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雪梅 劉東梅
(①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②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 成都 611137)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1]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群體是祖國發展的未來,民族復興的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在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座談、書信中圍繞青年是什么,青年做什么、怎么做這一核心問題做出了新闡釋,形成了包括青年特點、青年地位與作用、青年教育、青年成長成才、青年工作等豐富內涵的習近平青年觀。習近平青年觀是切合時代要求和青年需求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論斷,是引領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成長發展的最新行動指南,是高校落實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方針。
青年觀是一個系統性概念,主要是某一主體對于青年的基本認識和觀點看法。習近平青年觀則是指習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座談、書信中針對新時代青年提出的新論述和新思想。本研究共梳理了習近平關于青年的各種論述119篇,將其內容主要概括為青年的價值地位和時代使命、青年的教育培養和成長成才、青年的組織引領和創新發展三大方面。
“青年是什么”是習近平青年觀著重強調的部分。首先,青年是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黨自成立以來便把青年放在與祖國同發展、與民族同進步的重要地位。習近平高度重視青年價值地位和作用,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2],說明青年的發展推動著祖國的發展,青年的成長是時代前進的重要動力。其次,青年是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在講話中多次強調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勉勵廣大青年應該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力量,“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3]。最后,青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生力量。習近平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始終關注世界優秀青年這一股重要的力量,其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指出“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4],青年間深入的交流合作,將帶動國家間的交流合作,帶動國家間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新時代大學生的成長發展既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導,也需要自身的內在自覺。習近平青年觀一方面明確了“如何教育和培養青年”的問題,倡導要以愛國主義教育引領青年。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個人層面的首要價值準則。習近平在對青年的講話、與青年的座談中反復強調要加強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根植青年學生愛國情懷,要以優秀精神文化涵養青年,要注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習近平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5],要培養“奮斗精神”,弘揚“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等,做到永久奮斗、吃苦成才。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青年。做好青年的引路人,關鍵就是要辦好思政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培養青年。習近平青年觀的另一方面指出了“青年自身該如何做”的問題。習近平在與青年大學生交流中多次勉勵青年要立德、立志、實干、實學,在人民需要的地方不懈奮斗、綻放青春之花。如其在北京大學座談會上指出青年要愛國、立志、求真、務實,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青年要愛國愛民、錘煉品德、勇于創新、實學實干。
青年大學生是即將走上社會舞臺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習近平在青年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創新發展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習近平青年觀圍繞青年成長發展“怎么做”這一問題的關鍵落腳點。一是注重青年政治引領,堅持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新時代的青年工作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6],共青團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聯系青年、吸引青年、團結青年。二是注重青年人才工作,加強青年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7],各級黨委和政府以及團組織都要全力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發掘有德行、有才華、有能力的青年人。三是注重青年關心引導,加強各級組織對青年的關心關懷。 “全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8]四是鼓勵青年創新探索,發揮創新的主體作用。全社會要為青年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措施,幫助青年創新創業,提升青年自身能力。青年也要自覺增強創新意識,勇于進行創新的實踐。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新時代大學生成長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培養什么樣的青年、怎樣培養青年”這一時代課題,始終是我們黨關心和重視的問題。將習近平青年觀融入青年成長發展,有助于培養新時代合格新人、落實高校育人方針、促進青年全面發展,可以激勵引導青年拼搏奮斗、擔當作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蓄集青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9]。習近平青年觀較為系統全面地闡述了青年大學生培養教育的問題,為大學培養什么人作出了解答,提供了遵循。習近平青年觀指導大學生要成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愿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終生的有用之才。習近平青年觀是新時代社會主義青年大學生培養的價值遵循,指明了青年大學生培養的國家立場和政治方向,就是要堅持正確的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也提出了對青年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勉勵其要堅持品德修養、不斷錘煉本領。
