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貴 朱賽 侯治平 曾繁榮
摘要:研究生教育肩負著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使命,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石。課程教學是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研究生培養質量息息相關。為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滿足我國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需要對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本文分析了當前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搭建了全新的“六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以期提升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工商管理;課程教學體系
2020年9月,我國出臺的《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指出“高校要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需求,完善研究生課程設置、優化研究生課程體系,創新研究生教學方式,提升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1]。因此,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當前我國高校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水平滯后,教學方式和手段陳舊等問題[2],為解決這些問題,加大對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的力度,構建全新的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體系是順應時代要求。
一、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體系不成熟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上,我國研究生人數也在逐年穩步上升,然而以前教育教學中那些傳統的“課堂教學+課后自學”的課程教學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研究生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要求。目前,在許多教育水平相對較為落后的地區,高校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體系不健全、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的現象普遍存在[2]。在工商管理類課程教學體系方面,很多高校研究生與本科生教學體系基本一致;在課程設計方面,相較于本科課程內容而言研究生課程內容設計缺乏深度,無法突顯出研究生教育更深層次的特色與要求;在課程教學方面,系統性和科學性的設計在研究生的課程結構上表現得并不突出。這些都是課程教學體系不成熟的體現。
(二)課程教學方式沒有與時俱進
目前,工商管理類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仍沿襲以前圍繞教師、課堂和教材展開的傳統教學方式,注重的還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參與課堂互動,也無法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無法充分調動當代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程教學效果都不佳。此外,在課程考核評價上,仍然采用閉卷考試考核學生的那一套舊方法,考核方式既單一又片面,并且在課程教學環節中缺少課程互動、課程作業等環節。對于現行的研究生教育而言,這種以單向灌輸為特點的教學方式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早已不適用。
(三)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實踐教學手段落后
工商管理類研究生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工商管理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管理社會實踐的能力。但是當下的實際情況是,現在的工商管理類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嚴重不足,研究生課程教學在教學內容上過分強調理論性,實踐教學方法單一、手段落后,導致實踐與教學嚴重脫節,研究生無法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3]。在實踐教學開展形式上,高校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在課程的時長分配上,理論知識學習時間所占比例要遠遠超過實踐學習。此外,雖然部分研究生課程課堂教學中輔助以適當的教學案例分析,但是這和親自前往企業參觀學習、市場調研等教學方式相比,實踐環節的教學活動過少,學生無法充分且深入地了解企業的實踐。
二、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問題,服務國家重大人才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優化和完善研究生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本文構建了全新的“六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如下圖所示。
(一)“六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
1.?課程開設
“六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首要的流程就是課程設計,要想避免教學方式和內容的單一化,必須以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研究生培養《專業目錄》和培養目標為基準,建立起科學合理、系統全面的課程開設流程,有教學任務的老師需要按照“課程申請——內容介紹——教學團隊組建——教學點分解——課件、視頻制作”的流程申請課程,只有上述流程審核通過之后,經過教學課程評估,才能開設課程。
2.?課程教學
研究生階段應該進行研究性、探索性的教學,除了調動研究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之外還要充分發揮調動研究生學生的思考,因而對教師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應先提前準備精心設計,撰寫好課程教學大綱和目標,并對其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性地分解,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單元結構,并對每個教學單元的重要知識點和疑難點進行標識,此外還應該設計與教學相關的知識小競賽、小游戲以及教學視頻和教學案例等,以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開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達到理論和實踐并重的教學效果。
3.?課程作業
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也應包含課程作業在內,課程作業是保證研究生進行課后學習的有效手段。老師在課程教學中提出的重要知識點、單元知識、疑難知識應及時復習掌握,同時配備練習題庫給學生使用,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拓展學習思維。此外,對于一些有實驗要求的課程,配備實驗實習作業,幫助學生動手實踐,及時鞏固。當然,老師也要通過認真批改作業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便隨時調整課程計劃,保證所有學生都能掌握知識點。
4.?課程互動
