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輝
(周口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應用場景也隨之產生,尤其是當下中國已經步入較為發達的互聯網時代,更是將“智慧城市”的創建與互聯網技術融合,不斷開發出各種便民服務和網絡生態系統,由此產生的線上“智慧社區”便民服務系統走入了百姓生活[1]。目前我國移動終端客戶數量不斷增多,智能化的設備和服務app應運而生,并以此為載體將生活的方方面面需求進行歸類劃分,從而衍生出各種服務產品,為大眾提供便利,同時便于加強對基層社區的群眾服務及社區管理。基于此,對社區服務便民app從軟件系統構建、模塊功能及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居民利用移動終端下載小程序,對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便捷度、滿意度和綜合管理水平,開創新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為確保社區便民服務app的系統穩定性,最大限度地應用于各種型號及版本的移動手機設備,擴大應用場景,提升其整體兼容性和可擴展性,考慮到軟件小程序開發后面對的主體人群多為社區原住民,尤其是以老年人居多,基于此現狀,應本著程序設計簡單、界面簡潔明了、操作流程簡便的原則,提供更多人性化的設計思考,將業務模塊、數據模塊和應用模塊相互融合,提高耦合度,實現三層架構相互滲透卻相互獨立的運行狀態。
2)目前移動設備采用最多的,也是最廣泛的應當是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因此,應當充分利用其UI布局設計界面,將幀布局、線性布局和表格布局等融入到設計系統中,提高人機互動的現實體驗感,提升用戶對于系統操作可靠性的整體評價。
3)利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MainActivity容器將不同功能模塊,如控制模塊、模型和視覺界面等進行相互融合,構建整體的系統架構和功能模塊,以便更好地完成系統整體布局,提升設備和小程序的服務功能。
為滿足社區居民對于日常生活多種應用場景的現實模擬,模仿生活中的各種需求,將其按照手機程序中的多種模塊化功能進行虛擬應用,按照預先設置的操作流程逐漸引導社區居民,即現實中的消費者進入手機客戶端,按照登錄模塊—注冊模塊—主頁模塊—物業模塊—商圈模塊—客服(管家)模塊—鄰里圈模塊等多種功能性模塊進行劃分,在新加入的社區居民依次按照程序完成注冊后即可享用小區便民服務,而已完成注冊的老用戶也可通過功能性模塊,點擊進入想要的需求界面,完成需求服務。
為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提升用戶體驗,專門設置了用戶登錄密碼,一旦忘記也可重新設置。通過幾大主頁板塊的分類,可以清晰了解小程序的主要生活服務功能,包括日常消費購物、聯系物業辦理生活繳費,如水電費、燃氣費和物業費等瑣碎費用,還可以聯系管家對家庭一些常用電氣設備或者管路進行專人上門維修服務,還可以利用該平臺加強鄰里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線上生活圈,從而將虛擬與現實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居民的生活體驗感[2-3]。
按照模塊功能的指引分類,在登錄打開首頁面之后,會在主界面顯示多種簡潔的功能名稱,比如想要瀏覽相關新聞資訊,就可點擊打開新聞頁面;想要瀏覽視頻,就可打開視頻頁面;想要聯系物業查看繳費信息,就可點擊打開物業服務界面,查詢繳費信息,或者提供社區合理化建議、投訴建議等;也可以在居委會功能欄下訴說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共同出謀劃策,創建更加完善美好的社區環境。根據不同的功能模塊服務內容,可滿足自身的實際需求。服務內容流程如圖1所示。
社區便民服務App小程序中的相關內容不僅能夠滿足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其中的各類信息資源也采用多種格式的引進手法,比如圖片功能主要采用的是以PNG為主,主要是考慮到其壓縮比較高,且能夠保證原圖的足夠清晰度和分辨率,屬于無損壓縮,對于圖片信息不會造成損失和丟失,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觀感體驗[3]。

圖1 服務內容流程圖
以手機實例為載體簡要說明主要功能情況。手機app主頁面(見圖2),主頁面可以劃分為“首頁”“鄰里”“商圈”和“我的”等功能選項。

圖2 手機便民服務app主頁面
手機主界面主要利用Android的垂直線性布局呈現出各個功能選項的界面,最上端的布局為可滾動播放新聞資訊消息,或者通過大數據監測,可捕捉到用戶經常關注的具體新聞分類,然后在每次登錄后自動播放或推送相關新聞,便于用戶瀏覽。
最下部是二級功能分類,即上面所說的“鄰里”“商圈”“首頁”和“我的”等主頁面功能,中間部分則為每個頁面對應的具體的功能鍵,比如在“我的”界面下,呈現出的具體功能包括通知公告、物業賬單、訪客通行、維修申報和投訴建議等,便于居民按照個人需求點擊選項進行選擇,而且界面呈現的功能鍵較為簡潔明了,清晰易懂,具有較好的操作感。
“鄰里”模塊主要是方便鄰居之間通過在統一的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對物業的合理化建議。其中包括對小區規劃的滿意程度調查,自家車位和房屋的租賃信息,分享生活小妙招,公告尋物啟事,或者具有同樣興趣的鄰居相約共同進行體育鍛煉、攝影、旅游及養寵物等活動,將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線下搬到線上,也記錄著生活的每一天信息,從而更緊密地聯系群眾生活,加強交流溝通。
“商圈”模塊的主要功能類似于目前大型電商的線下實體店體驗,比如針對工作、生活較忙的社區居民,或者身體有礙、行動不便的居民,他們可以在社區小程序上選擇購買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由社區內外較近的商家負責送貨上門,減少了出門采購的時間,提高了生活效率,也為附近商家能夠更加準確地對接消費者需求提供了便利,實現雙贏效果。
由于提前由社區居民進行登記注冊,所以居民信息在完全保密的狀態下被網絡平臺實時監管,而且社區的群公告和集體活動通知,以及物業公告信息等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向全體社區居民移動終端投送,實現短時間的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為更好地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和政策發揮了巨大作用,起到了基層服務與管理的作用。
社區便民服務app作為一款線上應用軟件,重點在于提高居民的網絡體驗感,能夠與現實生活互聯互通,創造線上線下的雙向生活模式。不同于一般網絡代購和電商模式,社區便民服務app致力于打造社區生活圈,根據社區周邊的生活應用資源進行線上整合,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增加了幸福感、滿意度和便捷度。
此外,這一便捷平臺程序還能夠成為社區管理得力的生活管家,能夠為社區居民在物業、繳費、維修、醫療健康等方面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務,真正為社區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創造更加舒適、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