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琳
35歲的李女士每年都會到醫院做婦科體檢,今年拿到B超報告單后她頓時緊張不已,因為報告上提示卵巢囊腫。其實不光是李女士,很多女性會有這方面的困惑和緊張。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關于卵巢囊腫的那些事。
什么是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即一側性或雙側性、囊性或實性、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有一定的惡性比例。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常與遺傳、內分泌、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有關。
卵巢囊腫有無癥狀?
卵巢正常大小和大拇指差不多大。它長在盆腔的深部,所以卵巢囊腫常無明顯的臨床表現,患者往往因其他疾病就醫在行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
如果出現下面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如持續的痛經、下腹墜脹、腹痛,伴有厭食、消瘦等全身癥狀。要注意,有囊腫的患者,如果突發腹痛,特別是伴有惡心、嘔吐或者發熱,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判斷是不是發生了囊腫蒂扭轉或者囊腫破裂。
卵巢囊腫要做哪些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中最重要的是B超和腫瘤標志物。
如果B超提示囊腫不是純囊性回聲,特別是含有實性成分;或者囊腫血流豐富,或者提示囊腫有低阻血流;或者囊腫雙側、合并腹腔積液時,應該手術治療。
腫瘤標志物主要是CA125和CA199,這兩項指標如果增高,特別是進行性升高,也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卵巢囊腫為什么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什么叫“生理性”呢?通俗一點說,“生理性”就不是病,不需要手術,自己能消失。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育齡期女性每個月都會排卵。排卵前,卵泡發育到一定大小,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卵泡破裂,卵子排出。卵泡排卵后塌陷,形成黃體。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黃體發育不太正常,在消退過程中可能發生囊性變,囊內積滿液體,外面的一層皮被越撐越大,形成“黃體囊腫”。有些黃體囊腫往往伴隨月經不規律(如推遲)、出血時間延長等。當然,有些卵泡“皮面”比較厚,不容易破裂,會繼續長,外面有卵泡膜,里面是卵泡液,可長到3~4厘米大小。這就是所謂“卵泡囊腫”。這兩種囊腫,隔一個月復查B超一般都會消失,也有可能會重復出現。所以,有些細心的女性會發現卵巢囊腫從左邊跑到右邊。
總之,盡管卵巢囊腫可能為生理性的也可能為病理性的,患者還是應當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由醫生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如果是病理性的囊腫,就應該遵從醫囑,進行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發展惡化。
什么情況下卵巢囊腫需要治療?
有些卵巢囊腫是良性的,有些卵巢囊腫可能是惡性的;有些需要手術,有些可以隨訪觀察。一些卵巢囊腫患者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的卵巢囊腫需不需要治?”對此,專家認為,是否需要治療要從發生卵巢囊腫的年齡、卵巢囊腫大小、存在時間、有無癥狀、輔助檢查結果等方面來綜合判斷。
卵巢囊腫發生的年齡
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后的女性,只要出現卵巢囊腫,通常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因為這兩類人的卵巢囊腫大多數是病理性的,如果不處理可能帶來別的問題。
而生育期女性的卵巢囊腫,要結合卵巢囊腫的大小來判斷:
一般而言,6厘米以下的囊腫,如果B超提示為完全囊性的囊腫,腫瘤標志物也不高,可以觀察3~6個月。
如果囊腫超過6厘米,特別是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或者一開始并不大,但是在3~6個月的觀察期內迅速增大,應該手術治療。
做B超時間,應該在月經干凈后3~7天,這時候很多生理性囊腫會消失。
卵巢囊腫存在的時間
很多生理性囊腫是排卵造成的,這類囊腫的特點是直徑不超過8厘米,完全囊性,3~6個月自然消失。所以,如果一個囊腫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盡管它可能不再長大,也建議手術治療。
卵巢囊腫雖然容易惡變,但只要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還是可以避免的。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視婦科檢查,每年至少要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