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華夏
(中共大慶市委統戰部,黑龍江 大慶 163311)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社會貢獻更加突出的良好態勢,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地位不斷凸顯。2020年,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50.1%,建市以來首次超過50%,占據“半壁江山”。2021年,地方工業提速上量,沃爾沃大慶工廠獲評全省首個智能工廠,海鼎高性能聚丙烯項目一次試車成功,伊品生物、伊利乳業等骨干企業實現較快增長。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公企業黨建,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著眼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按照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兩個健康”的要求,緊扣更好發揮實質作用抓實非公企業黨建,推動非公企業黨建提質升級、整體躍升,打造黨建強、發展強“雙強”新高地,打造新時代非公企業黨建的重要窗口,為非公企業黨建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促進了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黨組織組建基礎較好。目前,大慶市有2700余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單獨成立或聯合成立黨組織800余個,黨組織覆蓋率達90%,黨建工作覆蓋率達100%。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管理制度日益規范,黨員作用愈發明顯,“兩個覆蓋”質量不斷提高。
二是黨組織組建領域較寬。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有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成立單獨黨組織的有446個,黨員人數不足3名的,組建聯合黨支部的有453個。這些黨組織分布在大中小各領域各行各業中,尤其在伊品生物、伊利乳業、九陽豆業、北大健康等規上公司、領軍企業,共建立100多個黨組織,有效推動了黨的工作擴面拓展。
三是產業聚集區黨建群逐步成型。在商貿區、專業市場、商務樓宇等非公有制經濟聚集區域建立黨建工作指導站、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在肇源大廣園區、杜爾伯特德力戈爾園區等8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全部建立了園區黨(工)委,實現一手抓生產服務、一手抓黨建指導。
一是重點培養黨支部書記。主要在企業負責人和中層管理人員中培養選拔支部書記,實現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書記、企業法人“一肩挑”。支部書記、委員紛紛加入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后備干部的人才庫,目前,人才庫共有500余名人員儲備,基本解決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后繼乏人問題。同時,企業負責人政治觀念和參政議政能力逐步提高,共有200多名企業負責人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黨的重大活動和發展工業經濟方面提供意見建議。
二是優先選拔高水平黨務工作者。如今,越來越多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傾向于培養學歷高、年輕化的黨員擔任黨務工作者,他們具有素質好、服務熱心、充滿活力等特點,能夠做到黨建和業務“兩手抓”。其中,經開區黨工委創新渠道,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聘6名黨建指導員派駐到6個非公有制經濟黨支部,補充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務工作者隊伍的新鮮“血液”,為經開區加強實績考核和工作監督,確保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實效注入新動力。
三是整體提升黨員隊伍素質。近年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發展的黨員,大多以中層管理人員、技術能手等企業骨干為主,每年入黨人數能達到100人以上,提升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同時,黨員們也愿意參加黨政會議和集中培訓活動,認為“能夠提升自己”“真正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建黨100周年之際,各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自發組織各類活動共襄盛舉:組織全體黨員觀看慶祝大會直播,會后通過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黨小組學習會等形式,將講話精神傳達到每名黨員干部;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學習資源,豐富學習載體,拓寬教育渠道,開展學習研討,撰寫心得體會。
