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飛,陳 麗
(1.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2.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人文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哈爾濱和大慶是黑龍江省科創資源最豐富、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兩個城市,在黑龍江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兩市地緣相近,經濟社會聯系緊密,在產業發展、科教創新等方面既具有明顯差異性,又具有互補性。黑龍江省政府作出將哈爾濱、大慶 (以下簡稱哈大) 一體化發展上升為省級戰略的重大決策,為哈大一體化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哈大兩市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從自身城市功能定位出發,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發展階段,但區域之間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區域發展不協調的情況在黑龍江省亦比較突出。哈大兩市地緣相近,產業互補,在黑龍江省內具備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先天優勢。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積極行動,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哈大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將大慶納入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建設,推動形成萬億級增長板塊,建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縱觀世界各國城市化發展的經驗證明,大城市與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形成若干個一定規模的城市群或都市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城市輻射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城市群發展的實踐也遵循這一規律。這些城市群和都市圈已經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推進哈大一體化發展,有利于黑龍江省優化城鎮形態和產業格局,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有利于加快我省產業集群和人口集聚,形成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為黑龍江省其他地區發展提供示范;有利于發揮哈大兩市的比較優勢,帶動黑龍江省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而促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哈大兩市都是我國東北地區的現代化工業城市。哈爾濱市是國家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和東北亞國際商貿中心、區域性中心城市,大慶市則以新興裝備制造、跨國石油化工聞名。近年來,由于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哈大兩市都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優、發展速度較慢、經濟總量較小和發展動力不足的難題,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大、民生保障任務繁重、開放合作程度不高等現實挑戰,城市迫切需要轉型發展。統籌考慮兩市的資源稟賦、現實基礎和未來潛力,哈爾濱市提出建成“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糧食生產及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世界冰雪文化旅游體育名城”的發展目標[1],大慶市提出加快建設“世界著名的資源轉型創新城市、中國新興的數產深度融合城市、全省領先的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戰略定位。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走一體化發展是必然選擇。哈大兩市互補優勢明顯:哈爾濱是省會城市,經濟實力省內最強,科教資源發達,現代服務業優勢明顯;大慶石油石化產業發達,石油裝備、汽車等制造業先進,實體經濟基礎較好,資源豐富。哈大之間加強合作與聯系,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自由流動,有利于形成互相促進、錯落有致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哈大兩市作為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城市,由于受計劃體制影響,形成了資源依賴型和偏重化工型的產業結構,難以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要求。哈爾濱市主要以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石化和生物醫藥為支柱;大慶市以石油石化、裝備制造、新材料、汽車等為主要支柱。哈大兩市都把裝備制造、石化作為支柱產業,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同構的產業格局。兩市之間存在較強的競合關系,且競爭大于合作。產業同構帶來重復投資、過剩產能,產業同質又導致競爭加劇,易于形成市場壁壘、市場分割、行政壟斷和“地方保護”等現象,容易造成資源環境的過度消耗、經濟發展的過度集中以及產業運營中的規模不經濟等現象。
我國行政區域劃分極為嚴格,各市場主體隸屬關系十分清晰。長期以來,形成了以行政區劃為限發展經濟、關注改善民生的體制機制。在現有政績考核體制下,地方政府謀求經濟增長、擴大稅收必然成為其重要追求。這種“分灶吃飯”的財稅管理體制,必將進一步鞏固“一畝三分地”的狹隘思維定式,推動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加劇其對區劃內的經濟活動干預,妨礙生產要素在地區間的自由流動。哈大兩市雖然地域相連,文化相近,但一體化發展并未實現。
哈大兩市科教資源豐富,擁有普通高等院校57所,國家及省級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695個,兩院院士41名,高新技術企業1585家,國家級經開區4個,國家級高新區2個。兩市之間由于缺乏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和相關平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體系還不健全、不完善,再加受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的制約,導致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創與產業融合不夠,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亟需提高,哈爾濱市較為雄厚的科教資源優勢與哈大兩市先進的制造優勢沒有實現緊密對接。
長三角、京津冀地區一體化發展的實踐證明,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建立跨行政區功能性的區域協調管理機構,需要科學的制度化議事、決策機制,否則區域合作很難進入實質性階段。目前,雖然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大慶市政府都將促進哈大一體化發展寫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并作為重點工作加以推進,但跨行政區的組織協調機構還未建立,跨區域的行業或產業組織還未形成。雙方政府間的聯系并不緊密,議事、決策機制也未構建,必然影響一體化發展的進程和效果。
