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軍
(蕭縣官橋鎮吳集醫院全科 安徽 蕭縣 235262)
高血壓作為臨床上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在發病的早期階段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在疾病進展期間,會引發心臟、血管及腎臟等器官出現嚴重的病變[1]。在開始發病時會出現頭痛及頭暈等會臨床癥狀,若不能進行血壓控制,極易引發患者出現其他疾病。而冠心病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血脂出現升高,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短促、出汗及虛脫等癥狀。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概率較高,在疾病治療期間主要是采用藥物治療方法,其治療目的為改善臨床癥狀,穩定血壓及血脂指標。但是在臨床上選取何種藥物成為現階段一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2]。現階段,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倡導使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法,本文選取2020 年1 月—12 月在醫院中接受治療的90 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對所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90 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 例。對照組男、女為23 例和22 例,年齡45 ~76 歲,平均年齡(56.3±3.3)歲;觀察組男、女為24 例和21 例,年齡46 ~78 歲,平均年齡(57.3±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診斷標準要求;②收縮壓為140 ~160 mmHg(1 mmHg ≈0.133 kPa),舒張壓為95 ~110 mmHg 者;③病程≥1 年者;④心絞痛的發作次數>3 次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繼發性高血壓者;③合并心肌梗死者;④合并風心病者;⑤對本次治療使用藥物過敏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者。
對照組行氨氯地平治療。給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國藥準字H19991083,施慧達藥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口服,1 次/d,每次5 mg,連續治療4 個月。
觀察組行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氨氯地平治療法同對照組一致。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20163270,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口服,1 次/d,每次20 mg,連續治療4 個月。
(1)治療前后血壓水平。(2)治療后的血脂水平。(3)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血壓及血脂水平恢復正常,未有患者出現心絞痛;有效:患者的血壓及血脂水平改善顯著,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無效:患者的血壓及血脂水平未改善或加重,心絞痛發作次數未減少[3]。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血壓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s, mm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s, mmHg)
收縮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 45 97.12±8.12 70.03±5.12 154.25±9.36 120.46±10.25對照組 45 96.98±8.05 84.15±5.36 155.23±10.26 137.36±8.47 t 0.12912.6030.4468.625 P 0.8750.0000.6530.000組別 例數舒張壓
治療后,觀察組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表2 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比較(± s, mmol/L)
組別 例數TGTCLDL-CHDL-C觀察組 45 1.46±0.32 4.12±0.17 2.08±0.14 1.88±0.22對照組 45 1.97±0.23 4.68±0.17 2.68±0.25 1.67±0.15 t 11.6456.84210.8354.647 P 0.0000.0000.0000.000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n(%)]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作為臨床上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屬于高危疾病中的一種,治愈難度高,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在發病后極易引發患者的全身血管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壓值升高,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會激活血小板,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產生,進而發展成為冠心病。臨床上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引發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產生與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有直接關系,如,長期飲酒及吸煙等,患者極易出現脂質代謝異常及血管硬化等,在高血壓和冠心病兩種疾病的相互作用及影響下,導致患者在發病期間出現頭暈頭痛、心絞痛及心慌等臨床癥狀,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4]。
心血管并發癥的產生與血壓值過高有直接關系,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需要以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為主,并且還應加強對患者進行冠心病治療。近年來,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在中老年人中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5]。因此,選取合理有效的治療藥物尤為重要。現階段,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倡導使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方法,其中,氨氯地平本身屬于一種復合制劑,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延緩病情進展,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應用可以松弛平滑肌,擴張外周血管動脈及冠狀動脈,患者血流量明顯提升,外周血管壓力降低,心絞痛改善效果顯著[6]。阿托伐他汀鈣片在疾病治療中實現了對還原酶抑制劑的充分利用,使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得以減輕,水解產物可快速與患者體內的限速酶結合起來,抗感染效果顯著,加速了患者動脈內皮生理學功能的快速恢復,血脂水平改善顯著,使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延緩[7]。另外,對預防細胞中總膽固醇的合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膽固醇含量及血液黏稠度,抗凝效果好,血流動力學作用改善顯著。將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應用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疾病治療中,相較于單獨使用氨氯地平治療方法,完成了對患者血脂水平的有效調節,保護了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降壓及降血脂效果顯著。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血壓水平低于對照組,TG、TC、LDL-C 水平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應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方法具有可行性,氨氯地平本身屬于一種鈣離子拮抗劑,降壓速度快,藥效更為持久,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另外,患者在用藥期間還能夠起到松弛平滑肌效果,血管阻力降低,臨床癥狀改善效果顯著。阿托伐他汀鈣片本身屬于一種降脂類藥物,膽固醇合成大大降低。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使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方法,完成了對患者血管的保護,疾病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治療中,應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方法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