一是開展活動內容豐富。領軍企業、規上企業黨組織人數多,人心齊,開展活動場面大、質量高、反響好,活動多采用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流動紅旗,評選勤奮創業、技術攻堅、貢獻突出等黨員先鋒等形式,或組織開展紀念“七一”建黨文藝演出、 《黨章》 知識競賽等。中小微企業黨組織人員年輕,想法多,流動大,開展活動想法新、實施快、方式多,活動開展普遍為“亮身份、樹形象、比貢獻”,爭創和諧企業等形式,或依托建黨、國慶等重大節日,舉辦“牢記黨的恩情,投身社會服務”“永遠跟黨走”等主題黨日活動。2017年以來,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共開展重溫入黨誓詞、主題黨日、黨員承諾踐諾等載體活動5000余次。
二是回報社會影響大。非公有制經濟中規模以上企業影響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由它們的黨組織帶頭投身光彩事業,帶動中小微和個體工商戶參與進來,能形成回饋社會、奉獻愛心的強大合力。如,“回饋社會獻愛心”社會服務行動,建立“愛心企業聯合會”等,將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引導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開展捐資助學、扶貧解困等活動。北大健康黨支部為全市500名貧困黨員免費體檢,眼科醫院黨支部聯合東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舉行慶祝建黨文藝演出,不斷把黨的影響力引向深入。
2017年以來,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累計捐助資金1000多萬元,資助800多名品學兼優貧困生,幫助農村小學解決冬季供暖、操場硬化等一大批實際問題。尤其是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在疫情下的“油城”大慶,全市688個非公有制企業的1173名黨員和7243名從業人員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發揮自身優勢,主動作為、同心同向、科學參與、踐行責任,累計捐贈各類防疫物資價值283萬元、廣泛動員職工捐款329萬元,用實際行動構筑起攜手搏擊疫情的堅固“城墻”,把黨旗插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一是工作機制較為健全。隨著“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充分意識到黨組織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態度也由“聽上面的”轉變為“主動來干”,并根據自身實際建立黨組織工作機制,制定出目標管理、工作例會、信息溝通等黨組織工作制度;對于未建立黨組織和新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也已實現黨建指導員全覆蓋。
二是經費保障充足達標。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在財政方面有較大的自主權。隨著企業負責人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和“一肩挑”黨建負責人的機制落實,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在黨建經費的管理和使用上也能夠嚴格執行稅前列支、黨費撥返、財政支持等政策,黨組織活動經費較為充足。另一方面,大慶市委、市政府也出臺一系列規定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黨建經費撥付嚴抓嚴管。黨組織活動經費按每名黨員每年200元撥付,作為專項組織工作和活動經費,不得挪用;非公有制經濟黨員上交黨費全額返還現金,用于開展黨建活動;大慶市更是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兩新”黨建工作經費保障辦法,從2016年起給予基層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建指導員每年2400元的補貼。近年來,大慶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3000余萬元,累計黨費中列支專項經費150多萬元,作為非公有制經濟黨支部新建和基礎運行經費,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建工作,實現了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常態化。
三是場所建設普遍完備。目前,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基本都達到了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共有薩爾圖區東風商圈“五彩e站”、會戰商圈“黨員之家”、五金行業協會等10個高標準黨建活動場所,構建出“黨組織+商圈+駐地單位+社區”的黨建模式。近年來,共舉辦“商業促銷類”“文化引領類”“群眾活動類”“慈善救助類”“文明志愿類”等5類27項主題黨建活動,形成了資源共享、互聯共通的開放式非公有制經濟黨建新格局。
一是部分黨組織“三會一課”規范程度不夠。在“三會一課”記錄本保管上,極少數黨組織存在記錄本殘損現象;記錄內容上,部分黨組織存在記錄不規范、要點不全面現象;活動開展上,多數黨組織存在形式簡單、內容單一現象。
二是陣地建設等基礎工作受重視程度不夠。雖然,黨員活動場所實現全覆蓋,但獨立黨員活動室只有黨委和較大黨支部能夠建設完備,黨小組、較小黨支部和部分聯合黨支部只能借用或共用;現有的黨員活動場所中,存在配套設施如黨建圖版、黨務資料柜等不夠完備現象,或者設施完備但多年未更換現象。
三是黨建經費運用程度不夠。雖然,黨費管理部門能夠及時撥付黨建經費,非公有制經濟也不存在挪用黨建經費現象,但由于非公有制經濟中部分負責人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水平有限、黨建專業化程度不夠、畏難怕事心理存在等原因,導致部分黨組織黨建經費“不會用”“不敢用”,黨組織開展黨內活動諸多掣肘,往往“意難平”。
