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綿蚜,因其體液呈紫紅色,故又稱蘋果血蚜,隸屬于同翅目綿蚜科綿蚜屬。蘋果果實受害后發育不良,易脫落;側根受害形成腫瘤后,不再生須根,并逐漸腐爛。蘋果綿蚜是國內的檢疫對象。在我國,蘋果綿蚜分布在山東、遼寧、河南和四川等地,也是目前渤海灣果區,尤其是膠東半島果區最重要的枝干類風險性害蟲之一。
一、形態特征
無翅胎生蚜:體橢圓形,觸角絲狀6節,第3節特長,次生感覺圈螺絲狀。體背有四縱排多室蠟腺孔。腹管退化,僅存痕跡,呈圓形、略隆起。尾片極小。
有翅胎生蚜:頭胸部黑褐色,腹部暗褐色,體被有較少白色蠟質毛狀物。
若蟲:若蟲體紅褐色,體被白色棉絮狀物,腹部略呈扁圓筒形。有翅蚜若蟲生有2對翅芽。
二、危害植物
危害蘋果、海棠、花紅、沙果、山荊子等,在蘋果綿蚜的原產地美國還可危害梨、山楂、美洲榆等。
三、危害癥狀
蘋果綿蚜喜歡群集在枝干剪鋸口、環剝口、腐爛病刮口、樹皮裂口、根蘗苗、裸露根、嫩枝梢、葉柄果柄處刺吸為害,被害部位腫脹或形成光滑瘤狀突起——蟲癭,被覆許多白色棉絮狀蠟質物和死亡的黑色蟲體。嚴重發生時,全樹就像覆蓋了棉花套一樣。蟲癭破裂常引起樹體衰弱或次生性病蟲害的發生。
四、發生規律
蘋果綿蚜在亞歐大陸營不完全生活史,常年在第二寄主蘋果樹上孤雌繁殖、危害和越冬。即便是在有第一寄主美洲榆存在的地區——青島中山公園,也僅危害蘋果,在美洲榆上從未發現蘋果綿蚜越冬卵。
蘋果綿蚜在膠東半島一年發生15~18代,以2齡若蚜在枝干剪鋸口、環剝切口、腐爛病刮口、樹皮裂口、裸露根部或根蘗苗上越冬。翌年當候平均氣溫達8℃左右(3月下旬左右)時開始危害,其標志是越冬場所出現棉絮狀蠟質物。蘋果萌芽期(4月上旬,候平均氣溫達10℃左右)開始出蟄危害。紅富士蘋果開花期(4月中旬末候平均氣溫達15℃左右),越冬代若蚜變為成蚜繁殖危害,并隨同新梢的生長逐漸向樹上遷移繁殖累積種群,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綿蚜種群數量達到年中第一次高峰。麥收期間,因果園外草蛉等捕食性天敵的進園捕食和有翅蚜的擴散,綿蚜種群數量出現回落。6月下旬至7月上旬綿蚜種群數量再度回升,7月上、中旬形成年中第二次高峰。隨后由于受夏季高溫天氣的長期抑制和日光蜂的大量寄生,綿蚜種群數量再度回落至低谷。直到9月天氣轉涼,蘋果綿蚜種群數量再度攀升,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綿蚜數量達到年中第三次高峰,之后隨著氣溫的下降和有翅蚜的大量發生,種群數量急劇回落,危害部位逐漸下移,于11月中旬進入越冬狀態。
五、防治技術要點
1.加強檢疫
加強植物檢疫,禁止從疫區采集接穗、調運苗木,蘋果樹苗、接穗出入境應進行統一、嚴格的檢疫處理,防止蘋果綿蚜進入蘋果新區,造成潛在威脅。
2.清除越冬蟲源
果樹發芽前,清除果園內的根蘗苗,刮除枝干腐爛病疤、老翹皮,清理環剝、環切口,并將清理出來的雜物帶出果園銷毀。
3.藥物防治
(1)涂藥(環)防治法。蘋果發芽期仔細檢查樹體,若發現棉絮狀物,可用40%蚜滅磷︰機油乳劑為1︰19的混合液涂刷樹體,以殺滅越冬蟲源。
(2)5月中旬末,蘋果花后施第二遍藥,可用48%毒死蜱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000倍液噴霧,殺滅蘋果綿蚜于年中第一次高峰到來前,兼治一代棉鈴蟲和蘋果小卷葉蛾。
(3)6月上、中旬,蘋果花后套袋施用48%毒死蜱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1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霧,殺滅蘋果綿蚜于年中第二次高峰到來前,兼治蘋果黃蚜、康氏粉蚧。
(6)9月1日前后,結合二代桃小食心蟲的防治,用52.25%農地樂乳油1500倍液噴霧,殺滅蘋果綿蚜于年中第三次高峰到來前,兼治二代桃小食心蟲。
(7)對于蘋果綿蚜發生特別嚴重的果園,采收后提倡用40%蚜滅磷800倍液噴灑樹體,以減少越冬蟲數量。
(山東省沂源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竇玉慧? ?崔麗芹? ?郵編:2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