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在這闔家團圓的節日里,如何才能吃得美味又健康,對廣大糖尿病患者而言的確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此,筆者歸納了糖尿病患者圍繞過節關心最多的若干問題,予以解答,希望糖尿病患者不再為此糾結,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春節。
“無糖食品”能敞開吃嗎?
節日期間,糖尿病患者往往會收到親友送來的各種“無糖食品”,既然是“無糖”,多吃點可以嗎?
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被這類食品包裝上的“無糖”二字所迷惑,“無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而已,但同樣是淀粉(多糖)做的,進食后會在體內分解轉化為單糖,吃多了照樣會升高血糖。因此,應當把“無糖食品”當作主食對待,不能隨便多吃。
用副食當飯吃可以嗎?
主食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即“糖類”),應當少吃,而肉蛋類副食不含糖,是否多吃無妨?
糖尿病患者講究均衡飲食,應當按照一定比例合理攝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肉蛋類副食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這些物質可以在肝臟中轉變成葡萄糖,吃多了同樣能升高血糖,而且會引起高血脂。此外,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要限制高蛋白食物(如肉類及豆制品)的攝入,因為進食蛋白質過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副食也不能多吃,有些糖尿病患者在節日期間,頓頓大魚大肉,甚至拿副食當飯吃,非常不可取。
過節能不能喝點酒?
春節期間家家餐桌上離不開酒。有人說喝酒“傷胃傷肝傷胰腺”,也有人說喝酒“舒筋活血降血糖”,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酒呢?
適量飲酒可以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但總體而言,糖尿病患者飲酒弊多利少。這是因為:①酒只能提供熱量,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②糖尿病患者可能因飲酒而影響正常進食,不利于飲食控制;③長期大量飲酒可以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還可誘發急性胃黏膜病變、急性胰腺炎等;④酒精有抑制肝臟糖異生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大量飲酒,極易發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飲酒,尤其注意不要空腹飲酒。
堅果是否多吃無妨?
堅果類零食是春節期間極受歡迎的休閑食品之一,不僅脆香味美而且營養豐富,關鍵是不甜,糖尿病患者是否多吃無妨?
堅果包括核桃、松子、開心果、栗子、榛子等,屬于富含脂肪的高熱量食品,這類食品吃得過多,不僅會導致熱量及油脂攝入超標,血脂還會通過糖異生作用轉化為葡萄糖,致使血糖升高,對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利。為了保持血糖穩定,糖尿病患者對堅果類食品應當淺嘗輒止,同時,要注意總熱量的攝入量。
過年期間停藥行嗎?
民間有“過年不吃藥”“正月不看病”的說法。有些人認為春節是一年的開始,代表著一年的運勢。因此,為了討個吉利和心理安慰,過年期間能否暫停幾天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終身治療,尤其是那些胰島功能嚴重衰竭的患者(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如果擅自停藥(包括胰島素),往往會造成血糖顯著升高及波動,易誘發“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盡可能保持正常起居,堅持規律運動,定時定量進餐,并按時服藥打胰島素。
多吃飯后增加藥物劑量是否可行?
春節期間,面對豐盛可口的菜肴,往往很難管住嘴,可又擔心吃多了血糖會高,能不能在多吃飯菜的同時增加藥物劑量?
這種做法并不可取。這是因為,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降糖藥物的療效都必須以飲食控制為基礎,否則,即便增加藥物劑量也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藥物不良反應也會隨之加大。
糖尿病患者進餐為何要講究順序?
糖尿病患者往往對吃什么比較在意,但對進餐時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卻不大講究。請問,進餐順序對餐后血糖影響大嗎?
研究發現,餐后血糖的高低不僅與吃什么有關,同時也受進餐順序的影響。中國膳食指南建議,糖尿病患者進餐時,最好按照蔬菜→肉蛋→主食的順序,同時鼓勵患者細嚼慢咽,放緩進食速度。
最后,送給糖尿病患者六句話:美酒佳肴莫貪食,起居有常須保持,按時用藥勤督導,血糖監測別放松,“五匹馬車”心中記,平安歡喜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