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內棉花產量下降,但在經濟形勢好轉及國際訂單轉移的帶動下,棉花需求復蘇明顯,從而導致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后期由于國內生產限電及東南亞國家紡織產能恢復,預計國內棉花價格繼續上漲的支撐力不足,在當前水平震蕩的可能性較大。在國際市場方面,受產不足需的影響,國際棉花價格預計將保持高位運行。
供給穩定,需求恢復明顯,國內外棉花價格大幅上漲
根據國家棉花產業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監測,2021年國內棉花總產量預計為573萬噸,比2020年下降3%,但棉花進口量大幅增加。2021年1—8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77.7萬噸,同比增49.3%,預計2021年棉花進口量為260萬~280萬噸。
隨著我國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實現復工復產,國內經濟穩定向好,經濟的增長強力地拉動了棉花的消費。同時,由于新冠肺炎德爾塔毒株在全球肆虐,東南亞等全球主要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履約能力受限,部分紡織品訂單轉移至我國,使得國內棉花需求旺盛。
自2021年9月以來,國內棉花價格已經上漲了22.9%,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高達每噸21910元。2021年新籽棉價格也呈現高開格局,新疆、甘肅地區手摘棉價格為每公斤11.0~11.5元,機采棉價格為每公斤10.0~10.5元,均同比上漲60%左右。國際棉花價格也出現強勢反彈行情。
多重因素影響棉價波動,預計后市棉價將保持震蕩格局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全球供需報告,2020/2021棉花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18.8萬噸,同比增加7.2%;全球棉花消費量2686.8萬噸,同比增加2.8%,供需基本平衡,全球棉花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
從國內棉花市場情況來看,由于新疆機采棉的大幅推進,棉花采收進度大大加快,棉花上市量因此快速增加,使得籽棉收購市場價格開始降溫。此外,2021年國慶節后我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儲備棉輪儲。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根據市場狀況,加強市場調控,引導棉花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在以上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后期國內棉花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后期棉價將保持震蕩格局。
建議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穩定棉花市場
一是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保新棉平穩上市。二是充分發揮國儲棉的調節功能,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平抑市場波動。三是加強籽棉收購環節管理,維護棉花市場秩序。鑒于2021年籽棉價格明顯上漲,建議棉農適時有序交售棉花,不宜過度惜售,爭取獲得較好的種棉收益。
(資料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翟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