課程互動是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把學生作為課程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比如,可以安排課程小測試和隨機提問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設置情景教學案例引導學習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課堂后,學生也可以通過郵件或者短信、微信的方式與老師溝通交流,及時解決問題疑惑。此外,在信息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學生可以通過眾多社交媒體像學習論壇、博客、交互、分享社區等自行搜索解決學術問題。
5.?課程考核
在課程考核上,應建立多種方式的課程考核方式,不拘泥于單純的考試考核。除了要完成一定的學時和學分外,可以在傳統考試和結課小論文的基礎上,通過適度增加課堂研討表現、課程作業、主題報告等方式,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應加大平時課堂測驗的成績和學生課堂表現的比重,鼓勵學生課上思考與課下學習并重,加強對學生課程知識學習的過程性和形成性評價,提升學生在學術知識、學術素質等方面的能力,實現均衡發展。
6.?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是研究生課程體系質量的保障機制。傳統的課程評價過于重視知識點的考核,重視教師對學生課后學習的評價,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鍛煉過程,所以應當制定一套系統、科學、有效的評價認證體系。在進行學習效果評價和師生互評的基礎上,還可以對學習平臺,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進行評價。此外,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課程評價也是保證研究生課程質量、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
(二)“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方法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二者的優勢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打破線上、線下單一的教學弊端,提升課程教學內容的質量,增強課程理論新教學的同時彌補實踐教學的不足[4]。其中線上教學可以讓研究生提前熟悉和掌握與課程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基礎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問題發問意識以作為后續課堂教學和綜合性實踐教學的基礎。而線下教學則主要以開放式、拓展式研討為主,用綜合利用問題導向式、實驗式、案例式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2.?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不僅是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方式方法,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課程體系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不是將其流于形式。各大高校可以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實踐方案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5]。“請進來”就是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以及具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的杰出企業家走進學生課堂講課,拓寬研究生局限于理論的思維思考方式,傳授可以應用于社會企業的實踐經驗。“走出去”就是組織學生到校企聯合社會上的各類實習基地參觀、實習等,深入一線現場學習,應用研究生的理論知識,再用現場學習的實踐經驗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幫助研究生拓展眼界,提升社會實踐能力。
3.?研討式教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學術的發展,研究生的培養必須與時俱進。工商管理類研究生的課程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基于師生雙向互動的研討式教學[6]。以研究生為教學主體,老師主要負責引導和帶動研究生提出問題,然后由研究生帶著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和討論,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既能幫助研究生培養獨立思考、獨立科研的能力,又能減輕教師授課的壓力和時間,也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的創新
本文秉承“目標牽引、平臺支撐、創新驅動、質量導向”的理念,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應用,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數智化教育學習協同平臺;將線下教學、線上課程、混合課程、移動教學等教學資源體系的建設,貫穿整合優質核心課程的開設、教學、作業、互動、考核、評價等全過程。通過專業發展、學科競賽、平臺建設和科學研究等的一體協同,共同服務于課程體系建設與學生課堂學習;通過利用數智技術的新理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創新,夯實管理類專業發展根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興趣。
結語
本文充分結合工商管理類研究生培養的要求與特點,通過對目前高校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索,對高校課程開設、課程教學、課程作業、課程互動、課程考核、課程評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了科學的探討和有效的論證。此外,還在研究生課程教學設計中創新提出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實踐教學以及研討式教學。“六位一體”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對推動工商管理類研究生課程教學體系改革,提高高層次管理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EB/OL].[2020-09-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萬文海,王釗杰.大數據時代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福建電腦,2021,37(05):46-49.
朱卿瑩.高校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21,4(08):22-24.
張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與創新——評《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教育學刊,2020(11):136.
趙暉,彭其安,徐赟.地方高校工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06):232-234+239.
張衛國,李婧,李劍敏.柔中帶剛、剛柔并濟:研究生“研討式課堂”教學管理新模式[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1):39-44.
基金:2020年廣西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課題(JGY2020088):工商管理類研究生教育服務廣西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黎昌貴(1973—??),男,漢族,湖南張家界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