實現哈大一體化發展,既需要市場靈活配置資源,更需要政府的頂層設計,要統籌協調好“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之間的關系。一是強化規劃引領與戰略協同。科學完善的發展規劃是推進一體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黑龍江省政府應加強頂層設計,加快編制 《哈爾濱——大慶 (綏化) 一體化發展規劃》,并制定規劃推進實施的時間表和任務書,以確保規劃如期完成。哈大兩市應圍繞總體發展規劃,明確各自在一體化發展中的定位,依據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的新格局。同時,雙方還應圍繞總體發展規劃,加快編制有關實施方案、行動計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二是建立組織協調機構。為突破行政意識和條塊分割,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政策保障,亟需建立跨行政區的專職組織協調機構。黑龍江省應加快組建由省發改委牽頭、哈大兩市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一體化區域合作辦公室,在省發改委領導下獨立開展工作,具體負責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涉及的重大決策、規劃制定以及信息溝通等工作,充分發揮其統籌協調作用。三是創新合作的體制機制。借鑒長三角地區比較成熟的“決策層、協調層和執行層三級運作”的區域合作經驗,加快構建科學完善的合作體制機制。哈大兩市應召開由主要領導參加的座談會,就雙方合作的重要議題和重大方針等進行審議和決策,為一體化發展明確目標和方向。哈大兩市具體負責的領導應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就主要領導座談會確定的區域合作重點事項進行協調推進。區域合作辦公室和相關專題合作組具體負責各項發展規劃計劃的研究制定、推進落實、統籌協調以及督促檢查評估等工作。決策層、協調層和執行層上下聯動,同心同力,共同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
在市場配置資源條件下,企業自然會選擇營商環境好、運營成本低且發展空間大的地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跨區域投資、收購和兼并,必然推動企業集中、市場集中和產業集聚,通過形成產業集群產生一體化效應[2]。鑒于此,兩地政府最重要的任務是不斷深化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企業開展異地投資和跨區經營創造條件、提供便利,推動產業集聚、資本集中和產業集群的形成,從而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競爭的現代產業體系。哈大兩市的產業發展階段不同,哈爾濱市已經具有創新經濟和服務經濟的典型特征,發展處于后工業化階段;而大慶市是由中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時期,還處于工業化中期。兩市的產業主要分成差異型和互補型兩類。差異型主要體現在哈爾濱市偏重動力設備、生物制藥及對俄科技合作、出口加工和生產性服務業等,大慶市則把石油石化和汽車制造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雙方應注重產業的差異性合作,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尤其需要在人才資源、科創資源和市場資源等領域加強合作,增強其產業影響力和競爭力。互補型主要體現在數字經濟、裝備制造業和綠色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雙方應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優勢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合力打造優勢產業集群,逐步構建研發在哈爾濱、制造在大慶,主鏈在哈爾濱、配套在大慶的產業新格局。
目前,哈大兩市應搶抓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好機遇,一體化部署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基站等新基建項目建設,構建迅捷信息網絡;依托現有交通運輸條件,加快推進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科學高效和便利通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具體而言,要強化哈大城際高鐵、濱州鐵路建設,加密車輛、提高時速,滿足哈大之間一小時通勤需要;要加快推進哈爾濱至肇源、綏化至大慶等高速公路建設,實現兩大城市縣域之間的互聯互通;要推動薩爾圖機場與太平機場的合作共建,將薩爾圖機場建設成為太平機場的臨空經濟區,分解太平機場的客貨運輸壓力。
哈大兩市科教資源豐富、創新環境優越,創新實力雄厚,擁有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和創新企業。兩市政府應高度重視整合區域內的優質科技創新資源,加強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作,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一是合作共建科技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科技成果產業化示范基地等,開展聯合攻關,產出更多優質創新成果,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二是加強科教資源合作與共享,建立高校、學科、專業以及重點實驗室之間的資源共享使用平臺,深入開展科技創新一體化合作。三是制定優惠政策、創建靈活機制,支持科創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哈大一體化要以增強人民的獲得感為宗旨,通過實施社保、醫療衛生、政務等一體化服務,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公共服務的便利性。一是社保一體化。加強兩市社保、醫保政策的有效銜接,推動電子社保卡在兩地間的互通使用和醫保卡的直接結算。二是醫療衛生一體化。兩市應盡早實現醫學檢驗結果、電子病歷等健康信息的互聯互認,促進醫療資源的共享使用。三是政務一體化。兩市應探索建立政務服務的異地辦理機制,不斷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質。
黑龍江自貿區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現已成為黑龍江省重要的區域增長極和動力源。哈爾濱市政府將自貿區哈爾濱片區作為重點項目寫入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大慶市政府亦作出了積極創建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大慶協同改革發展區的重要決策。當前,兩地政府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好自貿區窗口,深化開放合作,協同推進對外開放,一體化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一是協力辦好中國——俄羅斯博覽會。兩市應齊心協力把博覽會辦好,將其打造成為中俄兩國之間開展經貿合作與科技人文交流的重要渠道,進而促進黑龍江省外貿轉型和國際交流合作。二是協同推進國際運輸大通道建設。哈大兩市同處于東北亞的核心區域,哈爾濱市擁有國家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大慶市具有便捷的水陸空綜合交通體系。雙方應協同推進哈歐班列、哈俄班列等知名中歐班列運營,協力打造東北亞物流交通樞紐,為產品外銷提供條件。三是協力推進國內重點區域合作。在龍粵、哈深、大慶與惠州對口合作背景下,兩市應進一步拓展與對口城市間的合作領域,創造條件吸引深圳、惠州龍頭企業來哈大兩市投資;深入推進哈大與長三角、京津冀和遼中南城市群等區域間的戰略對接,力爭在招商引資引智、產業轉移承接等方面實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