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珠
35歲的鄧女士是一名中學教師,同時還擔任班主任和年級級長。作為學校的年輕骨干,她事事親力親為、兢兢業業,上課、備課、批改作業、學生管理、心理輔導……經常高強度的工作,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
兩周前,鄧老師在學校上課時,突然感到一陣眩暈,接著突發抽搐,頭部不小心撞到桌子,流了不少血,被同事緊急送到醫院。鄧老師以為只是沒有休息好,在醫院處理好傷口就趕回學校。
豈料一周后,鄧老師在家又突發抽搐,手腳更是不聽使喚地抽搐,牙齒緊閉、不斷流口水,被緊急送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就診。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神經內科副主任鐘高賢副主任醫師給鄧老師做詳細的體格檢查和詢問。患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意識障礙,呼之不應,伴肢體抽搐、流涎,持續約5-10分鐘,發作期間處于夢樣狀態,不能回憶當時發作情況,記憶力較之前明顯下降,CT顯示未見出血和占位,初步以“抽搐查因”收治入院。入院后又進行了腦髓液、腦電圖等相關檢查,最終診斷竟然是病毒性腦炎!
經過激素沖擊療法和丙種球蛋白靜脈滴注治療,以及醫護人員的耐心照料,鄧老師已經沒有抽搐現象,且記憶力較前好轉,逐漸恢復,順利康復出院。
多為腸道病毒感染所致
病毒性腦炎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腦部炎癥,主要是由于各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會導致患者出現發熱、頭痛、嘔吐以及腦膜刺激征等臨床癥狀。
如果腦膜或者蛛網膜同時受累,稱為病毒性腦膜腦炎;病毒感染僅涉及軟腦膜或蛛網膜,稱為病毒性腦膜炎,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頭痛、嘔吐、嗜睡,驚厥,部分的病毒性腦炎病人可以出現癲癇癥狀,體格檢查主要是發現明顯的腦膜刺激征陽性。在臨床上,病毒性腦炎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
病毒性腦炎在神經系統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病。生活中,病毒其實無處不在。在我們身體上,特別是鼻腔或者胃腸道黏膜中,都存有病毒,只是我們沒有被病毒感染。當身體機能發生減退,或者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容易進入身體,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從而引起疾病發生。
過度勞累或著涼均可誘發
一般情況下,容易出現病毒性腦炎的患者都是自身免疫力比較低的人群。如:有免疫功能缺陷;長期服用一些免疫抑制劑;患有結締組織病;臟器移植的患者。此外,免疫力比較差的人群,如果過度勞累或者著涼,也容易出現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的患者在經過正規的治療康復以后,一般不會復發。
專家提醒,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成人應保證每天7-9小時睡眠,并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注意千萬不能熬夜。平日加強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少吃高油高鹽的食物,提高免疫力,遠離病毒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