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 王神云 余方偉 張偉 李建斌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4)
葉用快菜一直以來是蔬菜產業中的重要支柱,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菜品之一[1],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長期以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蔬菜的四季供應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4]。葉用快菜主要有菜秧、雞毛菜、小青菜、小葉芥菜、菠菜、馬蘭等,其中雞毛菜和小青菜栽培面積最大。近些年,因消費者對綠色蔬菜的偏愛,葉用快菜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而且隨著市場和消費的變化,餐桌上多了苗用型大白菜快菜、葉用甘薯等類型[5,6];同時因栽培技術和栽培模式的發展,春、夏、秋、冬兼可種植,露地、設施多種模式并存[7,8],再加上該類蔬菜生長周期短、種植效益高,因此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貝塔”屬于羽葉快菜,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廣、抗病性強、種植茬口和采收靈活、復種指數高、土地利用率高的特點,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風味清鮮,烹調后保持鮮美的碧綠色。可以周年四季生產,保障“冬缺”和“伏缺”季節的蔬菜供應,以及在突發的自然災害及特殊氣候下作為應急蔬菜及平衡市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市場前景廣闊。
羽葉快菜“貝塔”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最新育成的葉用快菜新品種,其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粗纖維及鈣、鐵、鉀等多種礦物質,特別是富含能轉化為蘿卜硫素的前體物質——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RAA),該物質在結球甘藍、小青菜和苗用型大白菜中幾乎不存在。蘿卜硫素可以造成癌細胞的凋亡和周期阻滯[9],最終通過多種酶體系排出致癌物和自由基等有害成分,是截至2012年發現的所有天然抗癌物質里效力最強、效果最好的活性物質,該物質不會在人體內殘留,對機體無副作用。“貝塔”從播種到采收20~45d,葉緣深裂,葉色綠,蠟粉中,纖維素少,于6~12葉采收,單株重10~20g,產量1000~1500kg·667m-2,見圖1。該品種生育期短,栽培模式靈活,復種指數高,其嫩葉可炒食、涼拌、做湯,風味清鮮,烹調后保持鮮美的碧綠色。

圖1 成熟期的“貝塔”
“貝塔”羽葉快菜,抗性強,生育期短,栽培模式相對靈活。在設施條件下長江流域可以實現全年生產,一年可以生產5~7茬,可采用單體鋼架大棚或連棟溫室栽培,見表1。夏、秋季采用單體鋼架大棚栽培,大棚整體覆蓋防蟲網,保留頂膜,頂上再覆蓋遮陽網,具有降低光強和溫度,避雨防蟲的效果;冬、春季采用單體鋼架大棚栽培,大棚整體覆蓋防蟲網,外覆無滴農膜,起到保溫作用,溫度高于10℃只保留頂膜。長江流域地區夏季高溫高濕天氣較多,應在保證防蟲效果的前提下盡量選用網眼較大的防蟲網,以提高網室內的通透性。單體鋼架大棚網室空間較小,宜選用20目左右的防蟲網。采用連棟溫室栽培。根據溫度條件,及時開關遮陽網和保溫膜,羽葉快菜“貝塔”的最適溫度為15~30℃,濕度為80%~100%。

表1 羽葉快菜“貝塔”不同種植模式和茬口安排
不同茬口的“貝塔”生產,為了產品的安全性,均采用20目左右的防蟲網,在單體鋼架大棚或連棟溫室栽培。夏季高溫天氣采用遮陽網。
生產基地應選擇土壤肥沃、灌排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塊,而且周邊環境必須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選好地塊后利用小型旋耕機翻整土地,旋耕前施足基肥,撒施腐熟有機肥1000~2000kg·667m-2,土壤貧乏的地塊再增加復合肥50~100kg·667m-2,然后用旋耕機旋勻,采用起壟機或開溝機起畦,畦寬1.5~1.8m,畦周邊開溝寬10~20cm、深20~30cm。為防止雨后積水,做到畦平、溝直,地塊邊溝深50cm。
采用直播的方式,可以條播或撒播,也可采用播種機械播種,選擇晴天下午或傍晚分批播種,播種量為500~750g·667m-2。采用條播,行寬5~7cm。播種后及時澆水,覆蓋遮陽網,以利出苗。夏季高溫強光,早晚在遮陽網上各噴1次水,遮蔭保濕,春、秋季早上噴1次水,冬季可2d噴1次,保證苗床濕潤,出苗后及時揭掉遮陽網。
“貝塔”葉用快菜生長期間根據土壤墑情、植株長勢及天氣情況適時澆水。播種出苗后要保證苗床濕潤,不能干透;旺盛生長期水分供應要充分。夏季高溫干旱時,如有條件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最好采用微噴灌。秋季雨水較多時,應注意溝的清理,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高溫、高濕引起爛菜和病害。整個生育期觀察植株的生長勢和葉色,如果植株生長勢強、葉色綠,后期不需要追肥;如果植株生長勢弱、葉色綠,追肥1次,在播種后10d左右進行;如果植株生長勢弱、葉色偏黃,追肥2次,在第1次追肥5d后進行二次追肥。夏季種植,由于生長速度快,養分需及時平衡供給才能保證高產、優質,如需追肥,追施1%~3%易溶解的礦質多元復合肥液(相當于施5~10kg·667m-2速效氮肥),其它季節如需追肥,在播種后15d左右進行。
為了減少蟲害和用藥,“貝塔”生產在防蟲網內進行。播種前嚴格檢查網頂、網壁、棚門有無破損,發現破損及時修補完善,確保害蟲無法進入網室。生產操作后進出棚時要隨手關門,以防害蟲飛入棚內產卵;菜葉與網紗應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以防害蟲隔網產卵于葉片;此外,“貝塔”會吸引害蟲在網紗上產卵,為防止孵化后的一二齡幼蟲鉆入網內,需經常清理網紗。
“貝塔”雖抗性強,但一定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控,生產過程注意田園清潔,及時清除田間敗葉、病葉,集中銷毀,減少病蟲源。“貝塔”抗性較強,病害較少,主要防控霜霉病和白粉病,不需要化學防治,冬春季節注意大棚內濕度的管控。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小青蟲、甜菜夜蛾等,設施防蟲網再加上黃板誘殺蚜蟲,迷向絲防控鱗翅目害蟲,生長期間可以不使用化學農藥。
“貝塔”生育期為20~45d,4~8片葉、株高20~40cm時及時采收,應根據市場需求,按計劃結合價格趨勢,靈活安排播種和采收時間。采收方式可采用鐮刀收割,如有條件也可以采用有序機械采收。“貝塔”含水量高,一般選擇涼爽的清晨或傍晚采收,收獲后需遮蓋或預冷處理,或采用葉菜包裝膜,冷鏈運輸并盡快銷售,以免失水萎蔫,影響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