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萍
編者按:本市區和鄉鎮人大換屆選舉已圓滿結束,近1.4萬名新當選的人大代表肩負選民的重托,開始履行代表職責。本刊邀請三名市人大代表撰文,分享他們的履職體會和經驗。同時邀請一名新當選的區人大代表表達心聲。
我很幸運連任四屆人大代表。十九年的履職實踐告訴我,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人大代表被稱為人民群眾的代言人。顧名思義,代而不言(保持沉默)、言而不代(雖發聲,但未能精準代表民意),是要避免的兩種情況。
如何做好代言人?需要注重履職“三步曲”。第一步是“聽”:認真傾聽最基層群眾的呼聲,以代表視野關注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獲得的信息源相對全面與客觀;第二步是“思”:需要從獲得的海量信息進行分類、分析,找出當前社會的突出問題和熱點問題是什么,發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在哪里;第三步才是“寫”或“講”:經過認真醞釀提出代表意見。
要當好人民群眾的代言人,我認為五方面最重要:
首先要有強烈的使命感。代表履職的使命感源于對民意的尊重,源于對人大制度的敬畏。人大代表大多是兼職,最難平衡代表履職與本職工作,代表審議發言和議案的質量關鍵在于閉會期間投入的時間。十四屆和十五屆我每年履職分別達60余次和80余次,是將許多可獨自完成的本職工作部分轉移到休息天或長假中完成,才保持了“高頻+寬頻”履職,支撐我前行的就是強烈的使命感。
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為了公眾利益要敢于講真話。當公共利益與企業利益或自身利益有沖撞時,是沉默退卻還是敢表直言?這是考驗代表履職是否合格的基本點。做一個講真話的人大代表也有壓力,內心也曾有過猶豫,但為了不因今天的猶豫膽怯而后悔自責,為了堅定代表履職的初心,我在審議發言中逐漸變得坦然而勇敢。
三是代表應在熟悉領域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系列建言,持續推動問題的解決。我是專業工程師,長期關注城市公共安全以及污染土水修復治理話題,提交過20余項建議及相關議案。通過專業實踐和代表履職的有機結合,可以花費最少的時間提出最具針對性的建議。
四是除了發揮專業優勢,代表建言還需要拓寬領域。我曾全程參加食品安全執法檢查、中醫藥立法調研,從完全不熟悉這些領域到比較熟悉,這對我而言是最大的挑戰,需要系統學習、更多調研思考,才可精準發力。有記者問,跨行業、跨專業的履職到底有多難?其實我在每個領域履職都在關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方法論是相通的。
五是注重履職能力的提升,總結適合自己的履職方法。第一提升發現問題能力,善于從海量信息中快速抓住主要問題;第二學會獨立思辨,客觀系統看待社會問題,并領悟前瞻性和科學性思維的重要性;第三提升解決方案的建言能力,關鍵在不同利益群體訴求中尋求平衡點,在美好愿望和客觀現實中找到建言的著力點;第四提升精準表達能力,審議發言善于用數據和案例支撐觀點,并將專業問題進行科普化表達。
在當前社會轉型期、在上海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盡力精準代言。要時刻提醒自己履職不僅在人代會期間,還在閉會期間的每個月、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