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科
摘 要:驗證性實驗作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基礎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驗證性實驗課程的開設,對于深化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落實主體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特性為切入點,對驗證性實驗的設計與實踐進行研究,以期為深化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專業 驗證性實驗 設計
機械專業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自動化控制工程等,機械專業學科之間具有交互性、理實性的特點。開設機械專業實驗課程,針對既有的理論知識予以實踐驗證,構建出理實一體的教學場景,與高素質人才培養戰略相契合。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融合了問題探究、實踐創新、課程共享的教學優勢,針對認知或提出的假說進行實驗驗證,達到學術科研與專業教育共融的目的,對機械專業的教育教學具有促進作用。
一、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特性概述
驗證性實驗是對研究對象具備認知或針對研究對象提出假說,并針對此類認知、假說進行一系列的實驗予以驗證的過程。此實驗過程將科學性、嚴謹性貫穿于實驗環節中,并通過實驗過程傳達信息。從教學實驗角度而言,驗證性實驗是實驗教學、實驗活動開展的基礎所在。在科學性、完整性的實驗教學體系下,可將實驗所得到的前沿性結論與理論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也可將具體實驗中產生的問題作為實驗方案、設計方法的一種審視基準,深度剖析出驗證性實驗的特性。此外,實驗操作環節可將假說作為創新理論,優化各項實驗環節,強化實驗平臺的教育、科研效用,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思維。一個成功的實驗不僅包含對已有知識的靈活運用,也包含著科學的創新性構思。從機械專業角度分析,以實驗為基礎的專業課程教學,是理論基礎與實踐動手能力的集成平臺。學生在實踐操作環節,能夠夯實知識基礎,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將成為學生今后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石。
二、目前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面臨的困境
在機械專業教育科研中開展驗證性實驗,可檢驗機械設計、實操環節是否存在隱性問題,同時也可檢驗學生對關鍵性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提高課程教學的嚴謹性。
(一)驗證性實驗之目標導向
從現階段來看,實驗更偏向于“驗”,針對各項已經研習的成果采用理實并行的實驗模式,整個實驗過程缺乏目標導向。學生在實驗操作環節,只是按照框架式的實驗工序進行機械化操作,按照教學大綱完成一系列規定任務,師生之間缺乏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學生在此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不利于實現驗證性實驗的教育目標。
(二)實驗教學表面化與形式化
由于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存在實驗指導環節刻板、理論與實踐脫節等問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實驗教學過于表面化與形式化。實驗環節是課程教學實踐性的體現,但是在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的課堂上,教師未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沒有深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弱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降低了課程教學質量,這樣就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三、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設計方案
(一)設計目標
機械專業的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教學實訓環節,針對課程抽象化、理論化的知識內容,經由實操工序予以驗證,學生在操作環節可將實踐知識內化為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例如,數控機床操作、鉗工實訓、車床銑床實訓等,將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進行交互穿插,可增強課程教學的連貫性,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目標,深化技能人才的培養。開展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進行驗證處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二)設計思路
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在設計過程中應當融合創新理念,打破傳統實驗工作的局限,將先進的教育技術、教育觀念融于實驗操作環節。學生通過實驗課程能夠深刻理解專業知識的內涵,提高學習興趣,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獲取,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充分銜接。
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的設計思路應為:樹立主體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儲備知識,加強以科學構思為主導的實驗指導,著重突出驗證性實驗的授課重點,強化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培養,突出機械專業的操作性與創新性。同時,可依據專業課程內容進行實驗輔導,逐步規范學生的實際操作。應注重教學內容與創新性實驗之間的聯動性,爭取做到高度整合教育資源,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理實脫節問題。
