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乙,李晨輝,王曉臻,余旭霞,王世長,胡曉強,許亮文
(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呈全球性暴發趨勢[1]。在此次疫情中,我國3 000多名醫務人員先后感染[2],醫院感染這一公共衛生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線,據目前臨床實踐和媒體的報道,醫院感染成為此次疫情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對疫情控制及醫務人員的健康造成極大影響[3-4]。國內各大醫院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臨床實習生作為醫務人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醫療、護理的后備人才,參與日常的醫療、護理等工作。而作為未來臨床一線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控能力的培養如果被忽略,勢必會對醫院及個人造成安全隱患[5]。因此,本研究通過隨機抽樣抽取各綜合醫院的臨床實習生,調查和分析其對醫院感染防控的知信行現況,分析其影響因素,為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下醫院管理、醫院感染學科建設提供策略和意見,促進相關部門對醫院感染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進,同時提高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意識。
1.1調查對象 于2020年6月,按照單純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浙江省內5家綜合醫院臨床實習生454名為研究對象,其中三級醫療機構4家、二級醫療機構1家。本次研究發放調查問卷454份,有效問卷453份,有效率為99.8%。453名調查對象中男119名,女334名;臨床醫學247名,護理學140名,口腔醫學21名,,預防醫學31名,醫學檢驗學 14名;大專87名,本科301名,碩士研究生及以上65名,累計在醫院實習時長6個月以下66名,6~<12個月331名,>12個月56名。
1.2方法 參照《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6]、《醫院感染學》[7]的要求及重點內容自行設計問卷,重點內容包括標準預防、醫院感染高危因素與防控措施、醫療廢物分類與處理、消毒與滅菌、無菌操作及無菌物品管理、重點部門醫院感染控制技術、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醫院感染病原學及抗菌藥物使用、醫院感染檢測技術、醫院感染法律法規,共10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若干個問題。問卷包括基本情況(7個條目)、醫院感染認知(31個條目)、醫院感染態度(21個條目)、醫院感染行為(20個條目),共4部分。問卷制作完成后,結合3名醫院感染管理專家的建議進行修正和調整。對問卷進行信效度分析,結果顯示問卷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0.850,內部一致性好,總量表的KMO值為0.865,公因子累計貢獻率達62.034%,信效度較高。

2.1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得分 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要求中,以均分最高分5分的標準,計算各要點分值,同時以得分 5分為正確,計算正確人數及正確率。知識維度掌握比較好的是標準預防,比較差的是醫院感染法律法規;態度維度掌握比較差的是重點部門醫院感染控制技術,行為維度相對比較差的是醫院感染法律法規。見表1。

表1 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得分(n=453)
對知識掌握率最差(<60%)的幾個維度做單因素分析,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是:知識維度里,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中掌握最差的是護理學[(2.25±0.31)分]、大專學歷[(2.18±0.89)分]、二級甲等醫院[(2.39±0.54)分]、實習時長在 6~<12個月的臨床實習生[(2.60±0.28)分];信念維度中,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態度得分最差的是大專學歷[(4.29±0.59)分];行為維度中,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掌握最差的是預防醫學專業[(3.73±0.99)分]、實習時間6個月以下的實習生[(3.85±0.96)分]、醫院感染法律法規得分最差的是本科學歷的實習生[(3.43±1.23)分]。
2.2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得分單因素分析 453名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得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知識維度學歷、醫院等級、實習時長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大專學歷與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本科學歷與碩士及以上學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知識均分隨著學歷的升高而增加;三級甲等醫院與二級甲等醫院,三級乙等醫院與二級甲等醫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等級越高,知識得分越高;在醫院實習時長6個月以下的與6~<12、>12個月,6~<12個月與12個月以上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實習時間越長,知識得分越高。
信念維度中,不同專業、學歷的實習生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臨床醫學與護理學、臨床醫學與醫學檢驗學、口腔醫學與醫學檢驗學、預防醫學與醫學檢驗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學檢驗學[(4.26±0.67)分]和護理學[(4.50±0.45)分]的得分最低;學歷中大專與本科、大專與碩士及以上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歷越高,態度越積極。
行為維度中,醫院實習所學的醫院感染防控內容占比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實習所學內容占比20%以下與 40%~<60%、60%~<80%、≥80%;20%~<40%與60%~<80%、20%~<40% 與大于或等于80%的得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實習所學內容占比越多,行為得分越高。見表2。

表2 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均分單因素分析分)
2.3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多因素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和信念得分的影響因素為學歷,行為得分的影響因素為醫院實習所學的醫院感染防控內容占比(P<0.05)。見表3。

表3 醫務人員知信行影響因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453)
2.4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信行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識與態度(r=0.364,P<0.05)、知識與行為(r=0.331,P<0.05)、態度與行為(r=0.720,P<0.05)之間均呈正相關。見表4。