習近平在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時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9]習近平青年觀對高校立德樹人提出了明確要求,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1],為高校立德樹人指明了道路和提供了方法。高校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在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在于抓好思政政治理論課;高校堅持運用“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等“八個相統一”思想深化課程改革創新,在于引導廣大教師潛心育人,積極培養一批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優秀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關于青年成長發展的重要講話,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和成長發展規律進行了科學闡述,對加強青年工作、引導青年成長發展作出了戰略思考和指導部署。習近平青年觀提出了對青年大學生全面成長發展的殷切希望,集中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過硬本領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實現路徑,主要是要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實踐鍛煉等。習近平青年觀的落地落實基礎在青年大學生,在于青年大學生切實以青年觀為指導,將自身的成長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相聯系,在于肩負使命和實干擔當,勇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也作用于理論。習近平青年觀內涵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深厚的理論性,是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成長發展的行動指南。高校要基于世情國情黨情,將習近平青年觀貫穿于大學生自身成長發展各個方面,從社會文化、基層工作、思政教育、信息技術、群團組織等各個方面加強引領,多維度推進,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青年。注重社會日常教育,在全社會倡導“愛國、誠信、敬業、友善”的價值導向,開展專題宣傳,組織相關活動,推動相關實踐,引導高校青年大學生在參與中學習知識、深化思考。如在社區、文化廣場、商場、地鐵站等公共場所,以漫畫等青年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穎形式增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核心價值觀優秀踐行者LED展示等,也可定期組織青年大學生實踐活動和愛心文化宣傳活動等,鼓勵青年大學生在身邊、在小事中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青年。堅持以文化育人,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普及活動,如詩詞大會、成語競賽、“古言古語”等,提升青年大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關注度。積極創造具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文化產品,如舉辦漢服節、傳統節日習俗活動、“中國元素”創意周等,以符合青年特點、滿足青年需求的語言符號、聲音符號和影像符號等進行文化傳播,發揮文化對青年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習近平提出“應該多創造機會讓青年學生們認識社會,在實踐中把握自己。”[10]貫徹落實習近平青年觀關于青年創新創業的精神要求,要著力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和加強基層工作平臺建設,引導青年在實踐中體會領悟青年實踐的價值意義。一是加強對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在資金上給予啟動援助、發展等全環節支持,在企業設置等方面給予便利化服務,在企業發展上給予全方位的咨詢指導和教育培訓,在財務、稅務等方面給予專業化指導,在辦公場所等方面給予免費性支持等。二是加強對青年大學生基層實踐的支持。在政策上,繼續大力鼓勵和支持青年大學生走向基層工作,參與基層實踐,對于青年大學生走向基層、留在基層、服務基層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激勵,如在住房上予以保障,在考公考學上予以支持,在職務職級晉升上予以考量等。積極創新實踐形式,提供周末志愿者、暑期實習生、工作日服務者等不同時間類型的基層工作實踐項目,提供理論宣講、社區服務、學校助學、醫院助醫、鄉村助農等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基層實踐工作,豐富形式,打造平臺,為青年大學生實踐提供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基層平臺。同時,引導高校支持青年大學生在校參與基層工作實踐,堅持將基層實踐納入學生考核體系,強化學生基層實踐管理。
堅持將習近平青年觀要求納入高校大學生培養方案。在培養目標上,進一步融入習近平青年觀中青年成長成才目標要求,在思想、知識、實踐和本領等各方面都要有所體現;在培養內容上,進一步融入習近平青年觀培養要求,注重愛國主義教育、“中國夢”教育等價值觀教育,注重科技知識、文化知識等專業本領培養,同時加強社會實踐、調研實踐等實踐教育要求,健全完善培養內容體系要求;在培養方式與方法上優化完善,上好基礎課堂“第一堂課”、課外閱讀“第二堂課”、社會實踐“第三堂課”以及“互聯網+教育”“第四堂課”,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加強習近平青年觀的教育培養。堅持將習近平青年思想要點融入思政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深入講述青年相關理論,并輔以青年榜樣、青年英雄等青年相關教學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并與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青年實際需要等相結合,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關注實際問題,真正將習近平青年思想學深學透;將習近平青年觀融入思政教育課內和課外實踐,開展習近平青年觀知識競賽、小組討論和讀書分享會,以及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鼓勵學生參與專業志愿服務、理論宣講等,在豐富的思政學習實踐中加深對習近平青年觀的認識和理解、思考和運用。
探索利用“互聯網+”形式加強習近平青年觀教育。探索習近平青年觀“互聯網+”教育模式,加強網絡課程資源建設,探索網絡微課、利用慕課、精品視頻公開課等形式開展青年觀相關主題教育,增強課程獲取的便捷性和吸引力。加強學校網絡宣傳環境建設,在學校網站增設習近平青年觀等“紅色”專欄板塊,通過多媒體系統、VR技術等形式,以及微信、群聊等線上教學模式,促使習近平青年觀教育“活起來”,實現“互聯網+習近平青年觀教育”的轉型升級。加強校園文化營造,將習近平青年觀融入校園自然和人文環境建設當中。一方面,精選思想宣傳內容。緊扣習近平青年觀教育要求,選取習近平青年相關語錄,比如將習近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自覺加強學習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作為宣傳內容。另一方面,注重宣傳形式和渠道建設。將習近平青年思想理念和相關要求,融入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融入到校徽、校訓以及宣傳讀本中,植入大學生宿舍、食堂和教室“三點一線”的裝飾設計中,真正讓學生入眼入心。
加強習近平青年觀宣傳的先鋒陣地共青團建設。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應該有團組織。[11]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加強組織建設,完善相關制度,積極調動共青團和學聯、學生會等組織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習近平青年觀宣傳教育中的作用;加強思想建設,將習近平青年觀作為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思想,作為共青團人才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共青團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干部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有思想、有態度和有能力的隊伍,以更好地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習近平青年觀學習、活動和實踐,全力打造專業化培養工程和項目。共青團要牽頭推動打造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等錘煉載體平臺,為學生實踐創造環境、提供機會,增強對學生成長發展的思想引領、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形成“專業化工程+社會化實踐”的共青團組織育人模式。積極開展“青馬工程”,注重培養習近平青年觀教育、傳播的青年后備力量,不斷壯大“信仰者”“傳道者”“授業者”隊伍。同時,可通過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等青年學生社團,進一步培養新時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習近平青年觀是青年成長發展的重要價值指引,是青年工作學習生活的價值遵循。結合時代特征,以習近平青年觀為指引,探索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成長發展的培養路徑,定將激發青年大學生強大動能,為祖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青年人才,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蓄積強大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