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施后淵,劉婭,唐琳,葉濤
B族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稱無乳鏈球菌,是一種β-溶血性革蘭陽性細菌,在孕婦陰道或直腸中的定植率為10%~30%, 妊娠晚期GBS感染率為7.51%~37.30%。GBS作為一種潛在的致病病原體,可導致陰道微生態紊亂,并可垂直傳播給經陰道分娩的新生兒,導致新生兒敗血癥、肺炎和腦膜炎[1-3]。分娩時使用抗生素是降低GBS相關新生兒敗血癥風險的方法,但是并不能預防GBS母嬰傳播。體外研究顯示,乳酸桿菌細胞壁的非蛋白質成分具有抗GBS活性,乳酸菌代謝產生的酸性環境可有效抑制GBS菌落生長[4]??诜a充含有乳酸桿菌菌株的益生菌可降低孕婦陰道和直腸GBS定植率[5],但是益生菌對GBS定量值、血清炎性因子和妊娠結局的影響尚不清楚,鑒于此,本研究擬對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婦進行口服含乳酸桿菌益生菌干預,探討其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1年1月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婦產科診治的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婦103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52例)和對照組(51例)。2組年齡、妊娠周期、孕產史、文化程度、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0612),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例
1.2 病例選擇標準[6](1)納入標準:①單活胎妊娠;②妊娠35~37周采集陰道下1/3處陰道分泌物標本,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RT-qPCR)法檢查提示GBS感染。(2)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甲亢、先天性心臟病等合并癥;②異位妊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③雙胎或多胎妊娠,院外分娩者;④既往GBS感染病史;⑤入組前胎膜已破,妊娠期間抗生素藥物應用史;⑥合并其他病原菌嚴重感染。
1.3 治療方法 2組孕婦均指導定期產檢,補充葉酸和維生素,合理搭配膳食,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注意外陰衛生。對照組孕婦不服用益生菌,分娩前4 h靜脈滴注抗生素預防感染,抗生素根據過敏史、皮試結果選擇青霉素、頭孢或克林霉素。觀察組孕婦服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0.5 g/次,30℃ 溫水送服,3次/d,服用至分娩發動,分娩前4 h靜脈滴注抗生素預防感染(抗生素治療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陰道GBS定量值檢測:治療前、治療后(分娩發動)由產科醫生采集陰道下1/3分泌物標本放入保存液管中冷藏密封保存。采用RT-qPCR法檢測GBS定量值,按照GBS核酸檢測試劑盒(上海暉科生物科學有限公司)配制GBS-PCR 反應液(包含Taq DNA Polymerase 0.5 μl,Uracil N-Glycosylase 0.2 μl)加入離心管振蕩混勻離心,分裝至PCR 反應管避光保存備用。取陰道分泌物、陽性和陰性對照樣品,95℃ 干浴和冰浴各2 min,離心取上清液加入PCR 反應管;反應條件:37℃ 2 min,94℃ 2 min,94℃ 15 s,55℃ 45 s,共進行10 個循環;再94℃ 15 s,55℃ 45 s,30個循環。采用SimpliAmp熒光定量PCR儀(美國賽默飛公司)檢測GBS定量值。
1.4.2 血清炎性因子檢測:治療前、治療后采集孕婦靜脈血3 ml離心留取血清,采用Varioskan LUX 多功能酶標儀(美國賽默飛公司)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賽默飛公司。
1.4.3 記錄分娩方式及圍產期結局:記錄分娩方式(陰道分娩、剖宮產)、分娩時胎齡、新生兒出生體質量、新生兒出生1 min阿氏評分,5 min阿氏評分,胎膜早破、早產、宮內感染、產褥感染、新生兒感染等情況。

2.1 2組治療前后GBS定量值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觀察組陰道GBS定量值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1),而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及觀察組孕婦治療前后陰道GBS定量值比較
2.2 2組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6、CRP、TNF-α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1),而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及觀察組孕婦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2.3 2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孕婦胎膜早破、早產、宮內感染、產褥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2組剖宮產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照組及觀察組孕婦妊娠結局比較 [例(%)]
