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偉
(西安北車醫院影像科 陜西 西安 710086)
結腸癌多發病于50 歲左右人群,生長迅速,5 年存活率較低[1]。該病預后的影響因素包括病理特征、年齡、病程、淋巴結轉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腹部淋巴結轉移[2]。影像學檢查是結腸癌術前診斷常用輔助檢查,常規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可早期檢出淋巴結轉移情況,但是敏感性與特異性并不是非常高[3]。多層螺旋CT 具有呼吸偽影少、掃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呼吸偽影少等特點,特別是螺旋CT 后處理技術可反映腫瘤血供情況,可更加直觀顯示病灶的細節特征[4]。本文具體探討了結腸癌腹部淋巴結轉移的螺旋CT 表現特征,研究能促進早期檢出上腹部淋巴結轉移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 年9 月—2018 年6 月在西安北車醫院經病理證實的結腸癌患者134 例。納入標準:①手術病理確診為結腸癌;②所有患者入院前未進行任何療法;③年齡20 ~70 歲;④既往沒有腹部手術史;⑤首次進行結直腸癌根治性手術;⑥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臨床與病理資料缺乏者;②有手術禁忌證患者;③妊娠與哺乳期婦女;④精神類疾病患者;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其中男74 例,女60 例;平均年齡(45.33±2.48)歲;病理類型:腺癌86 例,黏液癌38 例,乳頭狀癌10 例;平均體重指數(22.42±1.83)kg/m2。
CT 檢查方法:所有患者都給予螺旋CT 檢查,掃描范圍肺底至恥骨聯合,采用飛利浦16 排32 層螺旋CT。CT 參數:層厚1.25 mm,120 kV,250 mA,螺距1.0,層距5 mm,自動重建1.5 mm。在CT 增強掃描中,經肘靜脈注射1.5 mL/kg 的優維顯,速率3 mL/s,記錄增強強度。
病理檢查:在手術中觀察與記錄患者的腹部淋巴結轉移情況,分離淋巴結組織,行常規病理組織染色,由病理科醫生判定淋巴結轉移情況。
(1)記錄所有患者的CT 特征,包括淋巴結大小、形狀和輪廓、數目等。(2)記錄所有患者的CT 強化程度:強化:CT 差值>40 HU;輕度強化:CT 差值<20 HU;中度強化:CT 差值20 ~40 HU。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線評估預測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134 例患者中,病理確診為腹部淋巴結轉移34 例,轉移率為25.4%。
轉移組患者的病理類型、體重指數、性別、年齡等資料與非轉移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轉移組患者的短軸直徑大于10 mm,不規則邊界,壞死囊變等發生率高于非轉移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轉移組患者的CT 強化程度高于非轉移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CT 強化比較[n(%)]
ROC 曲線分析通過淋巴結短軸直徑大于10 mm,不規則邊界,不均勻強化判斷上腹部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特異性都在68.0%以上,見表4。

表4 螺旋CT 對結腸癌腹部淋巴結轉移的診斷價值(%)
直腸癌是影響我國健康的重大常見疾病,當前已有多種治療方法可用于該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一直維持在20.0%左右,主要在于很多患者在伴隨有淋巴結轉移,導致術后復發率與轉移率一直比較高,為此加強早期診斷與預測具有重要價值。
本研究顯示在134 例患者中,病理確診為腹部淋巴結轉移34 例,轉移率為25.4%,表明結直腸癌患者的上腹部淋巴結轉移率比較高。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結腸癌與判斷淋巴結轉移的重要方法,涉及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包括X 線、超聲、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中常規CT 征象可反映病灶的直徑、形態等特征,定性判斷具有很好的價值[5]。本研究顯示轉移組患者淋巴結短軸直徑大于10 mm,不規則邊界,不均勻強化等發生率高于非轉移組患者(P<0.05),其中邊界不清,表明腫瘤細胞對血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和淋巴管的浸潤,在CT 診斷中具有很好的影像學特征。
跟其他惡性腫瘤類似,直腸癌也為一種血管生成依賴性疾病,也為淋巴結轉移或遠端轉移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CT 檢查提供了條件[6]。傳統CT 能顯示腹部淋巴結轉移狀,但是診斷效果有待提供。本研究顯示轉移組患者的CT 強化程度高于非轉移組患者(P<0.05),表明結腸癌腹部淋巴結轉移患者多伴隨有CT 強化強度增加,多表現為不均勻強化。當前也有研究顯示增強螺旋CT縮短了掃描時間,提高了掃描速率,不僅可以早起診斷轉移性淋巴結,還可判斷轉移性淋巴結的特征與進行分期[7]。并且增強螺旋CT 還可利用CT 后處理技術,可多角度、多方位清晰顯示淋巴結位置及形態,從而避免漏診與誤診情況的出現。本研究ROC 曲線分析巴結直徑,不規則邊界,不均勻強化判斷上腹部淋巴結轉移的靈敏度、特異性都在68.0%以上。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沒有納入其他影像學方法進行對比,同時任何影像學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診與漏診,需要與其他診斷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綜上所述,結腸癌腹部淋巴結轉移在螺旋CT 上多表現為巴結短軸直徑大于10 mm,不規則邊界,不均勻強化等特征,多發等,以上特征有助于提高腹部淋巴結轉移診斷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