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在文藝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14日—17日在北京召開。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會上作重要講話。講話在文藝界引發強烈反響,廣大曲藝工作者在認真學習之后紛紛暢談體會,抒發奮進心聲。
參加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并且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在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倍感溫暖,備受鼓舞,深感振奮,催人奮進。講話不僅再一次指明了新時代我國文藝工作的發展方向,而且對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發出了有力號召、提出了殷切希望。其中“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的論述,內涵尤其豐富,思想尤為辯證。值得我們悉心領會,身體力行。
中華曲藝歷史悠久、傳統深厚,要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創造新輝煌,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開拓創新。不但要推出向上向善、為人民喜聞樂見的新作品,而且要為新的創演賦予新的時代姿彩和藝能。然而,就像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的那樣,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把握創新的路向,做到守正創新,通過深刻繼承來夯實創新的基礎,通過學習前人來植深創新的根本;又要著眼創新的質量,“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內容選材要嚴、思想開掘要深、藝術創造要精,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同時,還要有端正的創新態度,樹立創新的信心,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正確把握繼承和創新的關系,既要勇于創新,更要善于創新,抵制照搬跟風和山寨克隆,做到“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讓中華曲藝的優秀藝術傳統成為滋養曲藝創新的重要源泉。
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必須聯系曲藝在當今的發展實際。對照時下的一些曲藝創演,由于沒能很好地把握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致使說書“戲劇化”、唱曲“歌舞化”、諧趣“雜耍化”的偏誤時有所見,偏離本體、事與愿違的創新效果令人惋嘆。這就提醒我們,一定要在深刻繼承自身藝術本體特質的基礎上創新,讓“萬丈高樓平地起”,使“樹高千尺不離根”,切不可“光怪陸離,荒腔走板”。就像總書記的講話所說:“故步自封、陳陳相因談不上傳承,割斷血脈、憑空虛造不能算創新”。
為此,學習貫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最為切實的根本性做法,就是重踐行、抓落實。“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結合領會講話精神,開展扎實的創演活動,才是我們學習貫徹講話精神最為切實的應有表現。就像俗話說的:“一沓子宣言,比不上一次行動”。只有我們嚴格按照總書記的希望和囑托,腳踏實地堅持努力,通過持續不斷地推出大批優秀的曲藝新人和新作,真正做到開拓和創新,曲藝的舞臺才會更加燦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步履才會更加堅實。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倍感親切,倍感振奮。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文藝工作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為在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擂響了進軍的戰鼓。習近平總書記寄予的期望、提出的要求,我們一定要銘記在心,奮力爭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實的、現實的、樸實的,不能用虛構的形象虛構人民,不能用調侃的態度調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筆觸丑化人民”。我們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要深入生活,深入實際,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當我們從思想上、觀念上、行動上認識、確立、踐行了這個奮斗方向,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為人民群眾所歡迎、所喜愛的藝術精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感到很激動,很振奮。講話是關于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為我們的文藝發展把舵定向,是我們在新時代開展文藝工作的行動指南。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到“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未來的工作中,肩負起培根鑄魂的神圣使命,自覺杜絕“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級趣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出反映時代、引領時代的文藝作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繼續堅持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自覺抵制違法違規、失德失范的不良現象和風氣,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追求德藝雙馨,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召開。
“黨和人民需要你們、信賴你們、感謝你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讓我大為感動,并且我相信,這個瞬間也會成為第十一次文代會全體代表最難忘的記憶。我們文藝工作者是國泰民安的獲益者,是民族復興事業的天然擁護者,我們將主動擔起重任,請黨放心。