2.4 2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2組分娩時胎齡、新生兒出生體質量、1 min阿氏評分、5 min阿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對照組及觀察組新生兒結局比較例(%)]
GBS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細菌,也是導致侵入性胎盤感染的主要原因。陰道內GBS可通過宮頸侵入引起上行子宮胎盤感染,也可在陰道分娩時傳染給新生兒,發生早產、死胎,以及新生兒敗血癥、肺炎、腦膜炎和腦病等嚴重不良妊娠結局[7]。2019年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委員會推薦臨產或破膜后GBS感染孕婦至少接受4 h的腸外抗生素治療[8],但是抗生素治療對胎兒存在潛在危害,且廣譜抗生素應用可增加耐藥風險,因此,尋找更有效的減少GBS定植的治療途徑十分重要。
本結果說明,補充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可減少GBS定植,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主要成分為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蠟樣芽孢桿菌,其中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不低于0.5×106CFU,蠟樣芽孢桿菌不低于0.5×105CFU,腸道桿菌是最常見的益生菌,屬于一種無芽孢的桿菌,具有強代謝碳水化合物產酸能力,能拮抗致病菌,維持機體對抗原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一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婦給予乳酸桿菌GR-1&RC-14膠囊干預3周后GBS轉陰率42.9%,明顯高于安慰劑組的18.0%[5],Hanson等[9]發現,妊娠期間給予益生菌干預,妊娠36周時GBS菌落計數較未服用益生菌者明顯降低,動物研究也顯示,羅伊氏乳桿菌 CRL1324可顯著降低小鼠陰道 pH,減少GBS數量[10],以上結果提示口服補充益生菌有助于降低GBS定植率,與本結果一致。而劉映玲等[11]報道結果則顯示,補充益生菌組GBS轉陰率與未補充益生菌組無差異(30% vs. 23%),分析原因可能與益生菌干預時間有關,本研究益生菌干預至分娩,平均治療時間為3.12周,長于劉映玲等[11]干預時間(2周)。乳酸桿菌可維持機體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陰道微生態失衡或乳酸桿菌消耗與女性妊娠晚期GBS感染有關,補充乳酸桿菌是根除陰道和直腸GBS定植的有效方法[12-14]?,F有研究發現,乳酸桿菌產生的抗菌肽Lactocin160可抑制陰道加德納菌生長,而陰道加德納菌是陰道微生態失衡的主要致病菌,可促使GBS生殖道定植及子宮或胎盤逆行侵襲性感染[15]。Lactocin160 還可破壞細胞膜并誘導三磷酸腺苷產生,殺死細菌性陰道病相關的微生物,維持健康的陰道微生物群落。乳酸桿菌還可產生過氧化氫,與其他細菌競爭黏附上皮細胞并產生微菌酸,酸化陰道環境,恢復正常的陰道菌群[16]。口服含乳酸桿菌的益生菌可從腸道進入陰道,并通過屏障作用對抗病原微生物,治療菌群失調及其介導的反復感染性疾病[17]。
本結果說明,補充益生菌可降低機體炎性反應?,F有研究發現,妊娠晚期GBS陽性孕婦血清白介素-18、趨化因子CCL-1水平升高,且與妊娠不良結局有關,而補充益生菌被臨床研究證實可抑制 T 細胞活性和輔助性T細胞1分化,抑制白細胞黏附和炎性因子的產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18-20]。益生菌抑制炎性反應的機制可能與其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加強腸道上皮屏障和調節免疫功能有關,越來越多研究也表明,益生菌可通過識別Toll 樣受體和含有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的蛋白樣受體,調節核因子-κB 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炎性反應相關信號通路,抑制其下游炎性因子釋放[21]。本結果說明,補充益生菌可降低母嬰感染率及胎膜早破和早產發生率,分析原因為補充益生菌治療有效抑制了GBS在陰道內定植,繼而降低GBS上行感染和胎盤侵襲性感染幾率,所以胎膜早破和早產發生率降低。
綜上,口服益生菌可抑制妊娠晚期GBS定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母嬰圍產期感染率,改善妊娠結局,優于單純抗生素治療。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未觀察益生菌對陰道微生態的影響,其是否能改善陰道微生態尚待進一步探討。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汪靜: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及修改;施后淵、劉婭:資料搜集整理;唐琳:收集試驗數據、統計學分析;葉濤:確定研究方案,分析試驗數據、論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