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炳
當前,省級以下各級黨政領導班子換屆已經結束,新一屆班子成員陸續走馬上任。如果把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比作競賽場上的“接力賽”,那么每屆領導班子“跑”的都是這場“接力賽”中的“一棒”。只有“一棒”接“一棒”地傳下去,努力朝著正確方向跑下去,保持工作的連續性,才能實現最終目標,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領導干部上任后,為有“新起點”、為樹“新形象”、為創“新局面”,不顧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一味地尋找建樹政績的“亮點”,急著提“新思路”、訂“新規劃”、喊“新口號”、搞“新舉措”,甚至調換一套“新班子”,對前任制定的規劃、政策和實施的項目置之不理、束之高閣。“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前后之間的政策、規劃不相銜接,甚至相互矛盾,使一些符合實際的長遠規劃得不到順利實施,一些有利民生的項目也成了“半拉子工程”。如此這般,不僅會挫傷干部群眾的積極性,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更有損于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業,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任何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一場“接力賽”。每一屆領導班子都要樂于為下一屆班子“搭梯”“鋪路”,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讓其在下一屆干部任上開花結果。也許這一屆領導班子看似政績平平,而下一屆領導班子卻政績卓著,但群眾心中有桿秤,只要是真心為群眾謀福利的領導,無論其“顯績”還是“潛績”都會永遠被人民記在心中。蘭考的“泡桐樹”,東山的“木麻黃”,林縣的“紅旗渠”,就是焦裕祿、谷文昌、楊貴等黨政干部帶領人民群眾創造的偉業,他們也因此永遠留在人民群眾的心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因此,“新官”上任,必須承前啟后,從前任那里接過“接力棒”,要以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換屆不換方向,換人不減干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任干給一任看,在“接力賽”中跑好自己這一棒,跑出新成績。“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才會越來越興旺發達。