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甫
2021年度“最美的書”評選中,25種圖書在全國90家出版單位選送的共3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膺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蘇州畫家楊明義的畫冊《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赫然在列。這本畫冊從設計到裝幀以及內容呈現無不體現著制作團隊的用心,以最大程度地呈現楊明義原作的藝術魅力。
巧思妙喻,以書載道
畫冊《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由“世界最美的書”獲得者、書籍設計師周晨傾力設計,由上海雅昌藝術有限公司印刷、江蘇鳳凰出版社出版。
書的外殼是純黑色瓦楞紙,邊沿特制成波浪形,以此喻水。書封也是黑色,上書其名。還用磷粉印制了星星點點,比喻黎明前的些微白光,有隱隱噴薄之勢。仔細觸摸感受書的四個側面,粗糙程度有微妙差異,暗喻著“江、河、湖、海”,其實是在打磨上下了功夫,以通過可感的觸碰傳達抽象的感受。書的裝訂方式采用古法“蝴蝶裝”,全書皆是手工粘貼,嚴絲合縫,齊整自然。書的邊角微揚,似蝴蝶振翅欲飛。書的內頁則采用“十字折”的方式,每頁都可順著縱橫的折痕展開,且單獨裝裱,便是一幅完整的畫了。
確定內頁的紙質也下了很多功夫。既能生動地還原畫作的色彩與肌理,也要能滿足印刷和裝訂的需求。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材質——米宣。正所謂“墨分五色”,米宣作為一種宣紙,極大地還原了楊明義水墨畫的洇化效果。同時,比普通宣紙更甚的柔軟特性使得觸感方面極其舒適,整本書也如水般靈動。
從萌生做這本書的想法到正式出版面世,前前后后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其實就是不斷攻克難關的過程,非常不容易的,”楊明義直言,“所以這次得獎,我感到很自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以水為尺度的藝術生涯
出這樣的一本書,是楊明義一直以來的心愿。盡管已出版60余本畫冊,也獲得過設計大獎,但總是覺得還不夠。“想著出一本大點的書,能還原水墨畫的藝術魅力,也方便個人欣賞和收藏。”于是和自己的好友——書籍設計師周晨一起策劃和落實這件事,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最終這本書沒有讓他失望。
書名《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與今夏在金雞湖美術館舉辦的畫展同名,出自策展人(現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尹吉男。“這個‘江河湖海’乃是人生和藝術的江河湖海。”尹吉男解釋道,對于“心帆飛揚”,他認為“楊明義的繪畫就是隨緣而行的心帆靜影,以靜寓動,以靜憶動。”這樣的比喻實在是絕妙。“江河湖海”更可具象為楊明義從生長的蘇州江河之畔到漂洋過海前往美國求學再到返回故土,如此一條以“水”為尺度的藝術軌跡。從起點趕往起點,楊明義在對古今中外畫作的研究和學習中,形成了獨特的水印版畫風格的“水墨水鄉”,新潮與古意交相輝映。
全書的內容按照策展的脈絡分為五大部分:“走近楊明義”“從蘇州出發”“發現水鄉”“觀滄海”“滄海歸來重讀水”。將藝術家代表作品、個人歷程、藝術交游諸多內容組成有機的多重閱讀線索,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畫作的內涵和厘清楊明義的藝術創作生涯,還能藉此了解中國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藝術發展進程。
“家鄉一直是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東西”
楊明義是一名共產黨員,為獻禮建黨100周年,耗時140多天創作出了巨幅畫作《日出之城》。從老蘇州的水村一直洋洋灑灑畫到新蘇州的東方之門,反映了蘇州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初升的太陽通紅圓潤,低懸在東方,大面積的深深淺淺的紅灑落在整座蘇州城上,呈蓄勢待發之態。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的是復古與摩登的蘇州是楊明義裊裊的鄉土情懷。
此外,還有新作《水鄉綠色》,描繪了上方山、迎春橋等蘇州代表性地點,人們在迎春橋上“走月亮”,展現蘇式風俗民情。
“蘇州不僅有2500多年的歷史積淀,還有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成果,作為一名蘇州人實在是太驕傲、太幸福了。”楊明義畫了一輩子的江南水鄉,家鄉一直是他心中分量最重的一部分。
從發現周莊開始,楊明義的水墨就與江南水鄉密不可分了。有人說,楊明義是“讓周莊與藝術相遇的伯樂”,但是何嘗不是周莊的水鄉成就了他呢?在60余年的水墨生涯中,楊明義始終傾注心血于江南水鄉題材,他曾說過:“畫好家鄉、畫好江南、畫好蘇州,是我一輩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