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鈴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 江蘇 南通 226000)
化學藥物治療是惡性腫瘤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1],由于化療藥物屬于細胞毒性藥物,易出現較為嚴重的骨髓抑制反應,患者在化療結束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細胞減少[2],臨床針對這種情況常提前或同步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用來預防或者降低中性粒細胞下降程度,護理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高效的護理措施有可能增加治療效果[3]。本文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初級預防同步放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護理中,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在我院進行PEGrhG-CSF 初級預防同步放化療的70 例患者,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和對照兩組,每組35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5 例;年齡27 ~68 歲,平均年齡(47.51±2.13)歲;乳腺癌11 例,肺癌9 例,胃癌2 例,宮頸癌7 例,膀胱癌5 例,絨毛膜上皮癌1 例。研究組男21 例,女14 例;年齡26 ~67 歲,平均年齡(46.53±2.24)歲;乳腺癌12 例,肺癌8 例,胃癌1 例,宮頸癌8 例,膀胱癌5 例,絨毛膜上皮癌1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研究組采取綜合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心理疏導: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其心理活動,重視語言溝通,態度耐心親和,取得信任提高配合度。向患者講解疾病特點,化療后藥物副作用不良反應,避免消極話述,用治愈病例為典范,激發患者疾病對抗信心[4],以樂觀積極心態面對疾病。(2)營養支持:化療后維持正常的營養水平,保持平衡膳食,增加高熱量、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食物攝入,如魚類、奶類、豆類、香菇綠葉蔬菜等[5]。飲食結構盡量選擇蒸煮等烹飪方式,利于消化吸收。根據主觀整體營養狀況評定表(PG-SGA)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評估,實施相應營養支持,維持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6]。(3)康復運動與健康宣教:加強體育鍛煉,改善機體運動和免疫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利于預后。囑患者應保持起居環境清潔與衛生,每日通風半小時以上,夏季房間內濕度應為50%~60%,室內應用洗滌用品進行清潔,避免感染[7]。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發生情況,注射部位疼痛、骨骼疼痛等其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對比。中性粒細胞減少: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分為輕度(≥1.0×109/L)、中度[(0.5~1.0)×109/L]、重度(<0.5×109/L)。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滿意度量表(NSNS),共19 個條目,采用用1 ~5 分評分法,總分19 ~95 分,評分與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呈正相關。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對照組中性粒細胞減少總發生率為31.43%,研究組中性粒細胞減少總發生率為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比較[n(%)]
護理后,對照組注射部位疼痛、骨骼疼痛、發熱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4.29%,研究組注射部位疼痛、骨骼疼痛、發熱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其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護理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得分為(83.45±2.32)分,研究組為(91.23±2.7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2.793,P= 0.000)。
化學藥物治療是目前最有效地治療惡性腫瘤的治療手段之一[8],由于藥物的細胞毒性作用,用化療藥后經常出現骨髓抑制情況,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引起一系列嚴重并發癥[9]。PEG-rhG-CS 為預防放化療中性粒細胞減少的防治手段,護理在治療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協助疾病診治提升治療效果,本文將綜合護理應用于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初級預防同步放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中取得較好效果。化療后心理會發生變化,易出現悲觀失望情緒,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避免自我暗示和恐懼心理,降低患者情緒負擔;進行健康宣教,將患者講解化療后副作用不良反應和緩解方法,降低患者恐怖心理;協助患者進行運動強度適宜的康復運動,可增強機體功能狀況,調節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狀況提升對抗疾病能力;化療后消化道癥狀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通過對患者進行評估制定合適飲食計劃[8],可改善患者消化系統癥狀減輕副作用[9]。本文結果顯示,對照組輕度中性粒細胞減少5 例,中度3 例,重度3 例,總發生率為31.43%,研究組輕度中性粒細胞減少2 例,中度1 例,總發生率為8.57%。研究組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注射部位疼痛、骨骼疼痛等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34.29%,高于研究組的11.43%(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分值為(91.23±2.75)分高于對照組的(83.45±2.32)分,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PEG-rhG-CSF 初級預防同步放化療后中性粒細胞減少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可有效提升療效,降低中性粒細胞下降程度,降低放化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減輕化療后各種不適癥狀,提升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促進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