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校園,儀式作為一種常規活動,具有巨大的德育價值:傳達核心價值觀,規范價值標準;體現集體意志,凝聚團隊情感;熏陶道德情操,指引道德行為。但是,由于目前學校的儀式活動多存在形式化、表演化、走過場等現象,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文從常規儀式養成美好習慣、慶典儀式激發生命成長兩方面,闡述如何在班集體建設中融入儀式教育,讓個體的“我”轉化成“我們”,從而提高班集體凝聚力。
[關鍵詞] 常規儀式;慶典儀式;班集體建設;儀式教育
一、儀式教育的實踐緣起
1.儀式教育的必要性
在校園,儀式作為一種常規活動,具有巨大的德育價值。
規范價值行為。儀式存在于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開學典禮、升旗儀式、生日慶典、畢業典禮等,它們能幫助學生銘記生活中重要的時刻,引領學生感知和內化核心價值觀,并規范個體的價值標準。
凝聚團隊情感。在儀式的精神氛圍里,學生個體由“我”轉化為“我們”,集體歸屬感增強,個體希冀通過自己的行為為集體增添榮譽。
指引道德行為。在校園這個文化場中,意識既是個體成長的精神家園,也是主體道德生長的精神家園,它能幫助個體塑造道德情感,培養道德情操,成就道德行為。因此,儀式也被冠以強大的教育使命。
2.儀式教育問題現狀
儀式作為校園的常規活動,常常因為是“常規”而被忽視。目前學校的儀式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儀式活動往往被當作“例行公事”而不夠重視,或是成為轟轟烈烈的“形象工程”而忽視了教育功能,還有一些儀式生搬硬套,使學生缺乏真實的情感體驗,導致儀式活動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儀式教育的實踐掠影
(一)常規儀式養成美好習慣
學校常規活動儀式具有一定的凝聚功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而把常規儀式融入習慣養成中,有助于學生對習慣養成形成清晰的道德認知,促使其生發習慣養成的道德需要,實現習慣養成的主體自覺。
1.大題應細作
升旗儀式是一種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每個學校必須舉行的一項儀式。為了讓每個孩子感受升旗儀式的意義,規范自身的行為,我們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讓每個人都重視起來。開學初,組織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讓每個孩子明確熱愛國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每次升旗儀式都要統一穿校服,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行標準的隊禮,其他孩子立正姿勢站立,渲染莊嚴的氣氛;升旗過程中以方陣的隊形站立,評比班級“禮儀標兵”,作為班級的升旗手,讓榜樣觸手可及。
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學校根據班級的表現以及班級申請,確定升旗班和一周值周工作。我們“揚帆中隊”因為表現突出,得以在開學典禮上進行展示。快板《新學期新氣象》告訴全校同學在新的學期應該怎么做;班歌《揚帆起航》宣告“揚帆中隊”新學期的努力方向;街舞則展示了“揚帆中隊”陽光男孩的活力激情。以小節目的形式展示師生的創意和才華,既體現了學校的主旋律,又展現了本班特色,還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每個人都用心聆聽。由于每次的升旗儀式都由不同的班級演繹,內容不同,形式不同,孩子們聽得特別認真,我們要求孩子能對每次活動進行簡單的記錄,并且上交批改,評選“最聰小耳朵”。
這樣的升旗儀式不再是一種學校強加的灌輸式活動,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心策劃的,它承載著愛國之情,凝聚著校園精神,規范著學生行為,更融入了集體
精神。
2.小題可大作
良好的班容班貌與衛生環境是一個班級的形象。可是現在的孩子衛生意識普遍較差,隨地亂扔紙屑現象嚴重,特別是美術課之后,紙屑滿地、顏料水到處都有。針對這種現象,我班開展了“我是一顆衛生文明星”系列儀式活動。
啟動儀式:孩子們在紙上寫下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為,并裝進氣球。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孩子們紛紛踩破裝有紙條的氣球,“砰砰砰”的氣球爆炸聲向大家宣告:告別陋習,從現在做起。老師適時講授垃圾如何分類,大家把地面上的氣球和紙屑撿起來進行分類,以實際行動踐行做一個文明人。
督促反思:每周五我們進行自評、互評、師評,并且把家長評價也納入評比中。孩子們根據評價結果,反思自己的行為,做得不好的改正,做得好的繼續保持。一個周期下來,評選“衛生文明星”。
在衛生習慣的養成中,針對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把衛生細則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讓枯燥無味的養成教育變身為一個個小小的儀式練習,讓孩子們在儀式感中感受衛生習慣的重要性,為創建最美班級發揮自己應有的力量。
3.后題能先做
旅行課程是把大千世界作為課堂,把社會資源當作學習資源,把游中學的體驗歷程作為一種獨特的成長方式。旅行一般是和家長出行,家長的文化水平、引導方式直接關系到孩子對旅行的感受,大部分孩子無法把它和儀式感、習慣養成聯系在一起。為此,我班專門針對旅行做了一次儀式活動。
暢談:各抒己見表達旅行的意義,明白旅行對個人成長的作用。
調查:結合網絡及自身經歷說說游客的不文明行為。
倡議:以班級名義發出倡議,建議出行的同學做一個文明游客。
行動:在每次旅游中,看見不文明行為大膽制止。
匯報:旅行回來后和大家分享旅行見聞和收獲。
把旅行冠以班級活動的名義,任務明確了,儀式感增加了,個體的行動變成集體的行為,展現了集體成長的動態軌跡。
(二)慶典儀式激發生命成長
