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王偉,曹志群
潰瘍性結腸炎為一種炎癥性腸病,易使胃腸道系統出現問題,嚴重者導致胃痙攣、腹瀉甚至直腸出血[1]。目前在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也在上升,各種因素可擾亂結腸的微生物生態系統,破壞上皮屏障,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細胞相互作用,從而引發失控的炎性反應,加重腸道黏膜損傷[2]。潰瘍性結腸炎無法治愈,患者多以服用抗炎藥來控制病情,或者使用強效類固醇或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病情,疾病容易反復發作,遷延難愈[3]。大約15%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通過手術切除大部分甚至全部結腸,從而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4]。中醫認為本病屬于泄瀉范疇,患者久病傷脾,脾虛不能運化水液,困阻清陽,濕邪蘊滯發為本病,治療以健脾清熱化濕為主,近年來中醫內治法、外治法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方面療效顯著[5-8]。因此,本研究觀察芪仙苡醬湯聯合中藥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9月—2021年6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14例,按就診順序標號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觀察組男32例,女25例;年齡30~75(51.18±10.64)歲;病程2~10(4.63±1.21)年;病變部位:右半結腸29例,左半結腸22例,全結腸6例。對照組男29例,女28例;年齡30~76(50.66±8.94)歲;病程1~10(4.79±1.38)年;病變部位:右半結腸19例,左半結腸30例,全結腸8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9倫審第(049)號-KY],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中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診斷標準[9];(2)符合“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脾虛濕阻中醫證型診斷標準[10]。排除標準:(1)嚴重心腦血管病、血液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2)患有結腸惡性腫瘤、腸梗阻、暴發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3)對本次服用中西藥物過敏者;(4)患有內分泌系統疾病及精神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西醫常規治療,注意飲食,調節情緒,美沙拉嗪腸溶片(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每次0.5 g口服,每日3次。對照組另予中藥灌腸治療,中藥灌腸方組成:黃柏12 g,黃連9 g,薏苡仁30 g,青黛6 g,炒枳殼12 g,白芨9 g,紫花地丁24 g,苦參9 g,兒茶6 g,銀花炭18 g,木香9 g,當歸9 g,黃芪30 g,炒白術24 g,敗醬草18 g,炙甘草6 g。中藥濃煎100 ml,溫度39℃作用,先在肛周和灌腸管涂少許石蠟油潤滑,然后將灌腸管插入肛門,將已經配制好的中藥湯劑經過灌腸管滴入。每天睡前排便后灌腸1次,保留藥液1 h,治療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芪仙苡醬湯治療,方劑組成:黃芪45 g,仙鶴草30 g,薏苡仁30 g,敗醬草18 g,桔梗12 g,烏梅9 g,當歸9 g,木香9 g,黃連9 g,紅藤24 g,椿白皮12 g,苦參9 g,地榆炭12 g,荊芥炭9 g,炒蒼術18 g,炒白術18 g,水煎服400 ml,分兩次早晚飯后溫服,治療2個月。中藥制作地點為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煎藥室。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腸黏膜病變評分[10]:包括黏液膿血便、腹瀉便溏、腹脹腹痛、充血水腫、黏膜糜爛、潰瘍等共6項,依據程度分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2、4、6分,分數越高,黏膜病變越嚴重。
1.4.2 腸鏡檢查評分[11]、疾病活動指數評分[12]:腸鏡檢查評分采用修正的Baron標準,正常黏膜為0分;黏膜充血伴血管模糊為1分;黏膜接觸性出血為2分;黏膜自發性出血為3分;黏膜可見大小不等的潰瘍為4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疾病活動指數評分即DAI評分,采用大便情況作為疾病活動度評價,大便性狀正常且潛血陰性計0分,軟便且潛血陰性計1分,軟便且潛血陽性計2分,腹瀉且潛血陽性計3分,腹瀉且血便計4分。
1.4.3 血清炎性指標檢測: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12(IL-12)、IL-13水平。
1.4.4 血清miR-98-5p、miR-21-5p相對表達量檢測: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約5 ml,離心沉淀提取血清,采用Trizol法提取總RNA,用miR-98-5p、miR-21-5p逆轉錄引物進行逆轉錄,內參基因為U6,采用熒光定量PCR儀(美國Bio-Rad公司)進行擴增。使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的OD值。使用2-ΔΔCt方法計算2項指標的相對表達水平。
1.4.5 不良反應記錄:記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皮疹、面色潮紅等。
1.5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3]綜合療效判斷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復查黏膜正常,且停藥或僅用維持量藥物,觀察3個月無復發;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復查黏膜有輕度炎性反應及假息肉的形成;無效,臨床癥狀及內鏡檢查均無改善??傆行?(有效+顯效)/總例數×100%。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47%,高于對照組的75.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腸黏膜病變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腸黏膜病變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腸黏膜病變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腸黏膜病變評分比較分)