得一瞬間而凝聚永恒,我們文藝工作者要做的就是要用我們的努力和作品,讓永恒永不褪色。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所以,我們文藝工作者就要時刻把提升理論修養放在首位,不斷加強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與學習,特別是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白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才能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才能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真摯深切的人民情懷,才能用文藝作品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一切就是在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糾正畸形審美,樹立正確導向的底氣,是我們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現實題材作品的重要保證。
正是由于政治理論學習的不足,才會造成部分文藝界工作者思想的空白,讓不良思潮有可乘之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的自身修養不只是個人私事,文藝行風的好壞會影響整個文化領域乃至社會生活的生態”,其實點名了,公眾人物的私德不“私”,而是要放在晴天朗日之下接受群眾檢驗的。所以,我強烈建議,文聯系統應該加強對文藝界和娛樂界的職業道德教育,并進一步探索建立剛性約束機制的可能性,以對違法失德現象有更大的震懾力和約束力,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字字句句都對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充滿了鼓勵關愛和殷殷囑托。作為新時代的曲藝工作者,身處在偉大的新時代,既擔負著做好文化長河中醇厚傳統的曲藝藝術傳承工作的使命,同時又肩扛曲藝藝術與時俱進,為人民服務,謳歌新時代的艱巨任務。作為演員,要扎根人民群眾的生活,走近、融入、解讀這些最可愛的人。在人民對祖國、對土地、對青春樸素又赤誠的熱愛里,尋找點亮我們文藝工作者藝術創作的靈感和火花;作為曲藝教育工作者,在一線課堂,我們既要做到保持各個曲種藝術的精髓,教好傳統作品,使其民族文化味道傳承不變。講話中還提到“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教書人要先做到德藝雙馨,只有老師做好了,才能讓學生加強品德、道德教育,才能培育聽黨話、跟黨走,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曲藝接班人。
我創作了一首《西江月》表達心情:
款動鼓板絲弦,
傳習中華藝術。
旗袍長衫赤子心,
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優良傳統,
秉承優良傳統,
文代會上學精神。
我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倍感親切、倍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意義深邃,肯定了廣大文藝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心同向,作出的積極貢獻、取得的豐碩成果;又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更加深刻理解“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這句話的含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當中多次引用了古今賢達名言金句,說明了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淵遠流長,也多次鼓勵我們青年文藝工作者要多創新、出精品,支持我們“挑大梁、當主角”,這些話語使我深深感受到,作為其中一員,生逢其時,一定能大展拳腳。我也愿意勇于擔當,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當中去。充分發揮青年人的優勢,堅持守正創新,永葆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還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地結合起來,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者,貫道之器也”。我愿與廣大的文藝工作者一道,筑器攀峰,在努力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自己無悔的人生。
我是第二次參加文代會,也是這次廣東文聯代表團里年紀最小的。5年一屆的文代會是全國文藝界的盛會,也是廣大文藝工作者一次精神和心靈上的洗禮。本次文代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令我心潮澎湃。習近平總書記講到“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廣大文藝工作者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期待與要求。黨和人民需要你們、信賴你們、感謝你們!”習近平總書記把文藝工作者的地位提升到如此高度,我倍感振奮。我們文藝工作者更應“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
“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高頻詞匯。這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文藝工作要源于人民、為了人民,更是屬于人民的。人民滿不滿意是檢驗文藝創作成不成功的最高標準。文藝隊伍要心系民族復興偉業,要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要守正創新,開創文藝新境界,要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要做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我是一名曲藝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曲藝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指明了方向,要學古不泥古,破法不背法,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從中汲取長盛不衰的精神力量。同時,還要勇于發展創新,要做到有創新的傳承和有傳承的創新。
曲藝是通俗的藝術,但不是低俗、庸俗、媚俗的藝術。創新要有基礎,發展要有底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低格調的搞笑,無底線的放縱,博眼球的娛樂,不知止的欲望,對文藝有百害而無一利”“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這讓我更加堅定,要把真功夫、真本事、真名聲當作自己的立身之本和立業之魂。回到廣東后,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堅持謳歌人民,以文化人,以藝通心,多出聚民心、暖人心、強信心的文藝精品。
文藝盛會聚首都,
共商發展繪藍圖。
五年碩果大回顧,
藝為人民干勁足。
習總書記作部署,
文藝事業春風拂。
邁向文化強國路,
勇攀“高峰”踏征途。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