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伍蕓華,鐘以文
(1.上猶縣人民醫院,江西 上猶 341200;2.上猶縣婦幼保健院,江西 上猶 341200)
產后尿潴留是產婦分娩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主要表現為氣血失約、尿道口疼痛,嚴重影響產婦的產后恢復[1]。臨床治療往往需要配合適當的護理,常見的西醫護理干預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夠理想[2]。已有研究認為[3],中醫手法按摩在促進括約肌功能恢復方面效果較好,能夠加快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復。我院應用中醫腹部手法按摩配合穴位按摩護理干預,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治療的產后尿潴留患者58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9 例。觀察組年齡(28.99±4.88) 歲,對照組年齡(28.71±5.11) 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經臨床檢查明確為產后尿潴留[4];符合“癃閉”診斷標準[5];患者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產后疾病者;分娩前已經存在排尿功能異常者;合并精神病史者;妊娠期藥物治療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護理:指導患者熱水袋溫暖腹部,溫度為50 ℃左右;通過蹲位、聽流水等聲音,誘導排尿,必要時,借助導尿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腹部手法按摩護理:產婦取仰臥位,雙膝屈曲,身體放松,護理人員手掌心對搓發熱后,放在患者的臍下小腹部位,進行橫向揉搓及按壓,時間為5 min左右,以皮膚輕微發紅為宜;另外一只手在患者的關元、中極、三陰交進行從輕到重的按壓,每穴位5次。兩組患者均干預1 周。
干預1周后,觀察癥狀改善時間、尿道口疼痛程度、舒適感評分、療效、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癥狀改善時間:評價患者膀胱憋脹感、排尿無力、膀胱尿液殘留情況。尿道口疼痛程度[6]: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價,分值為0~10 分,分值越低,患者疼痛感越輕。舒適感評分[7]: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分值為0~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舒適感越好。療效[8]: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干預后患者排尿通暢,各項癥狀均消失,B超檢查無殘余尿液,且療程結束后1個月內未見復發;有效為排尿情況及各項癥狀有所改善,B超檢查仍有較多殘余尿液;無效為排尿情況及各項癥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產后生活質量評分[9]: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進行評價,評價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組癥狀改善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兩組干預前尿道口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尿道口疼痛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尿道口疼痛程度對比分
兩組干預前舒適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舒適感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舒適感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療效比較 例(%)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產后尿潴留發病率較高,主要因分娩因素引起,若不能及時得到處理,容易引起膀胱過度充盈、下腹脹痛不適等不良情況,影響子宮收縮,增加泌尿系感染風險,嚴重時甚至誘發產后出血,不利于產婦產后康復[10]。常規西醫對于產后尿潴留主要采用聽流水聲、溫水沖洗等誘導排尿,必要時配合使用藥物治療,但效果難以令人滿意[11]。中醫專家指出產后尿潴留應屬“癃閉”范疇,病位在膀胱,主要病機為產后元氣大泄、氣虛下陷,不能升清泄濁,腎和膀胱氣化失司,導致排尿困難甚則閉塞不通[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癥狀改善時間較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尿道口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舒適感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聯合干預獲得了較好的效果。而且觀察組總有效率和產后生活質量評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醫腹部手法按摩配合穴位按摩,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中醫腹部手法按摩配合穴位按摩,達到調和氣血、通絡活血的效果。產后尿潴留是臨床常見并發癥,主要原因為:第一,產婦在分娩時,膀胱三角區產生巨大壓力,使機體發生黏膜水腫、充血等情況;第二,分娩時產婦處于疲勞、精神緊張狀態,用力不夠;第三,生殖道疼痛,產婦排尿時不敢用力,從而發病。通過腹部按摩,配合中極、關元、三陰交等穴位按摩,發揮平衡氣血、疏通經絡的效果。
總之,中醫腹部手法按摩配合穴位按摩護理可以改善產后膀胱憋脹感、排尿無力,減輕產婦尿道口疼痛,提高產婦的舒適感評分和治療效果,改善產婦產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