2.3 2組治療前后腸鏡檢查評分及疾病活動指數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腸鏡檢查評分及疾病活動指數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腸鏡檢查評分及疾病活動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腸鏡檢查評分及疾病活動指數評分比較分)
2.4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血清CRP、IL-12、IL-13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血清上述指標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指標水平比較
2.5 2組治療前后血清miR-98-5p、miR-21-5p相對表達量比較 2組治療前血清miR-98-5p、miR-21-5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血清miR-98-5p、miR-21-5p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miR-98-5p、miR-21-5p相對表達量比較
2.6 2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6%;對照組出現皮疹1例,面色潮紅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1%;2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09,P=0.647)。
潰瘍性結腸炎屬于中醫泄瀉、痢疾病范疇,本病多因久病傷及脾胃,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脾虛濕盛發為本病,加之脾胃不能運行氣血,氣虛則血瘀,濕邪化生痰濁,邪蘊腸腑,阻滯腸絡,氣血凝滯,發為本病,治療以健脾滲濕為主,佐以活血化瘀祛濁。本研究對照組采用中藥灌腸方進行治療,方中黃柏、黃連、苦參可清熱燥濕,黃連合銀花炭可發揮止痢之功,薏苡仁利水滲濕,配合白術、木香益氣健脾,切中病機;青黛、白芨、兒茶、黃芪可直接作用于腸道黏膜,發揮生肌斂瘡之功;紫花地丁、敗醬草清熱解毒,祛除腸道熱邪,配合當歸、枳殼促進腸道氣血正常運行;炙甘草既可調和諸藥,又可益氣和中,保護腸道黏膜。研究組加用芪仙苡醬湯治療,方中黃芪、白術益氣健脾,蒼術燥濕和胃,配合薏苡仁促進脾胃氣血正常運行,運化脾胃濕邪;地榆炭、荊芥炭、仙鶴草寧絡止血,保護受損的腸絡黏膜,修復腸道;烏梅、椿白皮可收斂護膜,保護腸道;黃連、苦參、敗醬草清熱燥濕解毒,祛除脾胃及腸道濕邪,濕邪去而氣血生,配合當歸、木香使氣血正常運行,促進脾胃升清及腸道通腑,發揮升清降濁之功,保護脾胃及大腸黏膜;桔梗宣肺氣以通腑,通利腸道;紅藤活血通絡、敗毒散瘀,進一步清利腸道,保護大腸。諸藥共用發揮益氣健脾、清熱燥濕、收斂護膜之功。
本研究結果發現,芪仙苡醬湯聯合中藥灌腸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腸道黏膜評分、腸鏡檢查評分及疾病活動指數評分,一方面因為中醫灌腸治療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迅速滲透于腸道黏膜,發揮清熱燥濕解毒、寧絡止血、收斂護膜之功,體現中醫外治優勢,同時中藥內服可從整體調整機體狀態,益氣健脾,祛除脾胃濕邪,促進腸絡氣血正常運行,恢復升清降濁之功,減輕患者黏液膿血便,腹瀉便溏,腹脹腹痛,黏膜的糜爛、潰瘍等癥狀,保護黏膜。另一方面,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芪有效成分黃芪甲苷Ⅳ可明顯改善腸道病變,其作用機制與減輕炎性反應、提高腸道黏膜屏障密切相關[14];CRP、IL-12、IL-13作為炎性指標進行研究發現,芪仙苡醬湯聯合中藥灌腸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與其中藥有效成分發揮抗氧化應激反應、減輕炎性反應密切相關。仙鶴草有效成分甲醇提取物可減弱被激活的巨噬細胞,抑制一氧化氮酶合成減少一氧化氮釋放,發揮抗炎作用;同時其黃酮類化合物可清除氧合自由基,減輕炎性反應損傷,發揮抗氧化應激作用[15]。薏苡仁有效成分多酚類物質能夠降低糖脂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氧化應激指標水平,抑制過氧化物生成,可減輕炎性反應,對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16]。敗醬草可治療腸炎, 對黏膜及胃腸道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 促進抗體形成,達到抗炎、抗菌的治療目的[17]。
miRNA是長度為19~24個核苷酸的小型非編碼RNA,可與mRNA序列的 3'-非翻譯區 (3'-UTR) 結合以調節其靶基因的表達。目前,多項研究表明,多種miRNAs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過程密切相關[18-19],表明miRNAs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靶點,miR-21-5p可能促進腸道炎性反應的發生和發展,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 miR-21-5p 水平升高,miR-21-5p上調可能是由其靶標STAT3引起的,STAT3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上調,并且STAT3表達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降低STAT3的轉錄水平,可緩解患者結腸的炎性反應狀態[20]。miR-98-5p可直接誘導M1 巨噬細胞極化為M2巨噬細胞極化,緩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癥狀,且IL-10被預測和驗證為 miR-98-5p的靶點,多種lncRNA對miRNA具有海綿吸附作用,從而參與靶基因表達的調控,miR-98-5p 可以直接靶向IL-10,而lncRNA MEG3對 IL-10表達為正調控[21]。潰瘍性結腸炎患者miR-98-5p水平升高,降低miR-98-5p的表達可以減輕炎癥性腸病的癥狀,lncRNA MEG3升高抑制了 miR-98-5p 表達的上調,并通過miR-98-5p促進了 IL-10 的表達,lncRNA MEG3可能通過上調miR-98-5p-海綿狀IL-10表達減輕潰瘍性結腸炎癥狀[22]。本研究結果證實,芪仙苡醬湯聯合中藥灌腸可降低血清miR-21-5p、miR-98-5p表達,降低炎性反應。
綜上,芪仙苡醬湯聯合中藥灌腸可降低血清miR-21-5p、miR-98-5p表達,降低血清炎性指標水平,改善泄瀉、腹痛、黏血便等臨床癥狀,保護腸道黏膜,充分發揮中醫內外治結合優勢,臨床療效顯著。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陳藝: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進行統計學分析;王偉: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據,資料搜集整理;曹志群:提出研究思路,論文修改,論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