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放

傳統綜合性國際攝影比賽往往類別豐富,下設體育、環境、人物等多種類獎項。本次大賽不同于傳統綜合性國際攝影比賽,它主題明確,只包含冰雪運動攝影范疇內的動作和故事兩類獎項。
就像預料的一樣,組委會收到了很多精彩、專業的圖片,不少都是在歷屆冬奧會、冬季運動專項比賽中由專業攝影記者拍攝的動作照片。但是,可以從評審結果中看出,最終的獲獎照片包羅萬象,并不局限于我們常規認知中的冰雪運動,不少具有人文關懷的故事類圖片深受評委青睞。比如,《攀登者》這張照片,描繪的是滑雪登山運動員的英勇氣概、體現了人類征服群山并不斷挑戰自身極限的勇氣。組圖《滑雪度假村的幾何學》中,作者拍攝俄羅斯索契一處滑雪度假村,通過表現這里自然創造的環境與人類創造的線條交織在一起,表達了更深刻的哲學思考。
中國青島攝影師何毅拍攝的《冰上勇士》組圖是一組介紹我國一支由殘障人士組成的坐式冰球隊比賽訓練的圖片故事。攝影師5年來跟蹤拍攝,用鏡頭深刻刻畫人物形象,生動再現了我國殘障人士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自強不息、挑戰自我、不向命運低頭的感人故事。攝影的技巧固然重要,然而攝影作品的題材和其中的情感才是升華作品的關鍵。就像評委周杰說的,“所有的好的攝影作品它都應該是直指人心的,能夠打動人的”。
講好冰雪的故事,推動冰雪運動的發展,一直作為評委的評選標準貫穿整個大賽的評選過程。評委們希望通過此次冰雪運動攝影大賽,獎勵優秀的冰雪運動攝影師。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可以啟發、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體會其中的激情和魅力。

在任何新聞攝影比賽中,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亙古不變:圖片的真實性。在評選規則中,組委會明確規定“不得通過添加、重新排列、反轉、扭曲、移除、增添人或物體來更改原始像素和照片內容。允許基本調色和剪裁。”為確保照片的真實性,組委會嚴格執行審查制度,通過人為鑒別,數據鑒別、技術鑒別等多種方式對參賽圖片把關。
比如有的作品優秀,如果僅對照片對比度稍加修改,完全足夠幫助作者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境。然而作者畫蛇添足地對像素進行了修改,觸碰了圖片真實性的底線,被組委會果斷取消了資格,非常可惜。
任何攝影師都希望自己的照片是完美的,但照片不同于作畫,拍攝者需要尊重發生的事實,并對照片的真實性抱有敬畏感。同理,并不是所有偉大的照片都是完美的,某種程度上,正是那些不完美的細節成就了它們的偉大。
在整個評選過程中,雖然有著線上討論的種種困難,但是不變的是評委們對于照片的熱情。值得注意的是,評委對于照片有時有著截然不同的標準。比如,當評委們探討“動作組圖的標準”的時候,今日俄羅斯通訊社的施托爾先生表示他心目中的動作組圖需要具有統一的邏輯線,具有一個統一的主題將所有照片串接起來。而評委安東尼·埃德加則認為,動作組圖只需要是一系列好的動作照片就可以了。大家還對調色的程度和標準進行了討論,共同社、塔斯社和新華社等媒體往往對調色標準較為寬容,而美聯社、蓋蒂圖片社等媒體更為苛刻和嚴謹。就像中國人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攝影評選是一個極其主觀的工作,評委的討論是攝影大賽評選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不同看法,不同背景的價值觀激情碰撞,才產生了如此精彩的獲獎照片,也讓此次大賽更加國際化、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