四、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的實踐與研究
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是機械專業的重要課程,主要講解金屬部件加工的力學效果、金屬刀具的結構種類及具體應用,并衍生出數據加工、有限元模擬、仿真技術、力學動能守恒、切削用量優化等內容,知識點相互交叉,需要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增加理論知識儲備,在實踐環節,全面掌握基礎操作技能。金屬切削原理課程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實現專業教學與職業教育的并行,使學生增強崗位意識。
金屬切削原理驗證性實驗課程教學,應融合創新教育理念,突破常規教學思維,結合實驗的驗證性、模擬性、實操性特點,細化教學內容,貫徹落實主體教學目標,達到 “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效果。
(一)驗證性實驗教學環節
課程內容設定模塊化調配理論內容與實踐內容,并選定項目組長(組長可以由專業教師、專業素養較高的同專業學長、課代表等擔任),實驗過程結合教師下達的操作任務,指揮、協調小組成員的實操環節,確保實驗教學有序開展。例如,在切削原理及應用課程中的刀具類型及實操等環節,均需專業人員進行引導,明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之間的內在邏輯,提高教學質量。驗證性實驗讓學生全程參與到實踐環節中,規避了教學內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認識實驗、參與實驗的過程中明晰操作原理,提高學習效率。
(二)驗證性實驗操作環節
在實驗期間,專業教師通過解析驗證性實驗中的理論、實踐創新環節,明確教學定位,強化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例如,實驗課高速切削,實驗目標為完成切削工序;實驗內容為認知刀具與待加工材料之間關系、力學變化屬性。在明確實驗目標后,學生要想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則需要清楚了解加工材料的參數,選取合適的刀具,并設定自動運行程序。
學生在開展實驗前,應充分了解不同刀具的參數配比,并結合實驗工序,合理選定刀具及加工方式,這樣有助于進行精細化實驗處理,提高學生的操作質量。如果實驗環節出現異常情況,學生應根據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與改進,對操作工序進行相應調整。例如,切削軸承部件時,如果進給量較大,軸承部件的公差值將較大,當超出實驗基準時,此類部件將面臨報廢。為降低成本損耗,應分析切削過程中的各變量,測定不同操控工序下公差產生范圍以及誤差概率等,調整實驗方法,利用修改后的參數重新定義實驗環節,保證實驗工序的持續性。在實驗總結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不同實驗工序的知識點,結合理論知識學習,提出創新性意見,充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為后續實驗教學的開展積累寶貴經驗。
進行實驗工序的設置與調整,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厘清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關聯性,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通過對實驗環節的熟知與實踐,培養學生協調分工、團隊協作的能力,增強教學資源的利用效果,同時可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強化教學效果。
(三)驗證性教學評價環節
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的開展,將專業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教師應承擔起教學引導的重任,并對各項實驗結果予以分析,查證實驗環節是否存在問題,確保各項結果的精準性。評價工作的開展針對實驗環節起到監督作用。模塊化、階段化的教育評測,可起到實驗精細化測評的作用,全方位呈現出驗證性實驗開展中存在的問題。驗證性實驗環節中的教學評價,全過程作用于課程教學場景中,輔助與引導教師對課堂實驗進行定位處理,起到協同監管的作用。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可打破以往實驗環節中的“沉悶”局面,激發學生的辯證思維,提高了學生的鉆研興趣。
從實踐效果來看,驗證性實驗可消除以往專業實訓教學的弊端,打造多平臺的教學場景,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課程教學質量。
五、小結
綜上所述,機械專業驗證性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對繁雜的理論知識通過實操環節進行立體化的解析,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與機械專業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在后續發展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挖掘機械專業與實驗、實踐方面的內在邏輯,發揮出驗證性實驗教學的內在價值,培養高質量的技能人才,服務于企業及社會。
參考文獻:
[1]袁晟.虛擬仿真技術在機械類專業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21(18).
[2]李艾民,田豐,張有忠,等.機械工程專業基于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綜合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6).
[3]路亮,馬樹煥,趙美卿.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機械專業礦山機械方向特色專業建設[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11).
[4]唐良寶,余金永,李哲,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標準體系研究[J].河北農機,2021(5).
[5]韓昆朋.提高機械專業實驗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索[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9).
(作者單位:江蘇汽車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