1.生日儀式,讓班級成為班集體
朱永新教授曾指出:“儀式、節日和慶典……使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偉大的事物能夠擁有一種偉大的時刻,獲得神圣、莊嚴與尊重。”這樣的儀式,會啟迪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的生命與偉大事物交匯在一起,從而形成長久的動力。
(1)生日贈書,我為班級貢獻一份力
現在的孩子不缺乏物質,缺少的是一種精神引領。為此,我抓住孩子生日這個特殊日子,讓每個孩子為班級的圖書角捐贈圖書。在孩子生日這一天,班級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老師在大屏幕上打出他的名字,為其戴上“生日皇冠”,讓他拿出自己為班級挑選的圖書,介紹自己選書的意圖,把書交到好朋友的手中,完成交接儀式。其他孩子為他送上生日祝福,老師拍下照片、錄下視頻發到家長微信群,家長們也為他送上祝福。
一個學期結束后,讓每個孩子自己挑選一本書回家閱讀,其他的作為獎品獎勵給孩子。這樣,孩子們閱讀的書籍得以不斷更新,閱讀量也大大增加。
一個簡單的生日贈書儀式,既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日的特殊性,還能樹立為班級做一件事的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2)集體生日,我是班級小主人
每個學期我們班會舉辦一次集體生日會。所選的月份是不一樣的,如一年級上學期我們選擇9月份,二年級上學期選擇10月份……在下學期也是以這樣的思路進行,如果碰到在寒暑假過生日的孩子,則選擇在開學的第一個月一起過集體生日。這是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班級里當一次主角。
對于集體生日,孩子低段的時候,由老師和家委會成員共同策劃,到了中高段就由孩子們自己策劃,家委會為孩子們準備一個生日蛋糕。在活動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同學,大家都非常盡心。班級凝聚力在活動中也潛移默化地增強了。
2.畢業儀式,強化“最后一課”的情感記憶
畢業典禮是學生告別母校的重要儀式,是學生回憶學校生活的美好記憶;畢業典禮作為“典禮文化”的組成部分,則是學校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每一年我們都有一個畢業儀式主題,如上一學年我們的畢業主題為:望璀璨星空,約星夢遠航(我們的校訓:仰望天上星,走好腳下路;學風:那顆最亮的星星;校風:那方最炫的星園:向上、向真、向美好),這個主題契合我們的育人目標。
畢業典禮上學生是主角。全體畢業生來到報告廳,十分鐘的成長VCR歷歷在目,點滴時光掠影激起學生心中的層層漣漪;校長激情洋溢的致辭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母校的重視與關懷;畢業生名單宣讀,從學校領導手中接過畢業證書,感受到成長的幸福與期望;畢業生代表的深情回憶,感謝、感恩,為小學階段畫上完美的句號;全體畢業生莊嚴宣誓:“今天我以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為我而驕傲!”這一刻成為學生心中永恒的記憶,促使學生用更好的自己迎接新的挑戰。
三、儀式教育的實踐效果
1.聚焦班集體的生命成長
以學生的生活為起點,將班級日常生活中學生們喜歡的事、有意義的活動和一些特別的日子,通過莊重和雅致的儀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生長點。小范同學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在一次集體生日活動中,她的歌聲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小葉平時調皮搗蛋,但在運動會上跑出了第一名的成績;小陳雖然智力比同齡的孩子低,但畫畫卻能得到同伴們的贊賞……這些就是我們在儀式活動中給予孩子們的最好禮物。
2.促進班集體的道德生長
儀式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不斷汲取正能量、釋放正能量的精神場域,豐富學生的生命存在感,為學生的道德成長搭建平臺。儀式催生道德行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將存在于人意識中的道德符號轉化為具體的現實存在,內化人的價值觀念,外化人的社會行為。在“我是一顆衛生文明星”儀式活動后,我們班的孩子把這個活動延續到校園的角角落落。午餐后,衛生小分隊會到操場上走一走,看看校園里有沒有果皮紙屑;行走在校園的任何地方看到有垃圾都會隨手撿一撿;甚至在外出活動的路上,孩子們也能做到隨手撿起路邊的垃圾。
3.增強班集體的德育實效
在儀式活動過程中,我們營造了濃郁的班級文化氛圍,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增強了德育時效性。我們班的孩子每周末會將自己的紅領巾進行清洗、熨燙,以保證佩戴時干凈整潔;修剪指甲以養成衛生好習慣,還會將書本資料進行集中分類整理……這已成為我們班的一種“周末整理”儀式:用干凈、整潔迎接美好一周的開始。
儀式教育讓普通的事件成為不普通的經歷;它幫助學生不斷成為優質自我,提升道德修養;它提高集體凝聚力,促進班集體建設。我們應該精心經營好儀式教育,讓它服務于教育,為教育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宋曄,魏亞平.學校儀式的道德價值[J].中小學德育,2013(04).
[2]張志坤.我們為什么需要儀式教育[J].人民教育,2015(17).
[3]潘玉峰,趙蘊華.班級管理與活動設計[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余愛娣 ?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實驗小學高級教師,曾獲浙江省師德楷模、溫州市名班主任、溫州市優秀班主任。所帶班級曾獲全國動感中隊、溫州市先進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