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亞,汪鳳嬌,譚 格,吳作成,王開會
(重慶市墊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重慶 408300)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進行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1]。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是應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傳染性疾病新發、再發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公眾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2030年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20%和30%的要求[2],為實現該目標,重慶市墊江縣積極構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體系網絡,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轄區居民健康水平。為了解墊江縣居民素養水平變化及影響因素,本研究分析2018-2020年的健康素養監測資料,為下一步健康相關政策和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
1.1調查對象 墊江縣非集體居住的15~<70歲城鄉常住居民,常住居民定義為過去12個月內在調查轄區內居住時間累積超過6個月以上的居民,不考慮是否具有當地戶籍。數據來源于2018-2020年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監測。
1.2方法
1.2.1抽樣方法 采用分層、多階段,簡單隨機與概率比例抽樣(PPS)相結合的方法[3]。2018-2020年均采用PPS的方法:從墊江縣所轄街道/鄉鎮中隨機抽取調查街道/鄉鎮,從抽中的街道/鄉鎮中抽取村居,從村居抽取規定數量的家庭戶,最后采用KISH表從每戶中抽取1名15~<70歲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若選中的調查對象不在家或拒絕回答,則該戶調查結束,選取下一家庭戶調查。每年抽樣方法相同,但抽樣人數略有不同。
1.2.2調查方式 采用APP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問卷采用全國統一的《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居民基本情況、健康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技能等方面。APP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獨立填寫完成,如調查對象不能獨立完成填寫,則采用面對面詢問方式調查。
1.2.3指標判斷標準 依據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指標及評價方法,將健康素養劃分為3個方面(基本知識和理論、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和6類健康問題(科學健康觀、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與急救、基本醫療、健康信息),判定具備某方面健康素養或某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的標準,實際得分達到該方面或該類健康問題總分的80%及以上,被判定具備基本健康素養[4]。
1.3統計學處理 調查數據通過Epidata3.1軟件錄入,數據要求雙錄入。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健康素養水平,2018-2020年的健康素養比較采用χ2檢驗,用logositic回歸分析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檢驗標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基本情況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樣本分別為857、743、481人,以2020年監測為例:2020年共調查481人,其中男性居民223人,占46.36%,女性居民258人,占53.64%,男女性別比例為1.00∶1.16;15~<45歲青年人44人,45~<65歲中年人287人,65~<70歲老年人150人;小學及以下學歷者325人,占67.57%,初中114人,占23.70%,高中/職高/中專38人,占7.90%,大專及以上4人,占0.83%;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下者占38.05%。見表1。

表1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人口學特征[n(%)]
2.23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變化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健康素養水平分別為5.4%、16.15%和18.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體呈上升趨勢。3個方面健康素養中最高的為基本知識和理論,2018-2020年分別為14.24%、28.53%和24.53%。健康生活方式及行為方面從2018年的7.70%上升至2020年的22.66%。基本技能素養方面,各年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最高為2019年(17.90%),2020年(16.22%)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仍較2018年(7.82%)有所提升,總體變化為上升趨勢。見表2。

表2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3個方面健康素養水平[n(%)]
2.36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變化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6類健康問題中傳染病防治、基本醫療和健康信息素養水平呈歷年上升趨勢,3年的年均增幅分別為2.17%、2.08%、3.00%。科學健康觀、慢性病防治和安全與急救素養水平最高均為2019年,分別為42.66%、25.17%和45.90%,2020年較2019年有所降低,但較2018年仍有較大的提升。6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變化最大的為科學健康觀素養水平,從2018年的21.94%上升到2020年的39.71%,年均增幅為3.55%。見表3。

表3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六類健康問題素養水平[n(%)]
2.4健康素養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以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對象是否具備健康素養為因變量(0=不具備健康素養,1=具備健康素養),以性別(1=男性,2=女性)、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作為自變量,logistics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是影響居民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4 2018-2020年重慶市墊江縣居民健康影響因素logisitics回歸分析
重慶市墊江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在“康養墊江、健康墊江”行動推動下,全縣各部門積極貫徹“健康融萬策”理念,健身競賽活動蓬勃開展,醫藥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健康支持性環境明顯改善,健康觀念開始深入民心,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高。2018-2020年,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5.4%提升至18.71%,健康素養促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低于全國城市平均水平[5],距《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2020年居民素養水平達到20%的指標要求也有一定差距[2],只能勉強達到重慶市下達的渝東北片區18%以上要求。
健康素養3個方面中最高的為基本知識和理論,6類健康問題中科學健康觀、安全與急救相對較高,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醫療處于薄弱環節,此結果與重慶市和其他省市的研究一致[6-8]。結果提示轄區居民在知信行方面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程度相對于技能方面更易掌握。在安全與急救方面,由于近年來各部門的不斷宣傳和督促,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傳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和基本醫療仍處于較低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與近年來新舊傳染病雙重威脅,慢性病疾病負擔不斷加重,居民對基本醫療的相關知識欠缺,導致居民健康素養促進工作提升難度加大有關。另外,也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將提高居民健康技能和加大傳染病、慢性病宣傳作為重點,加強居民基本醫療相關知識普及力度,探索健康教育干預和健康信息傳播新模式。
本研究中,居民健康素養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的研究[6,9-11]相同,主要包括年齡、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等。健康素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年齡呈負相關,年齡越大,健康素養水平越低,這可能與年輕人群更易接收新觀念、新事物,老年人群在接受相關的健康知識和改變已有的生活習慣相對較難有關。同時,多項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健康素養與老年人的自身管理狀態和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對于文化程度越高者,健康素養水平越高,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影響了居民獲取健康知識的意愿和理解力[12-14]。家庭人均收入較高者更有條件關注和優化自身健康問題,更易獲取優質的醫療資源[15]。
綜上所述,重慶市墊江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應重點關注老年人群、低收入人群和文化程度較低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除健康知識理念的傳播外,還要注重行為習慣養成和健康技能培養,改變其不健康生活方式,探索“互聯網+健康”、“全民活動引導健康”和“健康支持性環境促健康”等模式,切實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素養促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