表4 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知性行的相關性分析(n=453)
3.1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偏低 此次疫情中,一線醫護人員自身存在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和能力不足,在疫情防控形勢高度緊張的應急狀態下被進一步放大,并成為疫情流行期間導致醫護人員醫院感染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8]。調查發現,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識掌握度低,其中標準預防掌握較好,但正確率僅為 78%。標準預防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是最基本的,比如手衛生、防護用品的穿戴、清潔消毒和隔離等。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方式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科學地穿脫防護用品非常關鍵,脫摘不正確,會增加感染風險,理應要求100%的實習生應該正確掌握防護用品的選擇與使用。臨床實習生掌握最差的是醫院感染法律法規,對傳染病甲、乙、丙分類與及時上報等法規,實習生概念十分模糊;其次是醫院感染檢測技術,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造成這一現象,可能原因:(1)多數高校未單獨開設“醫院感染學”或“職業防護”這一類課程,僅在其他課程中零星穿插知識點,造成學生對醫院感染知識淡薄。(2)醫院對于實習生的教學側重點是技能操作的掌握,常忽視對醫院感染基本理論知識的教授。
知信行理論認為,不良行為方式的改變和健康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以知識為基礎,知識是三者中的決定因素[9]。醫院感染法律法規是醫院感染防控管理的法律支持,臨床實習生只有掌握其要點才能更好地規范醫院感染防控行為,而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不及時會造成醫院感染漏報率增加,嚴重者可能會導致醫院感染暴發和流行等嚴重后果。所以,隨著新冠疫情常態化發展,臨床實習生需更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儲備,以減少院內感染風險。
3.2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態度較好、行為欠缺 本研究中,臨床實習生對醫院感染防控態度較積極,行為上顯示臨床實習生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在院實習學到的越多,行為得分越高。維度分析中顯示臨床實習生對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態度欠缺,行為待完善。其中學歷越高態度越積極,掌握最差的是預防醫學專業??赡茉颍?1)實習生對于醫院感染防控操作都是跟隨帶教教師或者同學直接上手操作,很少接受系統培訓了解基礎理論知識,所以行為指標上大家都沒有太大差別。(2)醫院感染的診斷與上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傳染病的傳播進度,多數醫院都是由帶教教師直接處理,所以行為得分較差。(3)帶教教師對預防醫學專業實習生重視程度不夠,而預防醫學專業實習生作為醫院感染管理的后備人才,對今后的醫院感染管理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
3.3醫院應建立多部門合作體系,創造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學習環境,并加強醫院感染規范化培訓 新冠肺炎疫情援鄂部隊的所有醫務人員必須都要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定的感染防控專家的培訓,才能進入到臨床救治一線,醫院感染防控刻不容緩[10]。建議建立跨部門合作體系,醫院感染科和科教科的合作,根據醫院等級、實習生專業等不同制定適宜的培訓方案;醫院感染科和護理部合作,加強對護理實習生的培訓和考核;醫院感染科和醫務部合作,加強對臨床實習生的教導[11]。進一步落實目標與責任制,明確醫院感染內容考核目標,完善獎懲體制[12]。
調查顯示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和行為待完善,醫院可加強營造醫院感染知識學習氛圍,普及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可針對薄弱知識點(如醫院感染檢測技術、法律法規、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等),通過走廊墻報[13]、洗手臺設置使實習生時時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與鞏固。
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防控專家對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培訓,最忙的時候每天5~6場,培訓時間每次1 h左右,而醫務人員普遍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儲備偏低,所以醫院感染防控師資儲備非常重要[11],建議醫院完善師資培訓,可參照國外培養模式[14],將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分為3級:感染控制新手、感染控制能手、感染控制專家。醫院感染管理人員在職培訓需按照能力等級接受不同層次的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提升醫院感染管理人員能力水平[15]。引入多元化的培訓模式[16],同時注意考核評價??赏ㄟ^現場培訓、網絡平臺培訓、景模擬等方式結合。應加強醫院感染防控知識標準化培訓[17]。
本研究數據表明,學歷是臨床實習生醫院感染防控防控知識得分的影響因素,學歷越高,知識得分越高,提示醫院感染培訓內容可根據不同學歷的實習生標準化設置,重點加強低學歷實習生的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以提高實習生醫院感染知識水平。
3.4醫學院校應重視醫院感染學科建設,開設醫院感染課程,理論與實踐操作并重 目前,全國絕大多數高校都沒有開設“醫院感染學”或“職業防護”這一類課程[18],同時調查顯示,實習生醫院感染知識掌握度較差。醫院感染防控應當成一門學科來建設,不能等遇到這樣的疫情大考,才想起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10]。建議相關醫學院校,需重視醫院感染學科的教育,單獨開設“醫院感染學”課程,引起學生對于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視。同時,在醫院感染課程教學設置中理論與實踐操作并重。研究顯示實習生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大多都是在醫院所獲得的,尤其是醫院感染基礎知識掌握最差。學生的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和操作不應只在醫院學到,學校應發揮作用。建議學校的醫院感染防控課程內容設置應全面,尤其是對于一些基礎和薄弱的方面需要加強教育,可有針對性地多加一些課時,如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醫院感染法律法規等方面。也需要結合學生專業、學歷等設置課程內容,如護理學和預防醫學應加強學習醫院感染診斷與上報知識等。同時,需要注意對于課任教師的選拔,綜合教師的理論和實踐素質,設置專職課任教師。在實踐操作方面,針對新冠肺炎疫情下醫院感染傳播重要環節加強培訓,如防護服的穿脫、醫院感染暴發與處置應對方案,實踐課程不應設置太少,同時完善理論與實踐的考核指標,讓醫院感染防控深入人心,避免新冠肺炎疫情下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的情況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