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湘,李小腰(通訊作者)
(黃石愛爾眼科醫院眼科 湖北 黃石 435000)
我國每年近視患者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通常視力的降低,便會造成患者眼睛干澀、疲勞,對于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方面帶來較大的影響[1]。目前臨床上的治療,飛秒激光領域在近視的矯正上取得較大突破的效果,應用較為常見的是飛秒激光制瓣的角膜原位磨鑲術(FSLASIK),利用制作角膜瓣以及角膜基質層削減來矯正度數[2]。而全飛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SMILE)作為新型技術,無需制作掀開角膜瓣,手術過程使用飛秒激光設備,對于人體的損傷較低[3]。本文旨在屈光不正患者中使用SMILE,探討術后角膜神經修復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我院治療的120 例屈光不正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所有患者均具有研究知情權,且自愿簽訂知情協議書,臨床資料完整,無嚴重腎臟器官疾病,語言溝通無障礙。對照組60 例,男31 例,女29 例,年齡28 ~46 歲,平均年齡(36.32±5.83)歲。觀察組60 例,男32 例,女28 例,年齡29 ~49 歲,平均年齡(36.35±5.8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使用常規的激光術前準備,例如常規檢查,其中包括屈光度數,裸眼視力,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角膜地形圖和角度厚度以及眼壓等;術前常規使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生產企業:參天株式會社)防止感染,術中點用0.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1023203 生產企業:沈陽綠洲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實施麻醉。術后使用0.1%氟米龍滴眼液,4 次/d,0.5%氧氟沙星滴眼液和0.3%玻璃酸鈉眼液(生產企業:參天株式會社),4 次/d。
對照組給予患者使用FS-LASIK。使用蔡司飛秒激光儀給患者制作角膜瓣,瓣直徑8.0 mm,瓣厚度在90 ~100 μm,蒂位于上方,將激光頻率設置在為500 kHz,使用EX500 準分子激光儀進行角膜基質切削。
觀察組患者實施SMILE。激光頻率500 kHz,角膜帽厚度設置在120 μm,脈沖能量在130 Nj,邊切口保持90°,切口在12 點鐘方位,寬在2 mm,透鏡的直徑為6.0 ~6.5 mm,使用顯微分離器進行透鏡分離,再取出完整透鏡,全過程不掀開角膜瓣。
記錄兩組在治療前,治療后1 周,1 個月和6 個月的OSDI 評分。統計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角膜知覺,角膜中央、顳側、下方、上方、鼻側的知覺。
采用SPSS 23.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1 個月后,觀察組得OSDI 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OSDI 比較(± s,分)

表1 兩組手術前后OSDI 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術前術后1 周術后1 個月 術后6 個月觀察組 60 13.63±4.68 23.47±7.63 14.27±6.36 6.36±3.49對照組 60 12.79±4.61 17.26±8.02 16.83±6.64 15.43±5.35 t 0.99054.34542.156710.9986 P 0.32400.00000.03310.0000
兩組治療前,角膜知覺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的角膜知覺比較(± s, mm)

表2 兩組治療前的角膜知覺比較(± s, mm)
組別 例數上方下方中央觀察組 6057.27±4.3258.63±3.9456.46±3.54對照組 6057.32±4.2958.65±3.9556.49±3.57 t 0.06360.02780.0462 P 0.94940.97790.9632組別 例數鼻側顳側觀察組 6058.47±4.0557.36±4.53對照組 6058.45±4.0657.32±4.57 t 0.02700.0482 P 0.97850.9617
治療后,觀察組角膜知覺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角膜知覺比較(± s, mm)

表3 兩組治療后角膜知覺比較(± s, mm)
組別 例數上方下方中央觀察組 6035.47±8.3251.26±7.4736.48±7.45對照組 6032.37±9.2342.37±8.4234.27±7.12 t 1.93246.11781.6612 P 0.0560.00000.0993組別 例數鼻側顳側觀察組 6050.38±9.4351.27±8.31對照組 6037.28±8.2136.29±9.35 t 8.11579.2760 P 0.00000.0000
干眼是近視激光手術后較為常見的病癥,而近視激光手術的原理是激光打磨角膜基質層來調整角膜屈光度,達到矯正近視癥狀[4]。飛秒激光的來源最早可為斯特里克和穆魯發明了“啁啾脈沖放大”的技術,他可讓更多的光壓縮在極小空間里,大幅度提高其脈沖強度,且超強激光束可精準在不同材質上鉆孔和切割[5]。臨床上較為多見的為FS-LASIK,操作包括制作角膜瓣以及角膜基質層的切削兩個步驟,激光手術的設備包含有準分子激光治療以及全飛秒激光治療儀,手術醫師用飛秒激光設備制作角膜瓣,再使用準分子激光治療儀進行基質層的切削[6]。該技術的制造角膜瓣厚度精確,且厚薄均勻且光滑,但在角膜瓣的制作中不免會出現瓣相關并發癥。
SMILE 作為新型激光近視技術,有無痛,便捷且安全性高的特點。安全性高表現自通過2 ~4 mm 的超微小激光切口讓角膜表層神經保持完整,角膜生物力學的穩定性更高,安全性更高,且術后的四小時之后便可獲取清晰視力,術后的用眼體驗良好,恢復視力快,質量佳[7]。在臨床上無需借助制作掀開式角膜瓣,操作過程由全飛秒激光設備完成,且SMILE 具有根據患者的近視度數設置切割角膜基質厚度的特點,通過直接使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層制作微透鏡,再使用小切口將其飛秒激光制作好的角膜透鏡片取出,得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不需要聯合準分子激光,從而避免了FS-LASIK 術實行兩種激光的現象。而且SMILE 最大優勢為2 mm 的小切口,因無需制作角膜瓣,因此在術后的安全性更好,對日常生活都沒有嚴重影響。SMILE 優于FS-LASIK 的原因分析如下,SMILE 為上皮屏障完整性且未收到影響前提下取出透鏡,相當于在基本密閉的環境下穩定操作,保留基質前板層,保護角膜基質層以及前彈力層內行走神經纖維,減少了術后的角膜知覺減退,SMILE 作為飛秒激光光爆破作用,具有其脈沖持續時間極端,熱效應區域極小,瞬間功率極高的優勢,對于周圍角膜神經影響更少。
綜上所述,使用SMILE,對患者的角膜神經纖維創傷更小,且鼻側和角膜下方以及顳側的知覺恢復更快,具有微創和安全性高的優勢,治療效果更佳,在臨床上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