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設立以黨支部最為普遍。黨支部的組建形式有獨立黨支部、聯合黨支部、掛靠黨支部、兼合黨支部等,前兩種因為大慶市地理條件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較為常見,后兩種存在情況較為特殊,幾乎隨著黨組織建設的發展逐漸消弭。
大慶市委組織部《關于提高“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質量的實施意見》規定:“對于不足三名黨員的應……建立聯合黨支部,覆蓋‘兩新’組織一般不超過五個……聯合黨支部占比不超過40%?!蹦壳?,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聯合黨支部比率約為22%,已經低于市委組織部提出的標準,但聯合黨支部受工作時間、距離等限制,不利于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所以,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中聯合黨支部比率和數量仍需再降。
一是錘煉黨支部書記黨性修養。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懂經營、善協調的標準,堅持組織下派與企業內選相結合的原則,選優配強企業黨支部書記,同時,強化教育培養抓覆蓋,堅持市級重點培訓、縣級全員培訓,將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書記培訓納入全市教育培訓整體計劃,實現全市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書記每兩年輪訓一次,切實提升政治素質和黨務本領。
二是豐富黨員隊伍培訓形式。加強教育培訓,組織非公有制企業優秀黨員參加黨政會議和集中培訓活動,讓他們及時更新理論知識和思想觀念,在服務企業發展中更好地體現黨員先進性。利用好各類教育培訓的載體和平臺,組織非公有制經濟黨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我是黨課主講人”活動走進企業,組織各級非公有制經濟領域黨工委書記、黨建指導員、優秀黨支部書記進企業講黨課,或通過錄制黨課視頻,打造精品課程,堅持開展網上培訓,推動活動廣泛開展、層層深入。
三是提升企業負責人政治水平。通過理想信念教育、集中組織培訓等方式,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負責人“聽黨話,跟黨走”,堅定理想信念,重視黨建工作,杜絕黨費“不會用”“不敢用”現象,完善黨員活動場所設施的配備和更換標準。
一是下派干部傳幫帶。選派優秀機關干部義務兼任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列席參加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會議和支部活動,經常性指導企業黨建工作,豐富“三會一課”活動內容,規范記錄本的使用。
二是深入基層找典型。通過調研、督導、隨訪等工作形式,深入基層查實情問實效,動態掌握進展,加強工作指導,協調解決問題,推動排查摸底和整頓提升工作落實落細。目前,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先進典型多為領軍企業、規上企業,同時,要注重挖掘中小型黨組織先進典型,及時進行宣傳推廣。
三是轉化提升強整頓。2021年5月,共確定非公有制經濟軟弱渙散黨組織5個。對此,要逐一建立整頓臺賬,明確整頓措施、完成時限及責任人,積極推動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補齊黨組織弱項短板,確保按期轉化提升。
一是正向激勵榮譽入心。著眼于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一批雙強六好的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示范點,每個縣區至少要培育選樹示范點,做到示范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促進全市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典型的先進做法和工作成效,在全社會營造重視非公有制經濟黨建工作的良好氛圍。對于表現突出的,所在黨組織和黨建負責人優先評獎評優、擔任社會職務,所在企業優先享受政策支持。
二是負面激勵整頓力行。依托組織部門對已經認定的軟弱渙散黨組織,按黨章相關規定實施公開制度,針對存在問題逐一限期整改;對于不能整改的黨組織實施撤銷或改組,杜絕“只是說說而已”的僥幸心理。依托工商聯對不能發揮作用、社會影響惡劣的商會和所在黨組織實施清理整頓,對于發揮作用不好的、對黨建重視程度不夠的商會和所在黨組織進行規范提升。杜絕“講情面”“走后門”現象。
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呈現出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社會貢獻更加突出的良好態勢。大慶市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建設具有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隊伍素質逐步提高、開展活動載體新、組織運行保障強的特點,但同時存在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程度不高、設立形式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今后,要進一步夯實人力基礎,加大推動規范建設和雙向激勵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