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富,唐述霞,劉順亁
(湖北省監利市人民醫院感染科科 湖北 監利 433300)
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誘發的疾病,近年來,該病發病率隨著大眾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乙型肝炎病毒在患者體內復制會持續損傷肝細胞,易引起脂肪肝、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肝癌等更嚴重的疾病[1]。現階段,臨床治療乙型肝炎的常用抗病毒藥物是恩替卡韋,可發揮對HBV-DNA 復制的抑制作用,但有研究指出對于合并脂肪肝的乙型肝炎患者單純應用恩替卡韋治療效果欠佳[2]。飛水薊賓的主要作用是穩定肝細胞,對肝細胞酶系統加以保護,與恩替卡韋聯合應用有助于強化治療效果[3]。本研究觀察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應用水飛薊賓治療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1 月湖北省監利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2 例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6 例。對照組男患者女比例31:25;年齡35 ~74 歲之間,平均(48.16±2.74)歲;病程0.2 ~5.0 年,平均(3.73±0.63)年。研究組男女患者比例29/27;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48.02±2.61)歲;病程0.3 ~5.0 年之間,平均(3.46±0.5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確診為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③發病時伴有腹脹、乏力、肝區疼痛、納差等癥狀;④未進行抗病毒治療;⑤近期未接受免疫調節劑治療;⑥無藥物、酒精依賴;⑦無肝毒性藥物服用史;⑧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肝、遺傳性肝病等;②伴其他類型肝炎病毒感染;③合并免疫系統疾病;④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⑤合并惡性腫瘤;⑥對研究藥物過敏;⑦合并精神類疾病;⑧依從性差。
對照組單獨予以恩替卡韋分散片(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0129;規格:0.5 mg×21 片)治療:每次0.5 mg,1 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水飛薊賓膠囊(天津天士力圣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99;規格:35 mg×30 粒)治療,恩替卡韋用法同對照組,水飛薊賓用法如下:每次70 mg,3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 個月。
(1)療效評估[4]:經治療體征、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均顯示正常為治愈;經治療體征、臨床癥狀、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均改善明顯為顯效;經治療體征、臨床癥狀、肝功能指標及血脂水平有所好轉為有效;經治療未達到以上評估標準為無效。(2)檢測兩組治療前后的AST、ALT、HBV-DNA 等肝功能指標及TG、TC、HDL-C、LDL-C 等血脂水平并比較。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7.50%,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前的AST、ALT、HBV-DNA 等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AST、ALT、HBV-DNA 等肝功能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s)
ALT/(U?L-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 56 193.42±21.28 61.37±12.46 191.41±70.55 51.16±20.47對照組 56 194.05±20.98 83.15±14.62 189.73±69.24 73.01±22.49 t 0.1588.4850.1275.377 P 0.8750.0000.8990.000組別 例數AST/(U?L-1)HBV-DNA/(IU?mL-1)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 565.79±1.242.08±0.56對照組 565.68±1.373.22±0.71 t 0.4459.434 P 0.6570.000組別 例數
兩組治療前TC、TG、HDL-C、LDL-C 水平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上述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s)
TC/(mmol?L-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 563.51±0.581.82±0.385.92±1.073.93±0.72對照組 563.34±0.613.04±0.476.13±1.135.81±1.28 t 1.51115.1051.0099.580 P 0.1340.0000.3150.000組別 例數TG/(mmol?L-1)LDL-C/(mmol?L-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 560.92±0.311.53±0.644.48±0.572.37±0.51對照組 560.91±0.361.03±0.554.52±0.594.56±0.71 t 0.1584.4340.36518.747 P 0.8750.0000.7160.000組別 例數HDL-C/(mmol?L-1)
乙型肝炎的傳染性較強,當乙型肝炎病毒侵襲肝臟并迅速復制后,會促使機體分泌抗原性物質,對免疫系統形成刺激,進而形成免疫損傷[5]。臨床實踐研究指出,如果無法及時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持續存在炎性反應,會顯著增加誘發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細胞癌等疾病風險[6]。因此,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加以有效抑制,降低肝功能損傷程度是治療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重要途徑。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7.50%)較對照組(71.43%)更高(P<0.05);研究組治療后的AST、ALT、HBV-DNA 等肝功能指標及TC、TG、HDL-C、LDL-C等血脂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聯合應用恩替卡韋及水飛薊賓治療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可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對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效果更明顯。恩替卡韋是治療乙型肝炎的一線藥物,具有起效快、患者耐受性強且副作用少等特點,同時能夠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加以選擇性抑制,從而降低病毒載量[7]。水飛薊賓屬于保肝類藥物,相關藥理學研究證實,該藥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可積極改善肝臟脂肪變性,提升HDL-C 水平的同時降低LDL-C 水平,從而減少脂肪肝沉積,并有助于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促使肝臟解毒能力有所提升[8]。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發揮藥物協同作用,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效促進實驗室指標更快恢復正常。
綜上所述,在恩替卡韋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水飛薊賓對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加以治療,可優化治療效果,改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