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鈞 鄧寶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第五小學,834000)
輪滑運動是以腳下支點移動的運動項目,因此對人體的平衡能力要求較高,在滑行過程中,人體不僅要保持各種特定的平衡姿勢,而且還要做出各種高速度、高難度、高強度的技術動作,這就要求練習者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靈活性。
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理解、對肌肉的控制力相對較弱,但身體重心較低、模仿能力強,基于此特點,可以通過陸地基礎性訓練提高小學生輪滑成績。
訓練目的:使學生掌握滑行時身體低重心的基本姿勢,找準身體重心。
動作要領:身體下蹲,上體前傾、肩膀稍高于臀部,目視前方,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屈膝,重心在兩腳之間(圖1-1、圖1-2)。

圖1-1 圖1-2
訓練提示:低年級學生可采用兩腳、膝蓋并攏靜蹲,高年級學生兩腳、膝蓋之間分開一拳距離靜蹲。
拓展訓練:靜蹲器械輔助練習。采用靜蹲姿勢,學生在平衡球上進行練習,練習過程中保持正確姿勢,控制身體重心,提高腳踝和腰腹核心力量(圖1-3)。

圖1-3
訓練目的:練習學生滑行時單腳支撐的平衡能力,增強腿步力量與腰腹力量,提高滑行穩定性。
動作要領:由原地基本姿勢(靜蹲)開始,將一腿后引,另一腿按原靜蹲姿勢支撐身體,收回后引腿成原靜蹲姿勢,再換另一腿練習,兩腳交替進行(圖2-1、圖2-2)。

圖2-1 圖2-2
訓練提示:提醒學生保持重心穩定,鼻子、腳尖、膝蓋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拓展訓練:單腳支撐器械輔助練習。學生采用單腳支撐姿勢,在平衡球上進行練習,練習過程中控制身體重心,腳踝用力,練習時間逐漸增加,左右腳交替進行,以發展腳踝力量和身體平衡性(圖2-3)。

圖2-3
訓練目的:鍛煉學生腿步力量,練習側蹬收回腿部發力的方向、部位以及腿的運動軌跡。
動作要領:由原地基本姿勢(靜蹲)開始,一條腿向側蹬,腳后跟發力,另一條腿按照原靜蹲姿勢支撐身體,收回后成原靜蹲姿勢,再換另一腿,反復練習(圖3-1~圖3-3)。

圖3-1 圖3-2 圖3-3
訓練提示:提醒學生身體重心保持不動,鼻子、膝蓋、腳尖三點一線。
拓展訓練:側蹬收回器械輔助練習。在梯格內做側蹬動作,左腿支撐,右腿浮在空中不落地,向前跳一格成右腿支撐,左腿浮在空中不落地,動作重復連貫,直至終點(圖3-4~圖3-6)。

圖3-4 圖3-5 圖3-6
訓練目的:使學生在身體重心移動時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性,提高蹬地發力效果、節省體能。
動作要領:學生由原地側蹬姿勢開始,重心移動至側蹬腳上,使原支撐腿變為側蹬腿,重心左右反復移動(圖4-1~圖4-3)。

圖4-1 圖4-2 圖4-3
訓練提示:提示學生鼻子、膝蓋、腳尖三點一線,上體臀部不要起伏,身體重心平穩移動。
訓練目的:提升學生的上下肢協調能力,維持身體平衡,提高向前滑行的能力。
動作要領:學生由原地基本姿勢(靜蹲)開始,兩臂貼近身體并前后擺動,向前手臂自然彎曲,前擺至鼻尖位置,用力方向向前,后擺手臂自然伸直向后上方擺動,手臂擺動放松,慣性擺臂,兩臂交替進行(圖5-1、圖5-2)。

圖5-1 圖5-2
訓練提示:提示學生擺臂時重心保持平穩,擺臂自然放松。
訓練目的:加強上下肢協調配合以及向側發力蹬的技術動作,提高腿部、腰腹力量。
動作要領:在兩線之間由單腳支撐動作開始,以右腳練習為例,右腿單腳支撐,重心向左傾倒,蹬右腿進行滑跳,左腿落地成單腳支撐,左右腳交替練習(圖6)。

圖6
訓練提示:提示學生支撐腿向側蹬地要用力,有騰空高度,落地時控制身體重心,平穩落地銜接下一個動作。
訓練目的:鞏固、規范彎道滑行技術,幫助學生體會彎道蹬、擺發力,重心移動動作方法,提高彎道滑行速度。
動作要領:由原地基本姿勢(靜蹲)開始,身體重心向左腿移動,左腳隨之向左側移出一小步,左腳落地并控制重心后,重心繼續向左移動,此時,右大腿帶動小腿從左腿前交叉放松移過,右腳落于左腳左方并控制重心,重心繼續左移,左腳隨之收回并繼續向左側移出,動作協調連貫做連續交叉步(圖7)。

圖7
訓練提示:也可利用交叉步做臺階彎道練習,動作要領同交叉步練習。注意動作協調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