研問卷中三處選址均有質檢單位選擇,且得票數量差別不大。成都中法生態園最多、其次是龍泉驛汽車產業功能區、再次是東安新城。
(1)龍泉驛汽車產業功能區的優勢和劣勢
該區域位于龍泉驛區南部,規劃面積150平方公里,主要構建汽車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區域優勢較為明顯:一是龍泉驛區部分質檢單位已經位于該區域,有質檢園區成立基礎。二是園區經濟發展較為成熟,入駐的汽車制造企業、物流企業較多,以及部分高校和航天科研院所,生產氛圍濃厚。三是園區生活配套較為成熟,園區附近新式住宅小區較多,優質醫院、優質中小學也在相繼完善,居民多數為外地來蓉知識分子,生活氛圍濃厚。四是交通較為發達,繞城高速、天府機場高速、成簡快速路、正在建設的地鐵13號線均從該區域通過,且該區域距離天府機場較近。五是位于成都南部,靠近高新區、天府新區,后續縱深發展潛力較大。該區域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劣勢同樣明顯:一是由于該區域熱度較大,吸引關注度較高,成為競相爭奪的對象;只要該區域仍屬于龍泉驛區,無論是否建立質檢產業園區,預期都可以為龍泉驛區貢獻較高GDP、培養較多稅源,無需刻意培養建立工業質檢園區。二是該區域土地供應較為緊張,土地儲備已經不足,還需要預留部分土地作為汽車產業升級換代使用、龍泉驛區加強對該區域管理使用;三是如果后期城市化建設進一步發展,該區域還可能涉及工廠拆遷和住宅區建設,成為第二個成都東二環工廠拆遷的“東郊記憶”。由于該區域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明顯,因此在該區域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仍需綜合權衡。
(2)東安新城的優勢和劣勢
該區域為近幾年新開發,是以前成渝高速的成都到龍泉段及周邊區域。區域優勢主要表現在:一是位于成都第二條“天府大道”東西城市軸線東段,是連接成都東部新城“四城一園”與中心城區的關鍵節點,區域優勢明顯。二是民間呼聲較高,民間曾一度網傳是成都城市新中心、省級單位搬遷地,部分雖為謠傳,但仍可看出民間對該區域呼聲較高,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三是該區域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閉幕式和主要賽事的舉辦地,它將是成都與世界面對面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區域劣勢主要表現在:一是該區域前些年主要為農田,沒有產業和人口積累,需要另起爐灶。二是該區域交通主要靠新建立的東西城市軸線,但并未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網絡,交通正在完善。該區域各種不確定因素較大。
(3)中法成都生態園的優勢和劣勢
中法成都生態園(不含東安新城)位于經開區北拓區內,以西陵大道為軸,打造法國及歐盟產業特點的高端制造、創新研發、法國元素的城市中心、生活服務配套、國際文化交流等多板塊,初步規劃面積22.32平方公里,輻射經開區北拓區77平方公里。區域優勢較為明顯:一是土地儲備量較大,有大量產業儲備區、物流儲備區用地,這是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必要條件。二是緊鄰成都大學、靠近成都理工大學,省直機關黨校兩年后也會搬遷到此,有理工類、政策類知識分子基礎,有利于產學研一體化。三是該區域靠近成都部分知名景區古鎮,有一定社會熟悉度。四是該區域有一定產業基礎,以商業物流業為主。五是園區內住宅小區較多,居民多數為西河鎮本地人,社區醫院、社區中小學也在相繼完善,商品房住宅相對便宜,生活氛圍濃厚。六是交通相對發達,渝蓉高速、滬蓉高速、繞城高速、車城大道、地鐵4號線均從該區域經過,且區域內部分路網逐步成型。區域劣勢較為明顯:主要是缺少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需要另起爐灶。但是可以看到,由于周邊住宅小區較多,通過建立工廠來發展該區域經濟可能受到當地居民反對,但可建立無污染的工業質檢園區,用于吸引知識分子創業就業、帶動本地居民就業,培養更多稅源。
3、龍泉驛區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發展建議
3.1 園區試點,吸引關注
全國各地發展較好的各類產業園區都會經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是客觀規律和必然過程。龍泉驛區在初步調研、確認部分質檢單位可以入駐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的情況下,可以積極開展園區建設試點工作。要結合龍泉驛區實際情況,在龍泉驛汽車產業功能區、成都中法生態園、東安新城中,綜合考察權衡后,選擇一處掛牌成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如中法成都生態園的產業儲備區),吸引社會關注,并提供優惠政策,著手試點。要發揮省級知名質檢單位的帶領作用,在省級知名質檢單位急需擴大場地的情況下,吸引他們在園區建立新式的大型科學儀器實驗室。要園區內實現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引領中小質檢單位參與,促進質檢單位之間交流提高,避免大型科學儀器重復購置,降低社會成本。
3.2 穩妥推進,逐步發展
園區建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自身努力、靜待時變。一是隨著城市化發展,繞城高速以內會逐漸像東二環“東郊記憶”一樣拆遷工廠、建立住宅區;二是現有的質檢單位房屋會逐步老舊,質檢設備隨著科技發展會逐漸更新換代。只要龍泉驛區建立工業質檢產業園區、筑巢引鳳,逐步承接繞城高速以內溢出的質檢單位、房屋老化和設備更新的質檢單位實驗室,就能逐漸積累產業。該過程可能持續數年,應當穩妥推進、逐步發展。
3.3 爭取政策,納入規劃
在工業質檢產業園區入駐部分質檢單位,聚集了一定工業質檢能力后,就可以申請省、市相關補助政策,納入“一區四園”布局規劃建設國家集聚區,并爭取在成都58個產業功能區、12個產業生態圈中新增質檢產業功能區和生態圈,從而進一步帶動和聚攏一批工業質檢單位、質檢行業協會、研發型和生產型中小微企業,使龍泉驛區充分發揮高技術服務業對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造業的技術支撐作用,形成工業發展載體,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養龍泉驛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培養稅源,為龍泉驛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長久動力,推動龍泉驛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Earl R.Babbie.社會研究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2]于立宏孔令丞.產業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3]Roberta Capello.區域經濟學[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
[4]馬宇駿.成都市龍泉驛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建議[J].中國產經,2020.
作者簡介:
馬宇駿(1985-),男,回族,四川瀘州,高級工程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從事項目管理和電子工程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